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81岁的老先生举办了自己从艺65周年专场演出,这位同样在相声界没有师承的老先生,却是粤语相声的鼻祖,曾被评为广东最受欢迎笑星。

他叫黄俊英,本是粤剧演员出身,师从著名粤剧文武生罗品超,但后来赶上粤剧团转制裁员,他就被吸收进入广东音乐曲艺团,从此转行。粤剧团的经历对于黄俊英之后走上相声道路起了不少的帮助,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也是先学的京剧,后来改行说相声,侯先生在相声中的柳活总是使的有板有眼,唱功也是相声界数一数二的。而黄俊英则和侯宝林先生异曲同工,他还曾模仿侯先生的著名段子《关公战秦琼》,改编了一段更符合广东观众口味的作品《关公大战方世玉》,同样脍炙人口。

黄俊英从事相声表演也和侯宝林先生有关,1958年,第一届全国曲艺会演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90个曲种的167个节目参加了会演。广东民间乐团特别为此创作了曲艺说唱节目《万车游行》,要求演员说、唱俱佳。经人推荐,黄俊英加入剧组。正是这次演出,让黄俊英见到了侯宝林。经过此次和北方相声艺术大师的接触,黄俊英颇受震动。而在接下来的全国巡演中,一次临时的救场,黄俊英萌生了创作粤语相声的想法。

“那时福建前线紧张,中央就将我们的团改称为‘首都各界人民福建前线慰问团第五分团’,去福建慰问解放军。”那时候,相声节目很受欢迎,因为黄俊英所在的代表团只有两对相声,数量不够,所以黄俊英和编写《万车游行》的音乐家黄锦培用普通话学了一段相声。那时黄俊英的普通话不是很标准,他很担心观众听不懂,但没想到效果还不错。”受到启发后,回到广州的黄俊英开始进行粤语相声的创作。

黄俊英还开办了广东第一个相声团体——广州相声艺术团。马季还带着徒弟赵炎参加了成立大会。如今郭德纲频繁在海外举办相声专场,但说起来,黄俊英其实比老郭早很多年就已经把相声带到了国外,1985年他就第一次把方言相声带到香港、澳门,之后又在新加坡、澳大利亚、洛杉矶等国进行过相声表演。

黄俊英的粤语相声也引起了马季、姜昆等的注意,多次一起探讨相声北方方言和广东方言的不同之处,有一次,姜昆和唐杰忠来到广州,专门把黄俊英和他的搭档杨达叫去了他的宾馆表演给他看,姜昆甚至想录下来拿去研究。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