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总有一种味道不可替代,也难以被复制。随着年龄渐长,看过许多不同的风景,身边也来来往往走过许多人,但那一种味道总是心尖的一抹牵挂。走得越远,越是思念,越是难寻。

那就是“米乙”这种小吃了吧

“籺”读 he

廉州话读 ei

合浦,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好地方。是全国闻名的珍珠故乡。

对于一个城市,美食往往是它最好的名片,而在合浦,有这些美食,见证了这个南方小城(合浦)的兴衰,伴随着我们的成长!

二小菜头糕

廉州镇二小旁的这家菜头糕食摊,专做菜头糕与碗米乙的生意,是合浦县城里经营历史最悠久的菜头糕食摊,已经有30个年头了。它的摊名叫“瘦王碗籺”,因为摊主姓王,并且很瘦,邻里们都叫他瘦王,自然而然的,这个小生意就叫“瘦王碗籺”了,但对于土生土长的合浦人来说,更喜欢叫这里“二小菜头糕”。

爆口枣

合浦爆口枣,现在吃起来还满满都是儿时的回忆。

公馆盖籺

公馆镇的“盖籺",用米磨成浆蒸熟,一般有5层,每层不超过5mm,最上层铺的“佐料”:有猪肉、虾米、木耳、芹菜、竹笋等。放上酱、醋和拍碎的蒜米配成调料,酸甜咸辣,鲜嫩爽滑,超爽!炒盖籺也很好吃

虾儿籺

虾儿籺、合浦的特色小吃之一,因籺上放有新鲜的虾仔而得名。鲜香酥脆又便宜的虾仔籺,是一种老少咸宜的美食。

碗籺

把调好的米粉煳放进蒸笼里一蒸就好了,碗籺的中间留着一个空心的凹陷,可以用来盛调料——一般是蒜醋或者糖油,然后再用配给的竹签子把碗籺划成小块,嘻嘻。。。很甜很美味的。童年的时光啊!

竹壳籺

用大米和红糖做成,因用竹叶包裹而得名,虽然用料跟本地搅糖籺一样,但由于工艺不同,口感比搅糖籺韧,有Q劲,并带有竹壳的特殊香味。

鸡屎藤籺

鸡屎藤籺,是在三月三前后必吃的。鸡屎藤是一味中草药,可以祛风、活血、止痛。味道有点臭,但是搅成粉之后做出的籺那可会让你百吃不厌。

叶子籺

叶子籺是合浦民间的一种传统小吃。现在“叶子籺”在合浦已经很少见了,但它仍然是合浦心中“情怀”的一个重要代表……

大笼籺

大笼籺,又叫年(黏)糕,合浦的年糕一般是黄黄的,用糯米做的,一般过年过节的时候吃。

白糍籺

外面是用糯米粉做的,而里面一般都是用芝麻糖做馅儿,吃起来其实一点都不腻。

发籺

发籺之所以叫发籺,就是因为它能够发的很蓬松,而膨发的发也有寓意了“发财”的意思在里面,无论婚嫁还是入伙,给客人发一份发籺,就是祝福大家能够把财运带回家,能多多的发财。

粟米籺

是益气、补脾、健胃、安眠的绿色健康食品,是适用日常休闲小食,酒席点心,年例上桌之佳味,所有人群都可以食用。

合浦月饼之乡

我国从历史上就有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作为最具生命力的糕点,月饼以其承载着中国团圆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具一格的制作工艺,在中华食苑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合浦县生产月饼也有着悠长的历史,很多店家也还是百年传承的技艺,独特的风味让合浦月饼在广西乃至全国都占据了很大的月饼市场,有着许许多多忠实的“粉丝”。

煎堆

有拳头大小、油炸糯粉团,表面满是芝麻的食品。它是用糯米粉加糖、油炸花生碎、芝麻等,放到锅里用油煎成,风味独特,制作考究。色泽金黄,外形浑圆中空,口感芳香酥脆体积膨大滚圆,表皮薄脆清香,而又柔软粘连,馅又香甜可口。有团圆甜蜜的寓意。

芝麻饼

又叫石米台!过年或者别人结婚时走访亲朋好友的地道礼物!也是年少时最值得回味的零食。

麻通

麻通是合浦的一种汉族传统小吃,属于粤菜系。主要原料为上等糯米、白糖、芝麻、茶油、饴糖等,因用芝麻包裹,内如通草而得名麻通。麻通虽然简单,但制作过程却很复杂。具有轻、香、甜、酥、脆俱全的特点,大而不重,甜而不腻,酥脆爽口,是老少皆宜的健康食品。

扭狗柴

扭狗柴是合浦的一种特色健康食品,用两三股条状的面拧在一起,以油炸成。历史悠久,很酥很香。

猫耳朵

猫耳朵是一种在合浦流行的特色传统面食。其并非如名字所说用猫耳制成,只是因形似猫耳故名。

米散鸡蛋糖水

米散是合浦的传统小吃,一般是在女性坐月子的时候吃的,坐月有几样小吃,米散鸡蛋糖水就位列其中。它是甜品、也是补品。

蛋散

蛋散,合浦著名的小吃,是以面粉、筋粉、鸡蛋和猪油搓成落油镬炸,炸到浅黄色时便捞起,蘸麦芽糖便可吃。

时光荏苒,传统的一些东西或多或少都在流失,曾经石磨声声响,如今古法难再寻。我们没有时光机,无法回到过去,但代代相传的工艺,却让这原始的味道暂时留存了下来。

这里有没有你要的味道呢?欢迎大家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