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远洋集团(03377.HK)发布2019年业绩公告。对远洋集团而言,2019年既是第四步发展战略的收官之年,同时也是第五步发展战略的起始之年。在2019年,远洋集团的销售规模再创新高,盈利能力不断提升,整个财务结构也随之优化。

伴随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全球经济受到严重冲击,房地产行业也不例外。为此,远洋集团一方面积极应对疫情,另一方面启动线上看房通道,涉及44个城市共75个项目。

销售额突破1300亿元 毛利稳步增长

进入白银时代,房地产行业的调控节奏不再是短周期,转而升级为长周期。在中央“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的要求下,房地产行业的调控仍以稳为主。其中,中央注重底线管理和预警管理,各地政府通过“一城一策”的方式,因城施策、分类指导。

尽管市场环境日趋严峻,但是继2018年首次跨入千亿阵营后,远洋集团在2019年的销售规模再上层楼。公告显示,截至2019 年12月31日,远洋集团(包含合营企业和联营公司)的协议销售额达到1300.30亿元,较2018年同期的1095.10亿元增长19%。在2019年,远洋集团的协议销售楼面面积为634.66万平方米,较2018 年的516.87万平方米增长23%。剔除车位销售,远洋集团的平均销售价格由2018年的每平方米2.29万元降至2019年的每平方米 2.17万元。

此外,在2019年,远洋集团竣工的总楼面面积和竣工的总可售楼面面积分别约为441.90万平方米和357.90万平方米,较2018年分别增加52%和41%。期内,远洋集团共购入34幅土地及3个成熟项目,总楼面面积及应占权益面积分别为450.80万平方米及244万平方米。从远洋集团的总土储量来看,可以满足未来3-4年的发展。


随着销售规模不断扩大,远洋集团的盈利能力有所提升。据悉,远洋集团在2019年实现营业额509.26亿元,同比增长23%;实现经营溢利(不包括投资物业公平值收益)105.02 亿元,同比增长14%;实现毛利102.22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毛利率为20%,与2018年持平。与此同时,远洋集团的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6.56亿元,核心利润为20.84亿元,每股基本溢利为0.349元。

盈利能力的增长,与土地成本不无关系。期内,远洋集团物业开发业务的平均土地成本(不包括车位)从2018年的6400元/平方米下降至5400元/平方米。为此,远洋集团表示,土地成本下降,主要是由于2019年有较多位于二线城市的项目结转,其对应的土地成本相对较低。

与此同时,物业开发业务的平均建筑成本也有所下降。与2018年的6300元/平方米相比,2019年降至5700元/平方米(不包括车位)。主要原因是2018年有较多高端项目结转,例如北京天著春秋、北京远洋LA VIE等。


来源:远洋集团2019年业绩公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