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美术志

ID:mszart

选择一条崎岖的路

才更容易看到美丽的风景

第一眼你觉得这两张照片是油画

还是摄影,还是彩铅画?

小志第一眼看到这两个女孩

还真以为是摄影照片

但让人不由得感叹的是

这竟是画家笔下的彩铅作品

孟祥雷

孟祥雷一位妥妥的高冷帅气、

又有才华的艺术家

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有二十多年的绘画史

设计与绘画双修的五好青年

孟祥雷5岁就开始拿起画笔,开始他的绘画人生。

但是接触彩铅画却是出于偶然,他说:那时的我对彩铅充满了好奇,丝毫不担心很久不动画笔的生疏,当然也没有太多憧憬,只是想画好眼前的人和事。

我们所看到的作品,都是他用彩铅绘制而成,笔触细腻、色彩和光影的把握堪称极致,人物在他的笔下,灵动地要跃出纸面。

但是他并不一味追求逼真,人物创作对他来说很多时候只是一个巧合,偶然看到非常想画的人物,往往就在一念之间,就像一个不经意的转身却遇到了爱情一样,将她们画了下来。

每一张画他都会不自觉的投入很多的情感,因为一幅画的创作时间十分漫长,如果没有情感,根本无法支撑这样艰苦又漫长的过程。

正因为每一幅画所要投入的情感多,他说:有时候,我常常会试着把自己当做一个“演员”。

“演员”在创作自己作品的时候就要入戏,常常需要爱上自己戏里的伴侣,这种方式可以让一个演员或者画家以最自然的状态沉浸到自己的作品之中。

他也说:演员和画家终究是有区别的,虽然我很不情愿但必须承认,选择了画家这样一个职业就注定选择了孤独,注定要完成一幕幕独角戏的演出。

祥雷总习惯把一件事情推上极致,他觉得:即使是在演员这样一个日趋大众化的职业里,把自己的演出做到极致的依然也是凤毛麟角。

比如下面这张《风》,他说素材我已收藏多年,却迟迟没有动笔,是因为感觉总有不如心意的地方,却也找不到具体原因。

如今画了她并不是出于无奈,而是把照片中模特的脸换成了我喜欢的模样,绘画过程中,便始终充满激情。

他的作品无论是从构图到上色

还是画面,都非常干净

画面对比很强,很吸人眼球

祥雷说:画多了,见识多了,思考的问题多了,审美和格调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所以不要再用量化的标准来衡量艺术的等级,艺术的技巧有高低之分,艺术本身并没有。

祥雷老师的每张人物作品

头发,光影,神态,皮肤的细腻度

简直比照片还细腻呀

不看过程,还真的以为是照片

下面这张《测光》祥雷说在我刚动笔的时候就满怀期待,中间却几经转折,几次停下来思考审视。

一幅小小的作品诞生的过程没办法上升到人生层面的高度,但也不是简单的描摹眼前所见。她应该算是人生旅途中一段很短的路,这段路时而平坦,时而陡峭,时而馥郁芳香,时而布满荆棘。

丰富的色彩,细腻的处理

很难让人一眼认出这是彩铅画

犹如照片的惊人表现

每一根线条都能看得出深厚的功底

祥雷说对于一幅画面的处理首先是观察

最重要是观察

贯穿整个创作过程还是观察

观察不只是用眼睛看,还包含了感受

感受要画的对象的结构、色彩和质感

这也是一个非常考验耐心

需要很高细心程度的一件事

祥雷笔下的人物画

细腻唯美、跃然纸上

他笔下的动物更是惹人爱

但他最爱画的还是

各种形态的猫咪

“我现在有4只猫,以后如果条件允许

我希望可以盖个动物园”

他笔下动物刻画的也是极为细腻

眼神灵动,让你一见便生怜爱

祥磊说:我画动物,比如一片动物毛发的处理,我不会一根一根的跟原始照片一模一样,而是试着去研究它们的生长方向、长短,还有是否被微风吹动了起来等要素,通过这种观察就会让我形成对这片毛发质感更直观的感受

祥雷也常常会自己画过的作品

隔段时间再拿出来重新画

大家都很疑惑:曾经画过的作品

如今重新画来原因何在?

他的回答却是:现在的这个我回看过去的那个我是存在视野的局限、思考的不足,情绪的波动甚至微小的不堪的。

当然未来的我看今天的我也会也会有类似的感受,今天可以重新开始是我的幸运!因为有机会改正之前的过错和弥补留下的遗憾,当然这并不是过去的重复。

今天的我和我们都以更成熟和更自信的姿态去做每一件事情!

技法是有尽头的,技法的运用到了一定程度就很难再获得突破了,而观察能力永远没有尽头,人的眼界可以无限开阔,用你更细腻的观察和更开阔的视野去审视自己的画面,可以带来更大幅度的提升!

如今,祥雷绘画近30年

他曾遇到过迷茫、不知所措

但画画对于他而言

是成长、是生命

他也说准备沿着这一方向继续精进

然后保持初心一直画下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