集商品奶生产、良种繁育、新技术推广、光伏发电、观光旅游为一体,存栏奶山羊1.4万只,日产羊奶5.2吨,这里是目前亚洲奶山羊养殖规模最大、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奶山羊规模养殖场。12月6日,陕西日报“全媒体行动”调研采访团来到陇县,探访陕西绿能牧业4万只奶山羊基地。

陕西羊乳看陇县

陇县是全省打造千亿级奶山羊产业的重点县。近年来,陇县举全县之力发展羊乳产业、建设高端羊乳基地,打造百亿生态乳都,相继实现了由战略规划到战略布局再到加速崛起的重大跨越。2016年陇县被命名为“世界生态羊奶名城”,如今“世界羊乳看中国,中国羊乳看陕西,陕西羊乳看陇县”已成为业界共识,而绿能牧业则是陇县奶山羊养殖的示范企业。

据介绍,绿能牧业4万只奶山羊扶贫基地占地704亩,计划总投资7.2亿元,于2015年3月动工,一期2万只基地完成投资3.8亿元,现已建成生活办公区、生产养殖、饲料储存、粪污处理四大功能区。今年8月启动实施二期工程,目前已完成25%,预计明年3月份完成建设,竣工后奶山羊存栏可达4万只,年产鲜奶2万吨,产值突破2亿元。

硕博士当“羊倌” 用科技改变传统养殖业

在陇县,硕士、博士当“羊倌”,科技正在改变着传统的养殖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陕西绿能生态牧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地坤告诉记者,公司已在实践中创新应用了功能基因检测技术、高产奶山羊胚胎移植技术集成创新、奶山羊全价饲料精准化饲喂技术、厚铺褥草防寒及钢构暖棚圈舍改造技术、精准驱蚊,程序化免疫与综合防控配套技术等6大关键技术。建成的良种扩繁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养殖环节全程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现代牧业机械设备配置体系及生鲜乳质量检测平台,已达到“全球领先,国内一流”的标准。推行的“全价饲料精准化饲喂,转盘式机械化挤奶,国际品牌影响力拉动”模式,为建设双奶源基地,推动奶山羊追赶超越发展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

陇县县委书记杜长生介绍说:“为更好改良品种,今年5月份,我们用波音747从澳大利亚拉回一飞机的奶山羊,这1280只进口奶山羊,创造了全国单次进口量最大的一例。入国检疫后,7月18日全部进入绿能牧业,目前养殖状况非常好。”

贫困户嵌入产业量发“羊财”

奶山羊养殖作为陇县县域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手段,在绿能牧业也得到了很好体现。记者了解到,绿能牧业自建3000亩优质牧草基地,依托国家“粮改饲”项目,带动群众种植青贮玉米,紫花苜蓿5000亩,与387户贫困签订1935亩青贮玉米收购协议。积极响应“分户扩群”号召,累计收购包括贫困户在内的56户养羊户基础母羊226只,帮助群众户均增收4800元。同时帮助50户贫困养殖户代繁,选育良种公羊130只,改进了羊群质量,提高养殖效益。为28名贫困群众提供饲养、清洁、饲草储运等岗位,促进就地就近就业,年人均收入2万多元,全方位服务产业发展。

在绿能物业扶贫基地带动下,陇县各镇依托农业园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成以种植、养殖、光伏、电商为主的产业扶贫基地106个,其中畜牧扶贫基地37个,带动贫困群众自主发展增收产业,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产业基础。

(宝鸡新闻网记者 黄河)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