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自古以来,生育小孩传承衣钵就被列为了孝道之首。在这种传统文化的传承下,结婚然后生子,也成了多数人必经的人生轨迹。然而总有少部分人是与众不同的,即使他们相信爱情,也会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但却不愿意结出爱情的结晶——生小孩。我们称这类人为“丁克”。

“丁克”一词来源于英文"Double income, no kids"的缩写Dink的音译,顾名思义就是两人份的收入(组成家庭)没有小孩。有别于不婚主义者和无性婚姻,丁克一族是相信爱情并且没有任何性负担的,多数丁克家庭也并不是对小孩子有恐惧心理。那到底是什么原因会令他们即使背上”不孝“的名义,也要坚持不生育呢?小编认为主要是因为他们对社会有了更深一层的思考,而不是盲目地在传统文化和原始欲望的驱使下生儿育女。

国民女神高圆圆在其40岁之际发布了一段名为《我,39》的采访视频。在视频中,她谈论了一些关于人生的看法。其中,当被问到日常生活中最常遇到的困扰时,她回答道:“在这个年纪,不生孩子好像是错一样,或者是没有做对的一件事。”高圆圆和赵又廷的婚礼已经是2014年的事情了,在传统的眼光中,结婚后一到两年生子是最正常不过的。然而距今四年却“颗粒无收”,可想高圆圆在日常生活中要接受多少压力和指责。

"当然,我也理解。主要和我被大众定义的形象有关。"高圆圆在视频中自圆其说,借大众定义的形象下了台阶。但实际上即使高圆圆不是屏幕女神,39岁、结婚四年这些标签一样会给她带来同样的困扰。

相比高圆圆的婉转,李健在不育的问题上显得直截了当:“我的基因不足以优秀到一定要有人继承。”他认为现今的社会环境还不够好,不想让孩子承受不必要的苦难。而且他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因为他觉得抚养一个孩子是需要家长付出大量的时间的,就目前而言他希望可以将更多时间投入到自己的生活中。从李健的观点中可以看出,他对于不育的决定,是综合了自身和社会因素思考后的判断。社会不够好,自己也不够好,培养出来的孩子自然也不够好,所以干脆就不要了。

无论婉转还是直接,丁克家庭对于不育的思考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有的是认为客观条件不允许,不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生存条件;有的是认为自己还不够成熟,不能给孩子一个健康的生长环境。相较之下,在一旁指责他们不育者不孝的人,又是否有这般深刻的思考呢?

孩子是爱的结晶,并不是爱的见证。两人的相爱程度不需要通过生育去验证。更何况再小的孩子也是一个生命,如果没有做好充足的心理和生理准备去迎接他,那么就是对生命的一种践踏。近年来,不少未成年人早产、弃婴的恶性新闻屡屡登上头条,除了因为不完善的性教育外,更多是因为他们没有做好当父母的准备。当看见一个呱呱坠地的生命,他们内心涌上来的不是对新生命的喜悦和敬畏,而是对将来抚养责任的厌恶和恐惧。

小编认为:不生孩子并没有错,爱的结晶不应该成为爱的负担。我们在谴责丁克一族不孝时,更应该思考一下自己是否又做好迎接新生命的准备呢?欢迎大家留下自己的观点。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