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了白天疲惫不堪的工作,正与家人共度宝贵而美好的时光,突然接到急诊手术的通知,没啥说的,那就赶紧去吧。

来到医院后得知,患者是一位38岁的男子,突发剧烈头疼拨打120急诊入院,头部CT检查确认脑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通俗的来说也就是脑动脉血管鼓了个包,虽然这个包现在只是裂了一点缝,渗出少量血液,但是随着血压的波动,情绪的变化都会导致突然破裂,瞬间大量血液涌入颅内,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几乎没有抢救机会!所以这是个高危病人,不确定这颗“炸弹”啥时候突然爆炸!

现在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尽快把这个包给堵了,也就是进行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术。

该手术是介入手术里面风险、难度、花费、精确度等级最高的手术,需要3D功能的血管造影机、多功能监护仪等十余种设备配合,介入团队三个医生、三个护士、一个设备技师、一个麻醉医师共同完成。

各相关人员迅速到位后,作为上级主刀医师的我推开手术室的门,再次跟病人家属沟通时,偌大的等候大厅只有一个娇小萧瑟的身影。

为何如此性命攸关的大手术只有一个家属?经过询问才得知双方均是独生子女家庭,不敢告诉年迈的父母,只能她一个人前来看护,交待病情和手术的凶险后,她突然崩溃大哭:“医生,您一定要救好他啊,他是我和双方老人和两个幼儿的天啊,天塌了我们可咋办啊!” 听到这里,自己也不禁也热泪盈眶,是啊,作为男人,大家都是家里的天,但是作为医生,我们还有另一个角色,那就是拼尽全力保住他们的天,不让天崩塌下来!

回到手术室,大型血管造影机启动、麻醉机启动,护理团队消毒、铺手术巾,紧张有序,有条不紊。迅速穿刺大腿根部的动脉血管,插入导管在血管造影机监视下上行到颈部动脉内造影,脑血管3D成像下,清晰显示两侧大脑前动脉之间的那颗“炸弹”——直径不足3毫米的动脉瘤。操作一根长长的“塑料管”从大腿根部,一路越过很多弯道,在多个三叉路口不迷失方向,稳稳的进入颅内一个直径不足3毫米,也就是绿豆粒大小的囊腔的口部,稳、准、狠,这个可确实是个技术活!因为多进2毫米就可能让这个血包破裂——“炸弹爆炸”。

在大家的紧密配合下,经过80分钟的奋战,终于小心翼翼的将这个动脉瘤封堵,整个过程“惊心动魄”,但是“炸弹”却被完美摘除!手托着两家人的天,精神高度集中,身披厚厚的防辐射铅衣,此时的我们早已汗流浃背,几近虚脱!

专家解读

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对手术设备、医生的操作技术、心里素质、团队配合要求都非常高,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更何况这种操作是在身着36斤铅防护服的载荷下完成的,关键时候连自己的呼吸幅度也得调整平稳,接近80分钟的手术,对于我们介入医师来说,绝对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三天后,患者恢复很好,现在普通病房修养,很快就能出院回家,往后余生,他仍是他们两个家庭稳稳的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