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的成功,离不开后燕成武帝慕容垂的军事支持,两个国家最初关系亲密,随着北魏逐步强大,拓跋珪不甘心做燕国的附庸,于是开始刻意摆脱对方的控制。

拓跋珪首先是断绝以往对后燕政权的朝贡,拒绝为后燕提供战马,后燕做为曾经的老大,当然大为不满,于是扣押了北魏的使者,两国从此彻底撕破脸。

东晋太元十九年(394年),后燕灭掉西燕,华北地区可与后燕抗衡的国家只剩下北魏了。

次年七月,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慕容垂决定清算曾经的小弟,派太子慕容宝统领八万精骑攻打北魏。

拓跋珪采取突袭战术,当年十一月在参合陂[bēi](今属内蒙古凉城西北,一说为山西阳高)大败燕军,后燕死伤一万多人,四五万人成了俘虏,仅文武官员就有数千人。

战争结束后,拓跋珪打算从俘虏之中挑选了一些人才,其余的发给衣物、粮食,令他们返回后燕国。

谋士王建认为不可以这么善良,他给拓跋珪出主意说:“燕国现在还很强大,咱们好不容易打败了他们,如果把这些俘虏杀掉,燕军力量将大大削弱,燕国空虚,灭掉它不就更容易了?”

拓跋珪于是下令,将燕国俘虏全部活埋,此后的后燕元气大伤,皇帝慕容垂气得吐血而死,太子慕容宝继位,燕国军民对北魏同仇敌忾。

太元二十一年(396年)七月,拓跋珪正式称帝,亲率四十万大军开始攻打后燕。

大军一路势如破竹,在兵临中山城(河北定县)时却卡壳了。

魏军虽然围困了中山城,却久攻不下。

这时候,后燕国内大乱,慕容宝带领万余人逃跑,等于放弃了中山城,城内混乱不堪,连城门都忘记关上。

拓跋珪想利用千载难逢的良机攻入城内,谋士王建不以为然,他“志在虏掠,乃言恐士卒盗府库物,请俟明旦,乃止”,王建存有私心,心里边只想着掳掠,担心士兵夜间会盗窃府库的钱财,所以建议第二天清晨攻城。

结果到了次日早晨,拓跋珪准备攻城时,发现城门早已关闭,城内军民拥立慕容详为主,誓死守城,拓跋珪连续进攻多天,无法取胜。

拓跋珪原以为燕国早就人心涣散,不料守城军民拼死抵抗。

拓跋珪展开心理战,于是命人喊话:“皇帝慕容宝已抛弃了你们,你们何必白白送命呢?”

城中有人回答:“我们只是平民百姓,如果不死守,当俘虏也得被活埋,怎能重蹈参合陂的覆辙呢?”

痛失攻城绝佳时机的拓跋珪勃然大怒,想起王建一个个狗屁主意,他顾不得皇帝的体面了,“顾王建而唾其面”,找到王建,冲着他的脸,恶狠狠啐了一口唾沫。

不久,慕容详派士卒偷袭魏军,拓跋珪率军击败了燕军,斩杀五千余人,活捉了七百人,为了弥补参合陂坑杀俘虏的过失,拓跋珪下令将俘虏全部释放。

当年十月,拓跋珪攻占中山,后燕官员、将士两万余人投降,拓跋珪“皆赦而不究”,因此赢得民心,最终使北魏成为了雄踞北方的强盛国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