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女更容易成为强暴受害者----又一女孩被滴滴司机强奸杀害

又一个女孩被滴滴司机强奸杀害,痛心疾首之余,我们要思考怎样的女孩会成为强暴受害者?歹徒会选择怎样的女孩下手?

强奸,是一种严重剧烈的攻击行为,伴随身体和性的双重攻击,先控制身体再进行暴力的性行为。那么歹徒会选择怎样的女孩下手?软弱的、好控制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女孩。

想起我的一段经历。那时刚毕业,在铁路医院工作,铁路上有两个出名的混混。

有一次在上班,一个混混调戏地问:你姓什么呀?我严肃认真地回答:我姓姨。不管他称呼我阿什么或小什么,都是阿姨或小姨,我都是他的长辈,呵呵。他识趣地走了。

从医院到单身宿舍,有一段小路。有一个晚上,我从医院回宿舍,看到那两个混混分别站立在小路的两旁,虎视眈眈。或许自带勇气吧,我昂首挺胸,高跟鞋踩得倍儿响,他们就这样看着我一路飘过去,什么也没有做。

而且从此以后,我没有再被骚扰。可悲的是,另一个漂亮女孩被其中一个混混强暴之后,成为了他的妻子。

乖乖女更容易成为强暴受害者----又一女孩被滴滴司机强奸杀害

如果一个女孩自带凛然不可侵犯的气场,歹徒认为这个女孩不好控制,而且强暴之后的后果是他无法承担的,所以不会选择下手。

从客观中立的角度说,起初,歹徒有强奸之意并无杀人之心,是一时冲动的激情犯罪。而乖乖女,从小被保护得太好,还以为这个社会是阳春白雪呢,严重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处事应对的能力,当她面临强暴时,不能做到机智逃脱,反而会垂死挣扎,甚至威胁说报警。听说报警,歹徒瞬间失去理智,顿起杀人之心。

而自带凛然不可侵犯气场的女孩,歹徒为什么不敢下手?为什么不敢承担强暴以后的后果?因为这样的女孩不仅会智力较量可能机智逃脱,而且会牢牢掌握他的特征,逃脱之后选择报案,他吃不了兜着走。

反问父母家人,你竭尽所能地宠爱你的孩子,这个社会会宠爱她吗?你竭尽所能地保护你的孩子,这个社会会保护她吗?你的孩子被你揉成了面团,你把这样一个面团扔入社会,她只有被任意揉捏和任意宰割的份啊。

从心理学的角度,这样的父母恰恰是社会的弱者或者从小苦大仇深,因为他们是社会的弱者,所以他们的生命能量不能拓展于外部世界,而人有价值取向的趋力,社会价值不能被认可,他们在家庭寻求价值最大化,无边无际地宠爱保护孩子。

因为他们小时候苦大仇深,不能让孩子再像他们小时候那样苦,千般万般地宠爱保护孩子。同时,他们宠爱保护的也是他们自己,即小时候的自己、年幼的自己。

乖乖女更容易成为强暴受害者----又一女孩被滴滴司机强奸杀害

再看,那些放养的、特立独行的、有视野、有格局的父母,他们不会宠爱保护孩子,只会适度地关心爱护,引导和培养孩子独自处事的应对能力,让孩子将来能够独行于世。

为什么说乖乖女更容易成为强迫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者?因为被过度宠爱保护,她们的心理成熟度低、承受挫折的能力差、独立处事的应对能力差。

在我的咨询案例中,有一个乖乖女爷爷肺炎去世,她和爷爷情感紧密,她是预防医学专业,知道爷爷是因为肺部感染细菌而去世,从此以后她产生强迫症状,极度害怕从解剖室或病人身上,带回细菌到自己身上到寝室,产生反复洗手、拖地的症状。

这样的女孩有一个共同的心理特征:极度害怕失去家人,也极度害怕家人失去自己,极度害怕死亡。因为她们心理上没有成长,她们和原生家庭没有分离,她们和原生家庭仍然是共生体。

另一个乖乖女,高二时,遭遇一个突发事件,她感觉被孤立,家人没能及时予以疏导以及寻求专业帮助,这个女孩最终抑郁休学。

精神分裂症的典型症状:幻觉和妄想。因为心理成熟度低、抗挫能力差、应对能力差,当她不能应对时,同学悄悄说话,她就会以为是不是议论自己,久而久之出现幻听,也可能出现被害妄想。

不仅女孩,男孩也一样。被宠爱保护的男孩也更容易成为强暴受害者、强迫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者。

请关注另一篇相关文章:河南23岁小伙活活饿死在自己家----宠爱,你所不知的深深伤痛

如有困惑,请发信息到公众号后台,48小时内解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