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至宋元时期,山水画向自然身后拓展,内容更加丰富,开始讲究画中意蕴,借彼山川,写我块垒,以山水自娱自乐,自致永恒。山水画的气韵从何而来。

左古山写生近照

山水画的气韵从何而来

山水一门专抒写天地间极好的景致,若是毫无气韵,岂不成了槁木断源,一点生趣也没有了吗?所以我们学画,在气韵方面是千万不可忽略的。“气韵”的来历,古人常常归之于天性,所以后世学画山水的对于“气韵”一层很是畏难。如今我们先把南齐谢赫的“气韵必在生知”和宋朝郭若虚的“气韵得自天机,出于灵府”的种种议论放在一边,但就人为的方面加以研究。

作品名称:登山图

唐志契说:“气韵生动,与烟润不同。气有笔气、墨气、色气,运用活泼,自然生动。烟润不过点墨无痕迹、皴法不生涩而已。”他的意思未尝不是,但为初学讲解,非从烟润入手不可。譬如:画同样的两张墨笔山水,一张是画完了就染,一张是画完了再用淡墨水渲(用淡墨水在山石的皴擦处及树皮、树叶等处罩加一层叫做“渲”)它一次,然后再染色。将这两张画悬起来一比,看前一张觉得很干燥,看后一张觉得很浑厚、连贯。这虽是烟润的关系,但是气韵的影响也就由此渐渐发生了。若更就根本上研究“气韵”有三个法子:

作品名称:独钓图

第一要知道画理。古人的山水无不从写生得来,所以树石、人物的远近距离形成态度,处处都有研究,都有取法。作出画来处处都合乎情理,自然会生动,自然会有气韵。清朝秦祖永说:“有理方可与言气。有气无理,非真气也。”这样看起来,不背乎画理是气韵的根本了。

作品名称:景云诗意图

第二要多临古画。古人的画不管是从天分来的或是从功夫来的,既然可以传世,必然有几十年的心得,它的气味总不会坏的。我们临摹久了,它们的气韵自然与我们的笔墨化合。清朝方薰说:“委心古人,学之而无外慕,久必有悟,悟后与生知之气韵,殊途同归。”这又是取得气韵的一个捷径。

作品名称:山水清音

第三要常游名胜。既然晓得画理,又得了古人的笔墨,就可以实行写生。写生不只写景,大凡四时寒暑、晴雨晦明的真相,必然身历其境,才能领略得确实,心地越开拓,笔墨必然越潇洒。若是仅仅地靠着古人,仍不是成大家的办法,所以明朝董其昌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然后作画,自然丘壑内营。”嘉善柏古喜作山水,游寓西湖,冒雨执伞,上北高峰顶,曰:“此真米南宫、高房山蓝本也。”这更是气韵实验的功夫。

山水画独造意蕴之美

中国画以其独特的民族审美特征伫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山水画的意蕴美,不但是中国绘画的一个核心范畴,更是中国山水画家都极力追求的一种境界。早在南北朝时山水画家王微在其《叙画》中就有 “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的诗句,来强调山水画创作“致”与“情”的意蕴美。石涛曾言:“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指的及“天人合一”,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就是达到山水画意蕴美得高级境界。

作品:一梦浮生 作者:左古山

意蕴是中国山水画的灵魂,是画家从生活感受中经过提炼、概括进行艺术加工,最终形成的一种境界。这种境界,凭借有限的视觉感性形象,在“虚实结合”“传神写照”“气韵生动”中,诱发联想,使欣赏者在“不尽之境”中,受到感染,产生共鸣,实现情景交融,进而领会其“景外意”以致“境外蕴”。

作品:畅游山水 作者:左古山

中国山水画历史悠久,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有山水画以及山水论的出现,宗炳在其《画山水序》中就提出“应会感神,神超理得”的创造构思方法。但那时候的山水画尚没有独立的地位,山水画作为独立的画科从人物故事脱离出来是在隋唐。至宋元时期,山水画向自然身后拓展,内容更加丰富,开始讲究画中意蕴,借彼山川,写我块垒,以山水自娱自乐,自致永恒。画家以自然山川创作时,更加寻求情景交融,画中有我的境界和意蕴。

至明清,山水画已经是“人化得自然”,正所谓“山由我出,我由山出,我之为我,自有我在。” 此为中国山水画独到意蕴之美。

作品:古松 作者:左古山

体悟山水画中的笔墨精神

山水画是要到大自然中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感悟和积蓄。在自然中,看到真山真水就是让画家融入宇宙天地之间,用画笔抒发心中逸气,寻求与自然的交融与人生境界格局的提升。因此在自然中写生不是纯粹的写物象,也不是写我,而是物我两忘的艺术精神的升华。

作品名称:掌灯行者图

画家就是在纸上制造矛盾,产生种种矛盾,再以人的思维解决矛盾,并不是一个画家每日都是在画室里苦思冥想地画画,没有体悟自然精神,作品怎会精彩?这样的死画画,画死画又何以称其艺术作品具有生命气息呢?空想构图地画画,是没有生命的作品。

作品名称:打渔归来图

古人云:“墨中有色,色中有墨”尤其在山水画中墨色多变更是运用画家的思维,将其表现的墨润淋漓,古朴老辣,这可是需要多年的笔墨功夫才能历练而成的。每一个画家应该深悟中国文化的哲理,并且体悟天人合一的自然境界,而不是一味地闭门造车。常期脱离自然,又缺乏人文涵养,我们发现这样的画家,虽具有娴熟的笔墨功夫,但格调终究不高。

作品名称:踏雪图

笔墨的锤炼是日积月累的,是画者美学修养境界的体现,如此高质量的笔墨,就是绘画作品呈现优劣的评判标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