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奖初评评委苏庆强:摄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 含感情和诚意的影像

第二届阮义忠摄影人文奖评选之后,我们对初评评委做了相应采访,随着人文奖入围作品详细介绍的推介,我们也将陆续推出初评评委的访谈。


阮奖初评评委苏庆强:摄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 含感情和诚意的影像

苏庆强,专业摄影师,于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任客席讲师。他的作品自八十年代末起在巴黎、柏林、纽约、多伦多、俄罗斯、维也纳、香港及中国大陆等地展出。

阮奖初评评委苏庆强:摄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 含感情和诚意的影像

Q1:哪些摄影师对您有过较大的影响?

对我有较大影响的摄影师有: Josef Sudek, August Sander, WEugene Smith, Diane Arbus, Richard Avedon, Joel-Peter Witkin, Sally Mann,Robert Frank, Irving Penn, Shomei Tomatsu, Brassai, Duane Michals, Jaff Wall,Ferderick Sommer and Josef Koudelka。

他们的作品和思想、不同的表达方式和对事物的看法,都鼓励着我一直从事摄影,没有中途放弃,还启发我对世界充满好奇,关心周围的事物。利用不同的角度,通过思维和沉思,勇于表达情感和自己的看法,从摄影的过程,辨证世界的真理,并且证明自身的存在。

Q2:您觉得香港、大陆两地的摄影有什么相通与不同的地方?

香港的早期,较重视沙龙摄影,较有代表性的摄影师如何藩,之后就是商业摄影和新闻性图片的天下,艺术和现代摄影发展就比较慢。大陆早期的摄影都较接近功能性,后来有段时间是画意和风景,现在的摄影就好像是两极化,传统的写实和新兴的前卫,中间没有较明显的演变,加上改革开放的急促发展,新的摄影又显现出外国摄影的影子。而在大陆较有趣的争论,真正的摄影应该是扒拍,还是摆拍。其实我觉得扒拍较接近人文精神,而摆拍较接近创作精神。

Q3:在不同的创作时期,您的作品《华南地志》、《This MortalCoil》和《静夜》有什么什么创作初衷的不同吗?

我最初的摄影方式是较“直观”的,就是所谓的直接摄影“straight photography”。我会通过观察周围事物,投入感情,加入自己的思维,选定一个摄影的角度,考虑事物随着时间的演变,光线所赋予事物的灵性,就在这一刹那间,按下快门,这一切都留在菲林的平面上,验证着事物的存在。

阮奖初评评委苏庆强:摄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 含感情和诚意的影像

《华南地志》系列之一,苏庆强/摄

阮奖初评评委苏庆强:摄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 含感情和诚意的影像

《华南地志》系列之一,苏庆强/摄

这就是我一个持续了三十多年的系列作品《华南地志》所采用的方式,以纪实和人文精神出发,站在香港中国人的身份,去探讨中国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人文精神面貌的改变。

阮奖初评评委苏庆强:摄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 含感情和诚意的影像

《静夜》系列之一,苏庆强/摄

阮奖初评评委苏庆强:摄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 含感情和诚意的影像

《静夜》系列之一,苏庆强/摄

而我的系列作品《This Mortal Coil》与《静夜》是我再次进入大学学习摄影,重新思考摄影的特性和可能性,所发展出来的两个重要系列的作品,《静夜》是重新考虑光线和时间的关系,自然光和特别光线所赋予事物的特别的象征意义。

阮奖初评评委苏庆强:摄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 含感情和诚意的影像

《This Mortal Coil》系列之一,苏庆强/摄

阮奖初评评委苏庆强:摄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 含感情和诚意的影像

《This Mortal Coil》系列之一,苏庆强/摄

《This Mortal Coil》是探讨不同时间,空间影像的关系,事前事后的时序矛盾,更加深入辨证绘画和摄影成像的不同关系,从而做成摄影的真实和绘画的虚拟之间的有机结合。

Q4:您的作品多次在海内外展出,您觉得中国摄影师应如何走向世界,而不丧失宝贵的本土性?

其实摄影是一种西方的媒介,无论你怎样努力,都不会超越这一点。但是有一点明显的分别,就是东方人看事物的方式、思维系统的不同。所以只要用心去拍摄,便会呈现不同的角度。

反而不要太过模仿外国摄影的方式,或者借着讽刺中国的传统去取悦西方人。其实东方的内向思维和西方摄影向外现实,已经是一种很有潜质的组合了。

Q5:作为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及香港艺术学院客席讲师,您如何向学生讲授摄影?

对于教学方面,我会讨论摄影的特性和历史,介绍不同摄影师的不同方式和含义,好让他们宏观地了解整个摄影世界。

另外一方面会介绍不同的摄影工具和物料,因为摄影会随着不同的工具和物料而产生不同的影像效果,同时会影响到摄影者的处理态度。当然也会鼓励他们多些接触世界不同的事物,探讨文学、哲学、心理学、绘画和其他艺术媒介,尤其是电影,从而增加摄影作品的多面性和多意性。

Q6:您对持续关注现实的摄影师们,有什么想说的吗?作为摄影师,该如何推动中国摄影的发展?

摄影的特质已经是持续关注现实,因为当你得到拍摄的影像,已经见证了事物在现实中存在,问题是你的热诚和感情,思维和看法,有没有在你的影像里充分地表现出来。其实我多年从事纪实和摄影创作,进行探讨摄影的特质,以不同的表达方式,对世界的理解和看法,企图去影响新一代的摄影者对摄影的看法。

另外我从事摄影教学,接近三十年的光景,从不同大学,专上学院,中学,兴趣班和弱智机构,就正正是想借此推动中国摄影的发展,因为我觉得教育对中国摄影起着重要的一步。

Q7:相比香港的摄影奖项,您觉得“阮义忠摄影人文奖”有什么特别之处?

相比香港的摄影奖项,我觉得“阮义忠摄影人文奖”会较注重人文精神,鼓励摄影者去关心身边周围的事物,借着影像去提醒人们要珍视我们的环境。

Q8:您如何理解“阮义忠摄影人文奖”中的“人文”二字?

人文对我来说是,不论你用什么方式,通过摄影去表达你对周围人和事物的关怀和爱护。但摄影的特性已经是很贴近现实,当你进行拍摄时,已经和被摄的人与物建立了关系。

而我认为摄影者要通过影像流露出对事物深切的感情,通过思维传达出作者对事物的理解和看法。我会更希望通过摄影能表达对人性向善的渴望,要谦逊地面对生命,把自身的渺小和宏观的世界,融合为一体。所以一些摆布和造作,过于煽情的影像,都不是人文精神的作品,因为这些影像已经非常个人主义,而人文精神是要怀着好奇而谦卑的心。

Q9:对于这次人文奖初评评选,您有什么感受?

经过这次初评之后,看到很多纪实的作品成绩都很好,但有些作品过于煽情和造作,猎奇性质也不少,但欠缺一些感受深刻的作品。我尝试努力和尽力地选出一些有诚意和有见解的作品,而不是一些只着眼题材尖锐和刻意摆布的作品。其实能从平凡的事物,看到和传达到不平凡的感受和意义,这才是摄影的真正特质。

对于我来说,摄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含感情和诚意的影像,才可验证事物的真理和自身的存在。


不知不觉第二届阮义忠摄影人文奖初评已快过去两个月,15位入围摄影师作品首展,也将在7月20日于长沙谢子龙影像艺术馆举行,届时欢迎各位前来观展交流。

第二届阮义忠摄影人文奖作品展开幕式

时间:7月20日(周五)晚19:00-21:30

活动场地:谢子龙影像艺术馆一楼多功能厅

阮奖初评评委苏庆强:摄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 含感情和诚意的影像

阮奖初评评委苏庆强:摄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 含感情和诚意的影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