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卢秀辉 书法网签约作家:卢秀辉,江苏兴化人。职业书法家、画家、篆刻家、文艺评论家。

王次仲,相信很多写字的人对他相当陌生。现在写字的基本不写文化,就是个写字的。古书上说他,少年就有大志向,果然,到了二十岁时,变仓颉旧文为八分。也就是说,创了八分,就是楷式,正书

这个楷式、正书,不是现在人们口中的楷书,而是以以八分势为楷的今隶书。

他是中国最早的书法家,创造了楷书,影响了中国书法2000多年!

在杜光庭的《仙传拾遗》中,记载了王次仲很牛气的一个故事:

“王次仲者,古之神仙也。当周末战国之时,合纵连衡之际,居大夏小夏山。以为世之篆文,功多而用寡,难以速就。四海多事,笔扎所先。乃变篆籀之体为隶书。始皇既定天下,以其功利于人,征之入秦,不至。复命使召之,敕使者曰:“吾削平六合,一统天下,孰敢不宾者!次仲一书生而逆天子之命,若不起,当杀之,持其首来,以正风俗,无肆其悍慢也。”诏使至山致命,次仲化为大鸟,振翼而飞。使者惊拜曰:“无以复命,亦恐见杀,惟神人悯之。”鸟徘徊空中,故堕三翮,使者得之以进。始皇素好神仙之道,闻其变化,颇有悔恨。今谓之落翮山,在幽州界,乡里祠之不绝。”
他是中国最早的书法家,创造了楷书,影响了中国书法2000多年!

王愔《文字志》说:

“王次仲始以古书方广少波势;建初中以隶草作楷法,字方八分,言有楷模。”

王次仲认为,无论是李斯的小篆,还是程邈的隶书,都太局促了,他在反复推敲研究下,取李斯、程邈之优,合小篆二分,古隶八分,取八分之势,向两边舒展,此笔法自此,风行至今。

他是中国最早的书法家,创造了楷书,影响了中国书法2000多年!

还有一说,宋《宣和书谱》:

“字法之变,至隶极矣。然犹有古焉,至楷法则无古矣,东汉章帝建初(76-84年),有王次仲者,始以隶书作楷法,所谓楷法者,今日之正书是也”。

《宣和书谱》认为,王次仲是楷书的创造者,他的楷式是正书、真书。

他是中国最早的书法家,创造了楷书,影响了中国书法2000多年!

首先,王次仲的取法是小篆和古隶。李斯创小篆,取法于金文大篆,古风也。李斯一是统一文字;二是便于辩识;三是利于书写;四是匀称美观,时叫楷式。此楷的意思为楷模,学习的标本。天下文字初统,必须要有一个共同的楷式。而李斯更是借着中央集权的政治机器,出于政治目的,文化目的,经济目的,让小篆站上了国家的高度,历史的高度。程邈创隶书,取法于七国流行简牍,时风也。从大量的出土文物中已知,当时七国文字,已初具隶意,李斯为了美观、庄重,对七国文字中存在的草篆及以方便、简单、潦草的简牍,做了屏弃。而程邈则从更为实用、方便出发,取七国文字中最便利的字式,做了取舍。这犹如普通话和地方语,小篆是雅语,是普通话,是官方的标准。隶书是地方语,便于书隶工作,家乡话,虽是俚语,更亲切。

他是中国最早的书法家,创造了楷书,影响了中国书法2000多年!

正是由于小篆、古隶的局限性,王次仲从中看到了变法古隶为八分的重要性。

其次,王次仲决心创八分,怎么创也必须有李斯和程邈,时天下识字者已经牢牢地被李斯和程邈所格式化。要想完全丢弃,李斯的小篆可以,因为小篆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在统一文字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小篆为时、势、运所作用,但是,至少它已经完成了十分重要的文字过渡性的任务。

王次仲更绕不开程邈,无论是今隶书还是正书,其基础都是程隶,除非王次仲能另起炉灶。而中国文字史,就是一个演变史,渐变!这也是中华文明绵绵不绝五千年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和其他文明相比,文字的起初,都是图式化,然后,约定俗成的变,古文明从没有中断的中国,文字起到了绝对性的作用。而遍观世界其他文明,皆因文字,而中断了。字母,因口音而形声。而中国,口音各异,以字为统。这要感谢秦始皇、李斯的正确的政治主张、文化主张。我十分同意东汉末年蔡邕的意见,他在《劝学篇》中说:“上谷次仲,初变古形。

他是中国最早的书法家,创造了楷书,影响了中国书法2000多年!

再次,正因为李斯、程邈、王次仲的一再变法,才奠定了蔡邕、钟繇真正意义上的正书的到来,没有前期的累积,就没有后来的创造。创造,绝对不是凭空捏造,继承前人,才能保证文脉相连、相通。

他是中国最早的书法家,创造了楷书,影响了中国书法2000多年!

王次仲是个了不得的人,他对传播学的运用是相当了得。我不能说后来《仙传拾遗》那样的故事是他编的,但他至少知道借故事推销自己。当时王次仲的“八分”和名字以极快的速度“流行”,民间的大力传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民间为什么大力传播呢?一个与神有关的故事,必定会引起人民的兴趣。故事和书法,给他带来了极高的声誉和知名度,他的名字更是广泛流传于人们的口耳当中,深入于人们的日常。

他是中国最早的书法家,创造了楷书,影响了中国书法2000多年!

东汉中晚期,王次仲所创八分书原型之作,以一种独特的风格面貌,被保存了下来。虽然,发展到以后,风格多样,但各自摇曳,表现出了这种书风面貌的顽强的生命力,令人仰止。东汉魏晋南北朝近五百年间,天下铭石中,这种书风贯穿于始终,不受时代、地域约束;不受战争的侵扰;不受山河阻隔;不受人物、风情的影响,它具有一种超稳定性,成为某种精神的维系,呈现在碑石上、铭文中,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它的庄重、肃穆、优美的形象。

他是中国最早的书法家,创造了楷书,影响了中国书法2000多年!

什么叫今隶,说的没有文化一点,就是类似于繁简字,今体是简化体。当然,这是为了让读者简单、明了的一种比喻,今隶,决不等同于隶书简化体。隶书没有简化体,只有今隶。

王次仲,名王仲,字次仲,东汉书法家(一说秦代书法家)。上谷郡沮阳县(今河北省怀来县大古城附近)人。

请记住,他叫王仲,开创了八分,上承隶书而下启楷书的、中华文明的传承者!


本文为书法网签约作家卢秀辉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