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天的好友谢园,采访的时候说起过一件事:

有一次他们开车去北戴河玩。回北京的路上,谢园开车,梁天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

连着碰着好几台拖拉机,每台拖拉机上都坐着不少老百姓。

他们的车往前走,正好和拖拉机上坐着的人走个对脸,只见每个人看到副驾驶的梁天后都很意外,又很兴奋,整个车上人都欢呼雀跃的样子。

谢园都担心他们在车上这样有危险。而且好几辆拖拉机,每路过一辆大家都这样。

谢园还开玩笑说,有点羡慕嫉妒,不恨。因为他在圈子里其实很多人都认识他。

总之,在那个年代,梁天真的是特别红的一个人。


但小时候,梁天在家里却是最不起眼的一个。

父亲是报社副主编,母亲是一位作家,都是高级知识分子。

哥哥梁左、妹妹梁欢从小就是学霸,后来都考上了北京大学。

只有中间的这个梁天,从小就不爱学习。尤其是数理化,根本学不进去。

人们都说老天爷如果给你关闭了一扇窗户,他还会为你打开另一扇。这话用在梁天身上很合适。

别看学习成绩不好,梁天从小就有眼力见,动手能力特别强。十岁的时候就学会了做饭,家里买菜做饭收拾家,这些都是他的活。每天他回家后做好饭,大家吃完了收拾完了,其他人都开始看书的看书、写文章的写文章了,梁天就该出去找小伙伴玩了。

用梁天的话说,我是家里干粗活的。

而且特别的有人缘,胡同里的小朋友没有不认识他的。从小就会说话,嘴也甜,大人们也都很喜欢他。


虽然对学习没有兴趣,但是梁天对文艺确实真心的喜欢。他从小就爱快板,尤其是崇拜梁厚民、李润杰两位快板表演艺术家。为了买到他们演出的门票,梁天可以在戏院门口排一整夜的队。一有演出的时候,前一天的晚上8点,他就带着小板凳去人家戏院门口等着,第二天早上上班的时间,才开始卖。那时候一个人可以买2张,必须早早的去排队,去晚了排到后面,就容易买不到了。

“我特能排队,所有演出,河北梆子、人艺的话剧,芭蕾舞就更别说了,那疯了得打起来,那家活好。” 一谈起当年的排队,梁天到现在都会很兴奋。

知道现在能从网上买票了,梁天感叹:时代变化太快了。言语间好像有点失落,他过去觉得好玩的事,就这么不复存在了。


1977年的时候,梁天去当兵了。部队里每年文艺汇演,总能找到梁天的身影。不仅会快板,说相声,还会创作。据说有一阵子还和冯小刚是一个文艺团的战友,只不过那时候都还默默无闻。

转业回来以后,梁天本想直接走文艺这条路。考了很多个专业的文艺艺术院团。但是都没通过考核,理由都差不多:眼睛小,嗓子不好。

家里人也不太赞成他,而是希望他能考大学,以后喜欢文艺可以做幕后文字工作。但是梁天文化课基础太差,也进了补习班,但是真听不懂,简直是受罪。

后来几经周折,梁天自己找到了一份在北京服装八厂做管理员的工作。

梁天到那里工作,其实是有自己别的想法。那时候他想写小说,他想学那时候很出名的作家蒋子龙,因为那个人就是在工厂里工作,然后业余时间写小说,写出了很多有关于工业题材的作品。

他那时候确实写了一些东西,也给很多地方投稿,包括《北京晚报》但不是杳无音讯就是被退稿。后来他给厂里的周报写了一篇小说,被他们厂里的工会主席看到了,觉得不错,就把梁天安排到公会去当文体干事。

从小就善于和别人打交道,梁天很善于组织文体活动什么的,在工会里干的也是有声有色。

但这不算搞艺术,在梁天内心里,小时候的兴趣一直还在。


终于有一天,梁天迎来了第一次表演的机会。因为梁妈妈是知名作家,经常有人来家里聊点电视制作方面的事。那天正好中央台的赖淑君来,妈妈也知道梁天特想演戏,就向导演推荐了下自己的儿子,看看能不能演个什么角色,大小无所谓。于是,梁天就得到了当时赖淑君导演的《春泥》里的一个角色,算是梁天的荧屏首秀。

但那之后,陆续的有人开始找梁天演一些角色。梁天就边在工厂上班,边跑剧组龙套。

这样不温不火的一直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梁天遇到了陈佩斯和他导演的电影《二子开店》。

当时是梁天通过同学关系,把他推荐给了导演王秉林,这位导演又征求了总导演陈佩斯的意见。

以前陈佩斯也没少到梁天家里去请教梁妈妈,梁天就跑前跑后的端茶倒水,特别热情。陈佩斯也因此对梁天印象比较深,觉得他演应该还可以。


很多年以后,陈佩斯应该庆幸自己当年的这个决定,成全了梁天,也因为梁天的“麻杆儿”让这部电影增色很多。

但在拍戏时,陈佩斯却不怎么省心。

因为梁天那时候还在工厂上班,经常因为那边的工作影响拍戏。气的陈佩斯在片场大骂:你这样一辈子就是个跑龙套的。

一句惊醒梦中人,那以后梁天很快的辞掉了工厂工作,踏踏实实的开始拍戏。

一年以后,梁天和葛优、张国立共同主演《顽主》,那是他第一次和葛优合作。那时候葛优、张国立他们三个人都算是新人,通过这部电影,三颗新星开始在电影行业慢慢的亮起来。

紧接着,葛优凭借着王朔、冯小刚编剧的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声名大振。梁天就找到王朔,直接说你看你都给葛优写了个那么好本子,您天天上我们家去,跟我哥梁左又这么熟悉,我天天请你们吃饭,怎么的也得给我也写一个吧。

口无遮拦的王朔并没有说别的,只说:

我给你也写一个,量身定做。

就有了后来的《海马歌舞厅》,当时这部剧算是火了,可里面的领班梁天并没有那么光彩夺目。

但是后来的《我爱我家》却让梁天再一次红遍了大江南北,这里面很大一部分也是王朔做为编剧,所以后面梁天估计就没再去质问王朔了。


可能是定位比较相似,都是走谐星的路数,梁天和葛优两个人也比较惺惺相惜。后来梁天、葛优和谢园还成立了一个公司,叫做北京好来西影视策划公司。

梁天是总经理,三个人制作并主演了公司里唯一的一部电影《天生胆小》。这也导致了梁天缺席了《我爱我家》的后80集的拍摄,让很多人至今觉得非常惋惜。

但《天生胆小》这部电影反响也很不错,梁天、葛优,谢园这三人后来被别人称为“戏剧三剑客”。有意思的是,尽管被称为三剑客,只有谢园获得了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而葛优和梁天,这次则没被大家接受,他们之前的“丑”已经深入人心了。

怎奈之后赶上了后来的影视市场不景气,对应的投资也越来越谨慎。只有葛优坚持着,搭上了后来的冯小刚的贺岁片的车,在演艺道路上越走越远。


谢园则继续回学校做老师。

梁天之前就预言了后十年将是这个行业“看脸”的时代,而他这种类型的演员戏路也越来越窄。而在《我爱我家》里,他觉得自己已经全部把自己呈现出来了。

慢慢的,梁天也就从台前退到了幕后,开始做制片人,导演。那会北京台有一个叫《法治进行时》的节目,揭秘各种的犯罪骗局,连续5年代的导演都是梁天。

还因为小时候的做饭和喜欢交朋友,开了一间“梁家菜”饭店。成为很多圈里人的聚点。

梁天的那张脸,对观众来说已经太深入人心,到如今还有很多人记得他。

不管做幕后工作也好,从商也罢,祝福他做的越来越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