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深处父亲的三个背影

“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再次读朱自清的《背影》,再次被文末这句话描述深深地触动,脑海中情不自禁地浮现出自己父亲的三个背影。

父亲是个地道的农民,出生到半百都未离开过黄土地,遵循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耕作之道。当时村里人大多有一个梦想,就是让自己的小孩能走出农村,到城市工作生活。投资子女教育就是他们最直接且艰辛的渠道。他们大多在田里拼命劳作、养猪养鸡等,将种养收成拿到集市变现。收入来源非常单一,而且周期很长,但这是他们当时能选择的最有效方式。为了我们姐弟的教育成长,父亲也不例外地做着这样的活。直到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在陌生的城市定居成家,父亲才离开他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农村。

记忆深处父亲的三个背影

粗黑的头发,发黄的的确良衬衫,宽阔硬朗挺拔的后背。去县城入读小学前夕,父亲踩着自行车送我时的一幕。那年我才7岁,带着兴奋和好奇,不时地瞟着沿路风物。突然自行车被路上的石头磕了一下,后座上的我头一下碰到了父亲的后背。由于有父亲身体的缓冲,我只是触碰了一下而已,但就那一下,我感觉到了父亲的后背是那么的坚实和安全,认真端详起来以致到现在还记忆犹新。这是我对父亲第一个背影的印象。

记忆深处父亲的三个背影

第二个背影还是父亲送我去上学场景,不过那时是去上大学。那天下着雨,父亲将我送到县城的汽车站,因为是坐的是夜车,我担心父亲送完我再回家路上不安全,便让他先回去。父亲沉默了一会,叮嘱我路上要注意安全,去到学校后记得打电话回家,以后自己一个人在外凡事多注意,然后看了看天色就转身离去。在渐暗的天色里,发现父亲的后背不再那么宽阔挺拔,脊梁有了些许的弯曲。父亲转身的背影还是那么毅然、决然,没有丝毫的含糊,我的心里有些失落和难舍。

记忆深处父亲的三个背影

随着时光流逝,自己有了一孩、二孩。每天忙忙碌碌地工作、生活,在平淡中平凡,在平凡中平淡。我们上班的每天早出晚归,有时还因为加班不能回家吃饭,所以就算住在一起,反倒是沟通的频率少了。渐渐地发现,父亲有了诸多的不适应,心情压抑无处排解,精神好像没了什么寄托。后来,不知道他和哪些邻居一起在小区附近开荒种菜,最终他还是放不下几十年的劳作习惯。看着他捣鼓着那些菜,渐渐地眼神中又有了光彩。有个周末,突然想起带着小孩去他整的菜地去看看。远远的就看见父亲猫在菜地里浇水,小孩大叫着跑过去,父亲放下水瓢抱起小孩举高转圈,爽朗地笑着。转圈的瞬间,父亲的背影映入眼帘,背已微驼,看起来整个后背的尺寸缩水了很多。

记忆深处父亲的三个背影

看着父亲背影的渐变,不禁感叹时光的飞快,原来自己已快到中年,父亲步入了老年。他用后背背起了整个家,背了大半辈子,该轮到让我来背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