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久病床前无孝子”,很少有人知道下半句,更令人心寒

中国是个文化非常悠久的国家,我们的汉文化流传了数千年给后人留下了很多的先进文化,属于我们的文字和文学也是非常博大精深的,除了我们正常认识的汉子以外,每个汉字之间的不同组合也能够组成不同的意思,就算是一句普通的话里面可能也蕴含着非常深刻的哲学道理,其中俗语就是这样一种比较特殊的文学形式。

古人留给我们的俗语很多,其中有些一直传到了现在还是非常的有用,细细品读起来非常值得思考。比如说我们经常听到的那句:久病床前无孝子。为什么古人要这么说呢?很多人觉得这句话说得不对,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很重视我们家人,对于生养自己的父母更是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如果父母年纪大了需要照顾我们都会毫不犹豫的站出来服侍孝敬,这不就是孝子吗?我们都可以做得到。

我们今天就来说说这个比较现实的话题,你是否真的能够做得到这件事情,先来看看不同年龄段的人面对的生活和境遇吧,对号入座一下大家就可以明白了。如果是正在工作还没有成家的人,他们想得最多的问题就是怎么才能找得到一个好工作养活自己,积攒下来的财富本来打算要成家生子的,结果父母生病住院了全部就要花光了。

其实这句话还有下一句,这就是“久贫家中无贤妻”,这句话更令人心寒。一个人即使对老婆孩子再好,但是若没有足够的能力养家还是让人觉得遗憾,因为不管是养孩子还是家中的日常开销、孝敬父母都需要用到钱,多少家庭因为经济问题而争吵,最终夫妻走向了陌路,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虽然我们同情这样的家庭,但是又有几个家庭能够扛得住这样的压力。

有孩子的中年人,这个年龄段的压力就更大了,房子有贷款、孩子要上学、父母要孝敬,这些都需要花钱,所以中年人最怕失业,如果是事业有成的话也担心父母会生病,因为一方面经济压力太大,另一方面没有充足的时间去陪护,因为你要挣钱就不能放弃工作,放弃工作就没有钱给医院交钱,生活在这种矛盾之下的中年人苦不堪言。所以有时候我们在生活中有太多的不可预料,不是我们不想好好生活,而是心理承受能力有限。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