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迪对联

十岁小朋友贺迪的隶书四言联,内容写的是“吃茶会意,览景登楼”,字写的轻灵有致,得心应手,无论字的结体还是用笔,都透露出和其年龄不相称的成熟。观其点画,质朴自然,当是悬臂所作,干净利索而温文尔雅。其字造型端庄,结构匀称,几乎找不出毛病。十岁年纪写出这样的字来,让人惊叹不已。

观其作品,可知贺迪小朋友应该对书法下了不少的功夫。隶书的字法结构和用笔,已经了然于心,字写得从容不迫,和对联表现的意境也颇为相合。整幅作品显得意境深远,恬淡幽静。若非要找出不足,那就是点画过于一律,提按不够丰富。篆隶用笔比之行草用笔,相对比较简单,但还是要写出提按,写出韵律。但字和作者的年龄相比,这些不算是大问题,只要在取法上稍加注意,写出传统隶书的点画特征,注意用笔变化,则韵律自现。

最关键一点,隶书的取法一定要取法汉碑,把握精髓,潜心临习,时间久了,笔下自有古意。

孙菲悦东岳榜书

孙菲悦小朋友写的两个大字:“东岳”,属于榜书的范畴了。这两个大字有魏碑的风貌,点画结体隐约有郑文公碑的意趣,小朋友写得稚拙生动,天真烂漫,有一种出自本真的趣味性。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评论魏碑书法时说道:“骨血峻宕,拙厚中皆有异态”,孙菲悦小朋友这两个字意境当与此暗合。从落款字体里看出,孙菲悦也学过颜体书法,虽然其今年仅仅六岁。

诚然,六岁的小朋友写出如此真力弥满、造型古拙的字,确实令人称赞。但仔细看去,里面还存在一些小问题,尤其是“嶽”字的下半部分,笔画与笔画之间相互贴得太紧,“言”和“犬”的笔画都穿插在一起了,就像公路上开车,汽车各行其道,如果相互抢道,就发生车祸了。所以,写字的时候,还要想一想点画的布置安排,要懂得穿插、避让,这样写出的字才会更加好看,更经得起推敲。

六岁的小朋友,为你点赞,真棒!

崔令昊五言对联

崔令昊小朋友的对联是隶书,写的内容是“思飘云物外,诗入画图中”,章法完整,意象平和,是一幅比较完整的作品。

学习书法,不外乎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字法,就是字的间架结构;二是笔法,就是用笔方法,怎样写出高质量的点画;三是章法,指一幅字的合理布局。此三法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一幅成功作品的必须。崔令昊小朋友的字法好于笔法,个别字的结构不是太准,需要进一步加强。笔法显得过于单一,有些笔画尚不能在控制范围之内,如“图”“物”“外”等字的笔画,按得过了,有臃肿之嫌。

赵孟頫云:“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用笔结字都非常的重要,崔令昊小朋友加油!

程卓越楷书《沁园春长沙》

程卓越的楷书《沁园春长沙》取法魏碑,当是学的《张黑女墓志》,下笔干净严谨,走是魏碑中的“婉约派”。全文一百多字,写的从容不迫,一丝不苟,看来作者对《张黑女墓志》还是下了一番功夫。

《张黑女墓志》是北魏墓志的集大成之作,广涵众长,笔法结体具佳,历来学此帖者众多。学习此墓志书法,要把握字的特点,用笔注意方圆并用,才能写出神韵。程超越的楷书细看之下,还存在些许问题,主要表现在字的造型还不够精准,字帖上出现过的字还能较好的再现,但遇到字帖上没有的字,还不能举一反三去按照结字规律去写,导致有些字的造型显得别扭。多字楷书创作,一定要注意字的大小,要把每个字写精准,符合视觉审美习惯,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作品中的“自”“遏”“遒”“侯”“粪”字,大小处理失当,影响了整体的效果。“鱼”字虽然原帖中下部从“小”,但在作品创作中还是写成四点为妥。“岁”“学”两字中主笔画显得突兀,另“曾记否”抄成了“记否曾”,这是明显的笔误。

楷书练习,重在精熟。精是结构用笔要准确,熟是笔法熟练,气息贯通。若要想在书法上有所成就,方法正确之外,就是多下功夫。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捷径。

董墨涵草书八言联

董墨涵的草书八言联,内容是“落花无言幽鸟相逐,可人如玉清风与归”,联语的内容出自唐代诗人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草法规整,字法妥当,章法完善,不失是一件成熟之作。字法似乎出自《十七帖》,间或有于髯公的笔意。

少年人写草书的不多,能够把草书写成作品的更少,董墨涵以草书面目出现,区别以同龄人的字体,这是一种高明的选择。若论不足,主要的问题还是存在笔法上,草书用笔讲究“八面出锋”,毛笔侧锋入纸后马上调整为中锋行笔,这样才能使点画圆润劲健。但在董墨涵的作品中,很多横画都是侧锋一笔扫过,用笔少了动作,所以笔画显得呆板而不耐推敲。草书笔画,一定要注意毛笔的动作,提按使转,任何一项省略了都不到位。上联最上方的墨团,应是不小心所致,可以另纸重新写过,这样看去作品显得不够严肃。

少年人学草书,先记草法,把草法记清楚,同时注重点画锤炼,这样的草书看上去才更加自然,更加有感染力。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