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32年7月国民党调集重兵对红军开始了第四次围剿,当时由于受到张国焘错误路线的指挥,红25军损失惨重,蔡申熙临危受命,担任红25军军长,并负责掩护红四军撤退。蔡申熙按照资历和能力,完全不亚于林彪,如果他当年不牺牲,建国之后必是开国元帅。

此人18岁入黄埔军校,22岁当军委书记,若不牺牲必是开国元帅

文|左右史

黄埔军校曾经培养革命力量的摇篮,从这里走出了无数的革命英勇,他们中有不少在建国后成为了开国元帅和将领。不过,也有许多人没能等到建国的那一天,就为革命而牺牲了,蔡申熙就是其中一位杰出代表。

蔡申熙是湖南人,14岁考入中学,参加学生运动,1924年18岁的蔡申熙考入黄埔一期,期间与左权等人一起组织了群众团体莲社。因为成绩优秀,毕业之后他被安排在黄埔军校任教,蒋介石两次东征陈炯明,蔡申熙都积极参与,并且立下大功。北伐革命时,担任第20军团长。

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反革命政变,蔡申熙脱离国民政府,同年参加了著名的南昌起义,并且担任起义军的师参谋长。同年的12月蔡申熙又参加了广州起义,并且担任广州公安局局长。1928年22岁的蔡申熙赶赴江西,被组织任命为江西军委书记,积极争取罗炳辉起义。

1930年10月蔡申熙组建了红15军,并且担任军长,此时的他才24岁,之后他率领这支年轻的红军部队,先后攻克了太湖,英山,罗田等地,随后与红军主力会合,参与了第一次红军的反围剿,大获全胜。

1932年7月国民党调集重兵对红军开始了第四次围剿,当时由于受到张国焘错误路线的指挥,红25军损失惨重,蔡申熙临危受命,担任红25军军长,并负责掩护红四军撤退。同年的10月红军主力部队在黄安遭遇国民党两个师的围攻,双方随即开展激战,而且国民党不断地增兵,红军损失惨重。

为了确保红四军顺利西撤,蔡申熙在战斗中表现的非常英勇,腹部中弹后,他忍受剧痛坚持指挥作战,最终由于失血过多而牺牲,年仅26岁。蔡申熙按照资历和能力,完全不亚于林彪,如果他当年不牺牲,建国之后必是开国元帅。对于他的牺牲,徐向前曾经给予高度评价,称蔡申熙为红军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