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电影《风语咒》首映礼当天,导演刘阔接受了一整天的采访。

从早上九点半开始,提前安排好的12家媒体陆续进入采访间进行专访,刘阔坐在房间中央的沙发上,穿着一件黑T恤,衣服正面印着图案是《风语咒》的海报,这是《风语咒》线下宣传的周边之一。他整个人有点惯性疲惫,在连续接受完几家媒体专访后,他抽空快速吃了几口饭,抽了一根烟,然后振奋起精神。

“国内动画电影的宣传声量不大,《风语咒》前期的宣发到目前得到的反馈已经算很好了,我们制作团队、宣发团队都在拼命努力,这是我很有运气的一点。”刘阔说。

(《风语咒》幕后主创)

电影上映前的一个月,《风语咒》在全国范围进行了三轮点映,作为动画《侠岚》的IP关联电影,《风语咒》的点映规划大致分为两部分:粉丝向与普通影迷向。点映后电影在猫眼、淘票票两大票务平台评分分别达到9.3、9.48,豆瓣评分7.5分,口碑迅速发酵,《风语咒》被舆论称为“国漫之光”。

在此期间,刘阔进行了12站路演,来回辗转了哈尔滨、天津等16个城市,“路演的时候,有六七十岁的观众握着我的手说很感动,我觉得就够了。”

8月1日《风语咒》在京举办首映礼,背后出品方陶虹、徐峥均有出席,在暑期档三次换档后,该片最终敲定8月3日全国公映。“我希望《风语咒》能在最合适的时机出现。很多人有这种认知,就是电影档期定了就不能换,但是市场是有流动性的,我不是为了定档而定档,我更需要对电影负责,8月是更合适的档期。”该片出品人、制片人刘瑞芳表示,她同时也是真乐道公司CEO。

(《风语咒》导演刘阔、制片人刘瑞芳、出品人陶虹、徐峥)

8月3日《风语咒》开画首日,排片占比达到12.7%,同期上映电影中占比最高,同时也超过了此前动画电影《大圣归来》的首日排片,电影首日票房近2000万。截至目前,《风语咒》累计票房破1亿,成为2018年第三部票房破亿的国产动画电影。

刘阔与《风语咒》:清醒的温情主义

作为《风语咒》的导演,对于电影将会取得怎么样的票房成绩,刘阔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尽人事,听天命”。“这是一门玄学,天时地利人和。”这个带着一丝玩笑意味的回答,或许隐藏着刘阔对于目前动画市场的看法。

《风语咒》从前期点映到定档公映,围绕着电影发出的“国漫崛起”的呼声不绝于耳。这种场面并不陌生,从《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到《大护法》,每当市场上出现一部品质优良的国产动画作品,类似的声音就会出现。这像是行业对市场的一种预言,又像是国内动画受众自我暗示营造出的繁荣积极的狂欢现象。

刘阔没有因为这些评价迷失方向。他回忆起《风语咒》五年的筹划时间、两年多的制作时间,从电影前期故事框架构想、剧本修改、人物设定到资本投入、发包制作、动作视效,后期100天里团队每个人的踉踉跄跄与摸爬滚打,到电影上映的三次换档,路演宣传,获取排片,他说,“国漫未来一定是好的,但是国漫还没有崛起。”

“我在动画行业20年了,有相应的制片配合我,拉团队、组班底、合作公司分包这些不需要太多时间。但是这个构想到底行不行,怎么落到实处,电影制作过程中资金够不够,没钱怎么办?团队运作行不行?”

需要考虑的问题越多,电影前期制作的战线就被拉得越长,2014年《风语咒》在戛纳电影节放出第一版预告,项目搁置两年,2016年正式步入轨道,这期间《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等作品的出现,这让动画电影市场的局面看起来好了一些。

但刘阔却始终接触着行业内最真实的一面,“《风语咒》发包的制作公司有100多家,有几家公司做着做着就倒了。”在《风语咒》的制作过程中,刘阔感受到了国内动画电影工业流程上的不完善,技术上国内各家公司风格有异,水平参差不齐,管理运作和物料传输需要大量的人力,“在项目最后的三个月,我们所有员工几乎每天都驻扎在办公室里,没有周末,不分昼夜,每天都是早上堵车的时候才回家。”

这些体验让刘阔对动画市场保持着清醒的一面,但人如果只有清醒的一面,是不会做出动人的作品的。刘阔温情的一面投注在电影内容上,《风语咒》放映结束后,片尾浮现一行字幕,“谨以此片献给我们的父母,他们的守护犹如我们生命中灿烂的阳光。”电影中对于郎明和梅姐母子亲情的刻画像一只手,在所有观众心尖最柔软的地方捏了一把,并不疼痛,却让眼眶落泪。

刘瑞芳与《风语咒》:见证小手拉大手的力量

导演刘阔给《风语咒》分级是PG-8:“《画江湖》系列是18岁以上的年轻群体,《风语咒》我希望8岁以上的孩子,他们可以和父母一起观看。” 制片人刘瑞芳之前也一直认为 “这是一部合家欢电影” 。她最初被这个项目打动,就是因为郎明和梅姐之间的母子情——琐碎的日常自在如风,困境面前相互扶持,不动声色但又温情刻骨,就是我们身边最真实的中国式亲情的样子,很适合父母带着孩子一起去感受。

“但刘阔导演说相对于好莱坞动画电影,《风语咒》其实没那么合家欢,这其实是一部带着父母来看的电影。当时站在我的角度并不理解这一点。”刘瑞芳回忆到,“直到前几天我的外甥,大一的学生,他看了电影之后写了一段话,他说,‘风语咒传递给大家的亲情、守护,无论对哪个年龄段都是至关重要的,我认为我们更应该带着父母去感受这种亲情’。那一刻我突然明白那种感觉了——以前都是大手拉小手去看电影,《风语咒》有一种可以让小手拉着大手进电影院的力量。”

在《风语咒》里,刘阔让一个怀揣着梦想的盲眼少年变成了拯救世界的英雄,但守护着少年英雄梦想的、给予他超凡能力的,是无声付出的父母。这是一封给父母的情书,但是用华丽的打斗、幽默的笑料、和热血的英雄故事作为外壳,而需要外壳的原因,或许恰恰是因为真心太过柔软了。

《风语咒》票房破亿,动画电影的生存法则

从目前的口碑与票房数据来看,《风语咒》的表现在公众意料之中。猫眼数据显示,《风语咒》上映7天,票房达到1.01亿,想看人数达到12.4万,猫眼评分9.2分。豆瓣评分则在7.0分以上浮动,超过了《大鱼海棠》的6.6分。

数据显示,2015 年至今,国产动画电影票房破亿的电影一共10部,除开春节档期间上映的动画电影,暑期档上映票房破亿电影一共6部,除了《大圣归来》、《大鱼海棠》两部现象级电影,其他均为低幼向动画电影续作。

从口碑来讲,《风语咒》处在近几年国产动画作品的上游;从票房来看,《风语咒》是少数打开票房市场的青年动画电影。单以目前2018年国产动画电影的表现来看,《风语咒》算是扛鼎之作。

这份成绩来之不易,在动画电影市场上一部分作品在前期创意、成本投入的阶段就被淘汰,而进入到发行后期的作品则面临排片难题,票房市场如吞噬一切的巨兽,太多电影还未发出声音就消失在浪潮里。

《风语咒》或许算掌握了生存法则的作品,一开始电影的成本投入就得到了把控。“《风语咒》的成本,大概就是好莱坞《COCO》这种级别的电影, 三五分钟的内容成本。”刘阔说。“同样的成本,让好莱坞的团队到国内制作一部《风语咒》这种水平的电影,他们做不出来。我们做得出来,但是难。”

(《COCO》)

随后根据市场机动的调整电影档期。《风语咒》上映前无论是口碑发酵还是电影宣传,团队都不竭余力。不仅徐峥、陶虹夫妻站台,段奕宏、周一围、郭涛、王传君、佟丽娅等圈内一众明星为其声援,但即便如此《风语咒》还是经历了三次换档,这一方面是出于对电影内容负责,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规避风险。

刘阔在这件事上十分坦诚,“换档说明了国产动画电影有多么弱势。不是说动画电影内容没有真人电影好看,而是动画类型本身就很弱势。不用说暑期档,就普通档期,动画电影在同当排片空间只有10%。”

从7月13号,到7月20号,到如今8月3号,《风语咒》面临的电影市场上充斥着各类国产大片,《我不是药神》是暑期档上半场的霸权,暑期档下半场迎来《邪不压正》、《西虹市首富》、《狄仁杰之四大天王》等多部电影,大片割据下,电影市场的排片空间显得十分紧张。“一般观众对于动画电影的态度,就是觉得实在没什么真人电影可看了,我就去看看动画吧。”

而对于刘瑞芳而言,换挡过程是必要时刻的调节手段。“电影市场上会有很多想象不到风险,《风语咒》本身制作完成的时间也比预期稍稍晚了一点,我们前期做了很多轮点映,但是那些发酵时间我们觉得并不够的。再加上《我不是药神》与《风语咒》真乐道都有参与出品,一方面团队精力有限,另一方面两部电影都是很好的作品,没必要在一个档期上彼此影响。”

《风语咒》是国内动画产业的一则醒世恒言,它一方面告知你这个市场上运行着丛林法则,一方面也告诉你这里也是实现造梦的宝地,但它最想对后来者说的或许是,明日尚远,但明日可期,心中最好的国漫,一定是我们自己制作出来的。

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