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起知识产权纠纷案落下帷幕,《人再囧途之泰囧》对《人在囧途》片方武汉华旗构成不当竞争,电影发行方光线传媒、徐峥被判共同赔偿片方经济损失500万。

这俩片子竟然不是出自同一家公司?很多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人在囧途》的主演徐峥看到这部片口碑不错,但票房潜力没被挖掘,便自己另立门户找光线影业又弄了一个《人再囧途之泰囧》,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我们这是《人在囧途》的续集。甚至《泰囧》豆瓣条目的“别名”一栏还写着《人在囧途2》。

对于光线传媒来说,《泰囧》创下了12.6亿元的票房纪录,为其带来了近4.2亿元的票房收入,赔个区区500万无伤大雅。而对于徐峥本人来说,赔款也不亏,因为《人在囧途》系列已经成为了他的一个标签。他成功地借用了《人在囧途》的良好口碑,即便不看介绍,不看海报,不看预告片,看到《人再囧途之泰囧》这个片名就会有许多观众买票入场。

《人再囧途之泰囧》的成功之处还在于电影情节十分贴近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在网络的伪装下人们渐渐迷失了自我,又能有几人像片中的牛耿那样保持着那份单纯和善良,乐观又积极?这是一部发人深省的喜剧,笑料百出,且回味无穷。李成功和牛耿,看似强弱分明的两个人,但现实的映照下却是大相径庭。本着“人间自有真情在”的原则,看似一出荒诞喜剧,实际是一出现实版拷问良心的教育大戏。

后来的《港囧》虽然在票房上无意外超越前作,但在口碑值和票房的开创性意义上,其实都不如《泰囧》。网友的负面评价直指影片表演浮夸、笑料并不高级,对婚姻和爱情的探讨也流于表面,但这并不影响它拿下高票房。

之前都是徐峥和王宝强搭档,而《港囧》换成了包贝尔,大家的质疑声还是蛮大的。徐峥在后来的采访中也表示“如果有有机会再拍一遍港囧的话,会考虑把包贝尔这个角色去掉”。

为什么《人在囧途》告《人再囧途之泰囧》不用“侵权”、“盗版”这样的字眼?因为它本身就陷入了抄袭风波。“囧系列”开山之作《人在囧途》疑似抄袭了美国一代“金牌编剧”约翰•休斯自编自导的代表作《飞机、火车和汽车》。

《人在囧途》与《泰囧》基本上都有对其他影片“结构性抄袭”的嫌疑,而这种抄袭嫌疑是遍布影片的各个方面的:结构、主题、具体细节甚至是海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