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白手起家一夜暴富的都市传说中,房产中介可能是活得最像段子的一群人。

  无论你再厌恶他们的骚扰电话,吐槽他们洗脑式的奇葩朋友圈,每当听到“95后房产中介年入百万”这类新闻,你还是忍不住有1秒羡慕他们“空手套白狼”的谋生技能。

  虽然账面上,中介每卖出1套房,能收到总房款2%左右的佣金,但最后真正落到中介手里,已经是“分剩的蛋糕”。中介自己也清楚,想要来钱快,不能只盯着那点佣金。

  而利用信息不对称,夹在卖家和买家中间的中介,多的是可以来钱的“套路”。

  怎么低买高卖吃差价?什么时候“囤房”制造恐慌?如何靠“僵尸房”抬高房价?这里面都是“学问”。胆子大,还敢众筹炒房、假网签再转手、甚至连首付都可以靠十几张信用卡套现凑齐。

  本期,买买君就整理出8条中介的炒房套路,让大家看看,自己的钱,如何转个身就进了中介的口袋。

  操纵房价

  赚差价

  01

  介入交易,直接倒手

  这种方式最简单粗暴,中介只要发现有低于市场价一定比例的房源挂牌,就马上出手,先支付首付给卖家,但暂时不办理过户,等找到下家,再一次性和原卖家办理手续,由于实际上只发生一次交易,不会产生额外的税费。

  低价放盘的卖家通常是着急用钱,所以即使知道中介的套路,通常也愿意配合。但真正的买家,可能到最后都不知道自己被吃了差价。

  02

  全权委托,暗中抬价

  有的卖家可能人在外地,没办法直接处理卖房相关手续,书面委托中介全权代理。这种情况下,卖家和买家可能全程都不会见面,中介相当于连垫首付都省了,直接获得“定价权”,以高于卖家报价的价格卖给买家,赚取差价。

  但这种做法有风险,因为中介和卖家之间只是代理关系,不能利用职务之便获取额外收益,如果卖家发现,可以要求中介返还非法所得。

  03

  保底销售,超额分成

  假设卖家的心理价位是200万,中介会跟卖家商量,保底200万出售,但如果最后能以210万卖出,多出来的10万,两人按约定的比例分成。卖家觉得自己不吃亏,还能激励中介卖个好价钱,算起来是双赢,所以通常不会拒绝。

  反过来,中介也可能向卖家压价,最后看能帮买家省下多少钱,两人按约定比例分成。不过这种情况少见,毕竟压价中介的佣金也会减少。

  哄抬房价

  除了赚差价,中介对于抬高某个具体板块的房价,同样“功不可没”。

  买买君经常在网上看到这种房源:明明比周边房源都贵,长期卖不出去,但卖家就是不降价,不知道哪里来的自信。其实这可能就是中介“抬高房价”的套路。

  假设某个小区目前只有5套房放盘,均价在2万左右。但中介为了炒热这个小区,就会各种打电话给小区业主,拍胸口告诉他们,现在2.5万卖出去绝对没问题。业主心想,反正挂出去也不吃亏,就放着吧,真能卖那就捞一笔了。这种业主本来不着急卖,所以叫价基本不会松口。

  当小区出现10套这样的房源后,中介就开始制造买家恐慌,鼓吹“现在新放的都卖2.5万了,这套只要2万绝对1周内成交”,于是开始真正放盘的那5套房源成功“解套”。等到把2万的都卖完了,再故技重施,又清一波货。

  操纵房源

  囤房不卖

  有的小区明明规模非常大,但就是等不到放盘,这种情况除了业主惜售,也可能是中介“囤房”,目的就是制造供给稀缺的假象,让买家紧张。

  中介不会在相同时间把所有出售的房源都发到网上,而是卖出1套再挂下1套,特别是相同户型的房源。当客户上门看到多组买家都在看这套房时,就会产生错觉,以为僧多粥少,从而缩短犹豫的时间。

  这种做法,本质上是人为制造恐慌,加速房源成交速度,但通常只能用在签了独家的房源上,否则你这边囤着,那头已经被其他同行卖掉,得不偿失。

  发僵尸房

  为什么二手房经常出现“有价无市”的局面?可能是中介发布的“僵尸房”搞的鬼。

  这种套路跟上面抬高房价的做法相似,不同的是这次中介干脆直接“作弊”,把自己手头的出租房源,挂个高价就放在网上出售。如果你看到有的房源,放盘时间1年+,永远不成交,价格一直跟着市场往上涨,联系中介总是看不了房,或者说已经卖了,请直接拉黑,“僵尸房”无疑!

  当然,在市场不好的时候,“僵尸房”也可能是那些价格远低于市场价的房源,目的是守株待兔,吸引买家主动联系,先上钩再想办法怎么卖你其他房。

  借名合作炒房

  其实中介这个职业,在买房这件事上也算是“弱势群体”。一方面,他们通常频繁跳槽,没有本地户口、社保也不达标;另一方面,就算整体收入不差,但过的是“半年不开张,开张吃半年”的日子,银行能不能批贷款都不好说。

  但为了在楼市上涨的时候捞点好处,有的人选择借名合作炒房,举个例子:

  A花几万块买下B的购房资格,然后把房子登记在B名下,为防止B把房子卖了,在出房产证后,马上提交预网签,把房子转给A。虽然B没有购房名额,但提交网签时不会审核,只要有身份证就可以。目的是为了通过网签把房子锁定,保证B不能把房子卖给别人。网签失败之后,再次提交网签,重复操作,一直到双方约定卖房为止。

  这么做非常折腾,而且重复网签必须是中介才能操作,所以通常是中介之间合作炒房。

  套现信用卡

  借不到名,预算不高的中介怎么办?非限购区了解一下!

  根据买买君平时接触,买了房的中介,不少都买在佛山。而第1套房的首付从哪里来?有的人就靠信用卡套现,以卡养卡。

  具体的做法就是办十几张信用卡,通过POS机和支付宝转账等方式,直接套现。比如在闲鱼上拍下朋友设置的虚拟商品,选择信用卡支付,等朋友收到支付宝入账后,再把钱转回给你。

  然后就要安排好还款时间,确保A卡需要还款的时候,B卡能抵上,B卡需要还款的时候,C卡能抵上,形成闭环。这样拆东墙补西墙,间接以低息拿到首付,等雪球越滚越大,房价也差不多涨了一波了,再转手变卖,一次性把窟窿填上。

  但这么做的前提是,房价真的在短期内有明显涨幅,没有出台限售政策,同时要避免中途被封卡,出现资金周转问题。无论如何,强行加杠杆都是高风险操作,而且近年来银行监管收紧,普通买家不要轻易尝试。

  中介炒房的背后是赌徒心理,早期胆子大的确实有机会成为“人生赢家”,但更多人最后只是狼狈离场。而在这场游戏里,只有刚需和最后接盘者是真正的输家。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