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男女》是李安的一鼓作气,他想在《推手》《喜宴》的良好开势上再绽放一节更高的芝麻花。可是,事与愿违,《饮食男女》在台北票房惨淡、批评声起,且在31届金马奖上只被提名了“最佳剧情”“最佳女配角”和“最佳原著剧本”,结果还颗粒无收。这让带着团队兴冲冲前去参加的李安意外受挫,尝到了“被修理的滋味”。柳暗花明的是,被称为“父亲三部曲”的《推手》《喜宴》《饮食男女》中,后挫力最强、豆瓣评分最高的却是——《饮食男女》。

《饮食男女》当电影的主题落实到人生的根本、人性的根本

为什么呢?我想,一个主要原因是:同样是以“父亲”为主角的家庭伦理片,《饮食男女》将故事放在了本土环境,讲述了更日常性的家庭人际关系,脉住了每个成员涌动着的情欲暗潮,细致而有张力、明线曲笔地写尽了每个人的“欲”在外因内因的种种“缚”中如何冲决而出。是这生命根本需要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得自由伸张,使更广泛的共鸣在观者心头响起。

《饮食男女》当电影的主题落实到人生的根本、人性的根本

《饮食男女》讲了父亲老朱跟三个女儿家珍、家倩、家明的故事。老朱是一个国厨,水平很高,他对女儿们的关怀与爱体现在了精心烹饪的美餐上,但她们在家庭之外的工作状况、感情状况,父亲一无所知。所以,当三女儿宣布怀孕、大女儿宣布要结婚的时候,他很错愕。女儿们呢?她们对父亲也几乎不了解。丧失了味觉的父亲,在做菜的时候有没有惶恐不安?他有没有孤独?需不需要倾诉?电影用分线索的方式分别延伸出去,将一家四口在家庭外的生活展现出来,原来竟是各有各的苦辣酸甜。

《饮食男女》当电影的主题落实到人生的根本、人性的根本

而这家庭外生活着的ta们,才是真实的ta们:家珍一贯严肃、不苟言笑,可体育课老师不经意的礼貌接近、学生造情书的几次假撩后,却引起过度反应,动了她翻江倒海、志在必嫁的春心;家倩最独立能干、聪慧可人,在一家航空公司上班,事业虽如意,爱情却飘摇无归宿,前男友告诉她,自己这次喜欢上的女人不一样,想要结婚了,她微笑祝福,转身离开,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家明在一家快餐店上班,听了常被考验、苦等店里好姐妹的男孩子的倾诉后,暗生情愫,两个人很快好上,她很快怀孕了,做了这个家庭的第一个脱单者;父亲老朱呢?在店里会喝得醉醺醺,与老温同怀念过去共叹现在,私下关心锦荣的女儿,常做好吃便当给她当午餐,可看不见的隐笔呢?他与锦荣竟然相爱了,以致在最后聚餐他借酒劲宣布时,大家都瞠目结舌。饶有意味的是,电影最后,锦荣竟然怀孕了,老朱恢复了味觉!

《饮食男女》当电影的主题落实到人生的根本、人性的根本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老朱与他的三个女儿,还有邻居锦荣和锦荣母亲——曾自认与老朱很有可能性的梁伯母,他们彼此熟悉、亲近,实际却互不了解、互不沟通,他们吃饭、聊天、工作,好像生活就是这样,决定性的因素却在生活流的底部——那暗在里时而平静、时而翻涌不息的“欲”是情节推进的决定性力量,而每一次质的推进,都是在“缚”中挣扎了很久的突然爆发、不得不爆发。这很有意思。三女儿突然宣布怀孕了,大家目瞪口呆,然后是适应;大女儿突然宣布结婚,大家纷纷意外,然后也是适应;最后的大炸弹是老朱突然宣布要与锦荣一起生活,大家惊诧且责备,然后也是适应。这“就是中国人的节奏——压抑到一个程度,然后突然爆发,之后,大家再重新找寻新的平衡点”吗?

《饮食男女》当电影的主题落实到人生的根本、人性的根本

我们每个人呢?心里的“欲”是人生进程的发动机吧?种种大大小小的“欲”——权欲、钱欲、情欲、名欲,以及这些“欲”们的二级三级单位——赏识欲、儿女成龙欲、父母安康欲、苗条欲……一“欲”一牵挂、一“欲”一枷锁,望“欲”实现就要冲“缚”的捆缠,于是,这行走人间的身影,就千姿百态起来,而这柴米油盐的人生,就多了许多色香味。如果,人人都超了凡脱了俗、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相,世界大概会如广寒宫般清寂无聊吧?那些耿耿于怀,那些念念不忘,那些拿得起放不下,还有那些鸡毛蒜皮、误会摩擦、甚至那些你欺我诈……都太俗了,一点不高大上,可是,这就是人生真实的滋味,一言难尽的、活着的滋味。

《饮食男女》当电影的主题落实到人生的根本、人性的根本

当电影的主题落实到人生的根本、人性的根本时,李安触摸到了“父亲”伦理外作为生命个体的形象,于是,他尊重并实现了一个老男人的情欲,并以一个他幸福生活、生命力恢复的结尾,作为自己对“中国父亲”的告别与祝福。此时,他真正走出了长久以来来自血缘父亲和文化父亲的影响焦虑,开始了自己往阔大深远处的“长”。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