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在吴金海主任带领下,科室已经成功开展ECMO治疗近30例,成功救治了多名濒危患者。吴金海主任再次组织科室人员反复讨论,认为可应用ECMO辅助治疗来帮助患者渡过难关。

几日前的深夜,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科(EICU)收治了一位暴发性心肌炎、多器官功能衰竭的29岁男性患者,一场生死急救随即展开。

患者入院时大量咳血,气促,心慌,烦躁不安。入院后患者病情继续加重,出现呼吸衰竭。急诊重症监护科吴金海主任立即带领医护团队为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但患者病情仍然危重,随时可能会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吴金海主任再次组织科室人员反复讨论,认为可应用ECMO辅助治疗来帮助患者渡过难关。家属同意后,急诊科ECMO团队立即为患者进行了VA-ECMO辅助生命支持。

6天,143小时,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ECMO团队又一次重启生命

历时6天,143个小时,医护人员日夜不间断守候在患者床旁,时刻关注着患者病情变化。期间ECMO治疗紧张有序:循环维护、精准抗凝、感染防治、镇静镇痛、营养支持、液体管理、酸碱平衡等等,每一个细微的环节都需要医护人员的精心调控与严密监测,每一项治疗方案的实施对于医护人员来说都如同游走在钢丝绳上,稍有不慎将满盘皆输。经过精心救治,患者病情逐步稳定,心功能改善,扩张的心室腔恢复至正常大小,肾功能改善,肺部炎症基本消退,逐步顺利撤去ECMO、CRRT、呼吸机。

6天,143小时,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ECMO团队又一次重启生命

今年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让“ECMO”作为救命神器变得家喻户晓。我院急诊科吴金海主任曾先后多次在省级医院进修学习ECMO技术。目前,在吴金海主任带领下,科室已经成功开展ECMO治疗近30例,成功救治了多名濒危患者。

ECMO对于患者,是每一次的心跳与呼吸,是生与死之间的桥梁;对于医护,是24小时寸步不离的救治与守候;对于医院,是新技术的挑战,是医护团队协作的典范,是急危重症医学水平不断进步的标志,更凝聚着技术、团队、爱心和希望。


作者丨刘斐(急诊科)

编辑丨朱珂珂

责任编辑丨刘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