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家康斯坦丁·布朗库西(1876-1957)是一位罗马尼亚艺术家,也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雕塑家之一。他以独特的还原性和使用现代主义视觉语言(Modernist visual vocabulary)描绘他雕塑中各种各样的主题而闻名,如鱼,鸟和情侣、接吻,他的一生都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作为现代主义的奠基人之一,布朗库西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是具有比喻性的,由各种材质构成,包括闪闪发光的青铜、大理石、石头、木材。他以优雅的几何形式重新审视雕塑的躯体和想法的艺术表现,通常是具备卵形和椭圆形状的特点,来唤起运动的,静止的和反射精神层面的。除了使用大理石外,布朗库西还创作了几件木材作品,通常以特定人物的形式出现,与他的大理石作品风格有所不同。“我的工作目标,最重要的是现实主义,“他曾经宣称。“我追求的是内在的,隐藏的现实下,物质的本身是自己内在的根本;这是我唯一深切注重的。”

一、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 达那伊德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 达那伊德 Danaïde

《达那伊德》2002年曾经刷新布朗库西个人作品的最高纪录,创下了当时雕塑品拍卖最高纪录。

《达那伊德》取材于一个传说故事:国王达那俄斯恨他的哥哥埃古普拖斯,于是他就让自己的50个女儿嫁给哥哥的50个儿子。并让女儿们在新婚之夜杀死自己的丈夫。其中,49个女儿都杀死了自己的丈夫。埃古普拖斯也因为49个儿子都被杀悲愤而死。只有一个女儿许珀尔涅特拉把丈夫林奇放跑了。后来,林奇为了报仇就把达那俄斯和他那49个女儿全都杀了。那49个杀丈夫的女儿被罚在地狱里不断的往无底大桶里注水,此桶叫“达那伊德斯姐妹之桶”,后世此语意指“无底洞”。

罗丹曾经创作过同名作品《达那伊德》。达那伊德姐妹因在新婚之夜杀害她们的丈夫而被处罚,她们要装满一个无底之瓮来洗干净她们的罪恶。在罗丹的创作中,着重突出达那伊德背部和颈部的线条,最重要的是在她深重的罪恶里流淌的绝望。(阴山工作室)

奥古斯特·罗丹 达那伊德 1889 大理石 36 x 71 x 53 cm 罗丹博物馆 巴黎

二、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空中飞鸟

在纽约洛克菲勒中心举行的纽约佳士得“印象派和现代艺术拍卖会”拍卖取得巨大成功,雕塑大师布朗库西(brancusi)的一件雕塑《空中飞鸟》以2745万美元成交,创下雕塑品拍卖的世界最高价格纪录。

纽约佳士得今年的现代艺术拍卖主打作品就是雕塑,早前对《空中飞鸟》的估价显得比较保守——800万到1200万美元,与曾在3年前卖出的布朗库西作品《达那伊德》的估价相同。《达那伊德》最终拍出1810万美元,成为当时布朗库西个人作品的最高纪录,同时也创下了当时雕塑品拍卖的纪录。但是这只“鸟”飞得更高,成为世界上最贵的独立雕塑。

布朗库西 黄铜雕塑《空间之鸟》(1932年-1940年)佩姬·古根海姆美术馆藏

布朗库西的雕塑《空中飞鸟》(birdin space),整体呈圆锥形,121.9厘米高。件作品的发现颇为离奇,根据佳士得的说法,《空中飞鸟》是布朗库西1922年前后创作的。最早在巴黎,一张1927年的老照片显示这只“鸟”还有一个装饰风格的底座,而从上世纪20年代末以来,这件作品一直放在北欧一个大楼的阁楼里,从未公诸于世。几个月前佳士得得到这件作品后曾经引起争议,有鉴定专家认为目前尚未有任何证据显示该雕塑确系布朗库西作品,但佳士得把雕塑送到维也纳,由世界上最权威的布朗库西鉴定专家之一——弗里德里希·特查·巴赫(friedrich teja bach)进行鉴定,巴赫在对当时的史料进行研究后确信作品确是布朗库西创作,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珍藏的一件雕塑诞生于同一年。

三、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 吻

作品介绍

布朗库西创作的《吻》,成为那个时代最抽象的雕刻。两个身体紧紧纠缠,一对情人热情地拥抱接吻。这件作品的内在力量由硕大的石头表现出来,形象却只是扼要地呈现,仿佛它刚从永久的熟睡中醒来。这一雕塑简化到最基本的造型,近于抽象的形体赋予了原始的生命力。

长期在法国活动的罗马尼亚雕塑家康斯坦丁·布朗库西(1876.2~1957.3),是现代雕塑史上非常突出的一个代表人物。他对本世纪雕塑在摆脱成熟的写实风格,创造崭新的具有写意作风的雕塑风格上,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的艺术影响在西方也是非同一般的。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 吻 局部

这一题材早在1907在为别人设计墓碑时他就思考过,后来在1916年、1933年凭借这一思考又为爱神庙设计了《吻之柱》;1935年设计的《吻之门柱》是这一题材的最后变体。这件《吻》是在1908年的稿子基础上的一件变体。在一整块矩形石灰石上雕琢出极为简略的两个彼此紧紧拥抱在一起的男女。上面只刻出几道对称的线。1910年,相同的一件雕刻作品被安置在巴黎蒙巴那斯公墓俄国女大学生塔吉雅娜·拉雪夫斯基的墓前。布朗库西曾说:" 我在从事这件作品时,与往常一样,长时间地进行探索,尽量与两人拥抱的外在形式这种机械的生活模拟拉开距离,尽量从最基本的真实出发,以便使这种雕像和人的诞生,人的欢乐,悲剧等严肃的事件相区别。"他还说:"我希望做成的雕像不仅使人们怀念一对恋人,而是怀念所有的恋人,表现地球上相互爱恋的男人和女人在离世前最真挚的感情。我的作品是要把这种内在的感情显现出来。"就作品的稚拙、 原始和如此单纯的几何形表现来看,布朗库西上述的艺术意图是十分严肃的,这确是一件现代雕刻中难以重复的好作品。

形式感的前提是美感,因此它必须注入可资欣赏的因素。这在创作上并非易事。布朗库西有句口头禅:"象上帝那样创造,象国王那样指挥,象奴隶那样劳动。"这三句话道出了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的艰巨,也说明布朗库西不是一个容易满足的探索者。他也从不追逐时髦。

四、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 第一声啼哭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 (Constantin Brancusi,1876-1957) 出生于罗马尼亚霍比塔的农民家庭,1957年逝世于巴黎。长期活动在当时的世界文化艺术中心-法国巴黎进行艺术创作。期间曾受立体派和黑人雕刻的影响,开始制作简化造型的雕刻,他只选择了少许主题,以不同材质去创作。布朗库西被公认为是20世纪最具原创性的重要雕塑家。

他的作品可以说是现代主义美学的核心课题——造形与材质,作出崭新响应的典型代表。

五、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 缪斯

布朗库西从小受到民间木雕工艺影响,最初,在祖国生活时期就读于工艺学校,后来,进入首都布加勒斯特美术学校。1904年抵达巴黎,1907年,布朗库西毕业于美术学校 ,并且一度进入罗丹工作室。然而,布朗库西仅仅待了一个月就选择离去。他透露离开罗丹工作室的考虑:大树底下无法长成任何小草。布朗库西坦承,那段时间是他个人最艰辛的时期,因为,自己必须找到自我创作的道路。不断寻找雕刻的完美和优雅,运用最纯净想象驰骋艺术创作简炼境界的布朗库西,创作理念不仅对现代雕塑艺术有着极为重要的启发价值。布朗库西说:“东西外表的形象并不真实,真实的是东西内在的本质。

六、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 沉睡的缪斯I 纽约佳士得2015.5 成交价912.5万美元

作品介绍

这件作品和布朗库西的著名铜雕《沉睡的缪斯》如出一辙,不同之处仅仅在于材质,这是一件石膏雕塑作品。

布朗库西认为,吻合时代的雕塑再不只是愉悦感官德造型,而是以量感为特征,在单纯中去追求倾注内在的精神力量——具有普遍意义的象征物。于是在纯化了的头像中,五官仅只巧妙地用线和浮雕淡淡地刻出,在不破坏整体的清晰轮廓前提下,既突出了形体的内在表现力,也出神入画地表现了主题,形成颇具艺术魅力的现代主义雕塑。

缪斯是希腊神话中九个司文艺的女神的总称,常生活在山洞岩穴和清凉泉水旁歌唱欢娱。作者在这一作品中打破常规,只塑造了一个椭圆形头部,稍微刻出眼、鼻、嘴等的造型。她那闭合的眼睛,修长的鼻,纤小的嘴,凝聚了女神的主要特征,表现出沉睡的神情。如果仔细观察,就会联想到她是一个正在岩洞里沉睡的美丽女神。这个“睡美人”仅以一个头部来体现,其余留给观赏者去想像了。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 铜雕 沉睡的缪斯

布朗库西的作品可以说是对现代主义美学的核心课题——造形与材质,作出崭新响应的典型代表。

布朗库西从小受到民间木雕工艺影响,最初,在祖国生活时期就读于工艺学校,后来,进入首都布加勒斯特美术学校。1904年抵达巴黎,1907年,布朗库西毕业于美术学校 ,并且一度进入罗丹工作室。然而,布朗库西仅仅待了一个月就选择离去。他透露离开罗丹工作室的考虑:大树底下无法长成任何小草。布朗库西坦承,那段时间是他个人最艰辛的时期,因为,自己必须找到自我创作的道路。不断寻找雕刻的完美和优雅,运用最纯净想象驰骋艺术创作简炼境界的布朗库西,创作理念不仅对现代雕塑艺术有着极为重要的启发价值。布朗库西说:“东西外表的形象并不真实,真实的是东西内在的本质。

局部细节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 沉睡的缪斯I 局部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 沉睡的缪斯I 局部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 沉睡的缪斯I 局部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 沉睡的缪斯I 局部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 沉睡的缪斯I 局部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 沉睡的缪斯I 局部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 沉睡的缪斯I 局部

七、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 铜雕 沉睡的缪斯 纽约佳士得2017.5 成交价5736.75万美元

作品介绍

一个在睡梦中依然神秘而美丽的女神头像,带给人们的无尽想象。

纽约。当地时间2017年5月15日晚7时,纽约佳士得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间拍卖举槌,康斯坦丁?布朗库西(Constantin Brancusi)的卵形雕塑系列中的首件作品《沉睡的缪斯》(La muse endormie)以几近两倍于最高拍前估价的57,367,500美元(约合3.953亿元人民币)成交,成为当晚成交价格最高的拍品,并大幅刷新艺术家作品于2005年5月创下的拍卖纪录。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 铜雕 沉睡的缪斯 局部

布朗库西的艺术生涯始于巴黎的罗丹工作室。《沉睡的缪斯》(La muse endormie)为艺术家一系列卵形雕塑中的首件作品,堪称其所开创的独特的现代主义美学之典范。

作品的“缪斯”是布朗库西的朋友——男爵夫人蕾妮?弗拉商 (Renée Frachon),她在1908至1910年期间为艺术家以黏土作研究的模型担任模特儿。原大理石版本现藏于华盛顿特区希尔霍恩美术馆及雕塑园。本创作共有三个石膏版本,而当中正藏于巴黎蓬皮杜中心的版本是用来铸造六个铜雕铸版的,本拍品正是其中一版。本拍品是仅留在私人藏家手中的两件铸版之一,其余四件分别藏于芝加哥艺术博物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及巴黎蓬皮杜中心 (两件)。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 铜雕 沉睡的缪斯 局部

《沉睡的缪斯》的特别之处在于其每个铸版均由布朗库西本人亲自上铜锈,而他更亲手为本铸版镀上金箔。此外,每件铸版的尺寸、合金组成及不对称度都有轻微的变化。因此,布朗库西认为每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而能够得到这些作品的机会更是千载难逢。自1950年代起,《沉睡的缪斯》一直由著名巴黎收藏家雅克?乌尔曼(Jacques Ulmann)的家族珍藏,乌尔曼是杜布菲 (Dubuffet)的早期支持者,亦收藏一批重要的现代及战后欧美艺术品,包括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的钜作以及一系列杰出的超现实及部落艺术品。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 铜雕 沉睡的缪斯 局部

《沉睡的缪斯》是布朗库西的代表之作。布朗库西的大理石圆雕《沉睡的缪斯》是他的代表之作,创作于1910年。在这之前,1906年曾创作过颇为写实的《沉睡的少女像》,1908年创作出较抽象、无沉睡的缪斯。

底座的《睡》,几经简洁与提炼演变成风格化十分强烈的卵形头像。这个无底座的饱和二丰硕的鹅卵形,其形体的量感本身已给人一种丰盈、流畅、沉稳、酣睡的印象。雕塑家认为吻合时代的雕塑再不只是愉悦感官德造型,而是以量感为特征,在单纯中去追求倾注内在的精神力量——具有普遍意义的象征物。于是在纯化了的头像中,五官仅只巧妙地用线和浮雕淡淡地刻出,在不破坏整体的清晰轮廓前提下,既突出了形体的内在表现力,也出神入画地表现了主题,形成颇具艺术魅力的现代主义雕塑。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 铜雕 沉睡的缪斯 局部

缪斯是希腊神话中九个司文艺的女神的总称,常生活在山洞岩穴和清凉泉水旁歌唱欢娱。作者在这一作品中打破常规,只塑造了一个椭圆形头部,稍微刻出眼、鼻、嘴等的造型。她那闭合的眼睛,修长的鼻,纤小的嘴,凝聚了女神的主要特征,表现出沉睡的神情。如果仔细观察,就会联想到她是一个正在岩洞里沉睡的美丽女神。这个“睡美人”仅以一个头部来体现,其余留给观赏者去想像了。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 铜雕 沉睡的缪斯 局部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1876年出生于罗马尼亚霍比塔的农民家庭,1957年逝世于巴黎。长期活动在当时的世界文化艺术中心-法国巴黎进行艺术创作。期间曾受立体派和黑人雕刻的影响,开始制作简化造型的雕刻,他只选择了少许主题,以不同材质去创作。布朗库西被公认为是20世纪最具原创性的重要雕塑家。

他的作品可以说是对现代主义美学的核心课题——造形与材质,作出崭新响应的典型代表。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 铜雕 沉睡的缪斯 局部

布朗库西从小受到民间木雕工艺影响,最初,在祖国生活时期就读于工艺学校,后来,进入首都布加勒斯特美术学校。1904年抵达巴黎,1907年,布朗库西毕业于美术学校 ,并且一度进入罗丹工作室。然而,布朗库西仅仅待了一个月就选择离去。他透露离开罗丹工作室的考虑:大树底下无法长成任何小草。布朗库西坦承,那段时间是他个人最艰辛的时期,因为,自己必须找到自我创作的道路。不断寻找雕刻的完美和优雅,运用最纯净想象驰骋艺术创作简炼境界的布朗库西,创作理念不仅对现代雕塑艺术有着极为重要的启发价值。布朗库西说:“东西外表的形象并不真实,真实的是东西内在的本质。

除了这件铜雕,布朗库西还创作了其他材质的《沉睡的缪斯》。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 铜雕 沉睡的缪斯 局部

八、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 铜雕 少女的风姿 纽约佳士得2018.5 成交价7100万美元

作品介绍

这件珍贵的作品来自伊丽莎白·斯塔福德(Elizabeth Stafford)珍藏。1955年,斯塔福德夫人及其丈夫弗雷德里克·斯塔福德(Frederick Stafford)参观布朗库西工作室后买下了这件作品,并珍藏至今。

《少女的风姿(南希·库纳德)》是布朗库西唯一存世、描绘英裔美国女继承人及作家南希·库纳德的铜塑,因此意义重大,弥足珍贵。布朗库西一贯重视材质之间的互相作用,以及雕塑对象与作品底座之间的互相影响,这一作品保留了艺术家原始的手雕大理石底座,更显意义非凡。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作品《少女的风姿(南希·库纳德)》于佳士得香港艺廊展出

布朗库西在20年代巴黎先锋派艺术家中可以说是神话般的人物。这位革命性视觉语言创始人于1904年从罗马尼亚步行到巴黎,用他的话说,这叫“横跨山河穿越星空而来”。在他位于蒙帕纳斯区的工作室中,他任凭本心驰骋,常常以卵形作为原形,创作出越发单纯简明的作品。

在《少女的风姿(南希·库纳德)》这件作品中,布朗库西运用简洁纯粹的线条刻画了南希令人注目的波浪发型,窈窕灵动的身姿和那举世闻名的冷艳之美。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库纳德在巴黎是著名作家和艺术赞助人,特里斯坦·查拉(Tristan Tzara)、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及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等人均是她的圈中好友。在这种背景下,库纳德结识了布朗库西,并称他为“美髯长者,本时代最伟大的雕塑家之一”。

南希·库纳德,1925年,Man Ray摄。

照片: Fine Art Images / HIP / TopFoto. © Man Ray Trust/ADAGP, Paris and DACS, London 2018

库纳德反对传统,曾公开藐视性别、种族、阶级和国别的界限,因此布朗库西称其为自由二十世纪的化身——扬时代精神,为时代而生。布朗库西曾回忆道:“她的一举一动都展现着那个时代的精神与风韵。”然而,库纳德却从未为布朗库西担当模特,她在数年之后才得知布朗库西创作了一件以她命名的雕塑作品。然而,布朗库西却以极度凝练的载体成功捕捉了库纳德的优雅美丽与独特风韵,精确描摹个人特色的同时又超越了个体特征。

1955年,斯塔福德伉俪在朋友的建议下参观了布朗库西的工作室。1930年代从罗马尼亚移民到巴黎的斯塔福德先生非常珍视这次与罗马尼亚同胞布朗库西会面并了解其作品的机会。当这对夫妇来到他的工作室时,便深深被布朗库西作品的美所震撼。斯塔福德先生于次日返回工作室买下了《少女的风姿(南希.库纳德)》这件作品,并将它送给斯塔福德太太作为其28岁的生日礼物。这件雕塑对斯塔福德夫妇的收藏而言极具代表性。在之后的62年中,这对夫妇曾慷慨地将它借给一些著名机构展出,包括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古根海姆美术馆(The Guggenheim)、庞毕度中心(Centre Georges Pompidou)以及美国新奥尔良艺术博物馆(New Orleans Museum of Art)等。

(版权所有 © 2018佳士得)

局部细节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 铜雕 少女的风姿 局部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 铜雕 少女的风姿 局部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 铜雕 少女的风姿 局部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 铜雕 少女的风姿 底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