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秋,成都水东门大桥(现武成桥),老外坐三轮观光。那时,来成都的老外很少很稀奇。

1992年夏,蜀都大道北打金路口(红星路步行街路口),两个年轻老外被卖叫几几吸引了。

1996年青石桥花鸟市场,青石桥旁边就是岷山饭店,住在那里的老外就经常去逛。

1993年9月,中国四川国际电视节在成都开幕。

1994年,一老外站在盐市口(人民商场)十字路口打望。

1996年夏,成都青石桥附近的一条小巷子(现在扩成了锦兴路),老外在拍电视。

1996年夏,成都青石桥附近的一条小巷子(现在扩成了锦兴路),老外在拍电视。

上世纪90年代,岷山饭店外的古玩夜市经常有老外来淘宝。

上世纪90年代,成都暑袜北一街老邮局门口,一老外在地摊淘宝。

1997年,成都街头,热情的成都太婆给老外指路。

有一个从国外来的人

人们都用奇怪的眼睛看着他

想来想去,我不知道

想来想去,我不知道为什么

我想有朋友

要有不同的文化

只有人才有思想

我走在大街上

所有人都说:“老外”

想来想去,我想不通

想来想去,我想不通

对着镜子我问自己

虽然皮肤不一样

穿着也不一样

语言不通

我是人,我是朋友

啊,我是人,我是朋友……

——吉瑞(创作于1990年,有删节)

这是一个在成都生活和学习过的老外吉瑞,阔别成都时写的一首中文歌曲。1990年初,在成都生活了20年的奥地利人吉瑞说,在这座城市,他收获了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专业所长、心灵伴侣、真挚友谊,还有一张由成都市民政局颁发的大红结婚证书。于是,他选择用全世界通用的语言——“音乐”,来表达对成都的感情。

早在上世纪90年代,美丽的蓉城,就吸引了世界友人的青睐,对他们来说,成都是一座充满探索乐趣的城市。当年,在锦江宾馆住的老外最喜欢逛青石桥花鸟市场,只要老外一逛市场就会引起围观。岷山饭店收藏品夜市,经常有老外来淘宝。随着在成都停留的时间变长,老外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甚至个人的气质都慢慢被“成都化”,他们爱摆龙门阵、爱掏耳朵、爱吃火锅串串……

如今的成都,也正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这里。

封面新闻记者刘陈平

原标题:20年前逛成都的老外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