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车/车议

近日,吉利旗下一款极具未来科技感的车型在四方湖艺术园区完成首秀,它就是吉利icon,以BMA基础模块化架构打造的第二款SUV,极具未来科技感的造型。

亿车君了解到吉利icon作为一款还原度高达90%的概念车量产SUV,无论是将设计语言与科技、功能化高度融合,让想象成为现实,还是从概念想象到最终量产落地,都体现着吉利强大的技术和研发体系化的实力。

从CONCEPT ICON概念车到吉利icon,对工程设计、开发成本都造车很大的困难,这里简单分享icon诞生背后设计上的三个小故事。解密为了高度还原概念车,吉利icon工程师和设计师紧密合作,不计成本,不惜代价所作出的努力。

前卫的改变源自不懈的努力

CONCEPT ICON概念车前保格栅造型开孔面积比一般车型均要小。设计之初,为了保证icon造型概念设计延续家族回字形的特征,工程团队遇到了诸多问题:格栅外凸不满足要求、格栅进气面积只有10%,无法满足发动机的散热需求、格栅强度不够、格栅装饰件无法装配。

如果只照顾功能性,带来的结果就是造型面目全非。如何保证概念车的造型,让吉利工程师头疼,很明显,仅仅靠着工程师的一些经验值来判断,是完全不够使用的,要做一个完美的前保以及格栅,那么必定要下苦工。

想方设法保造型是首要标准。于是工程团队开始采取精细分析,横向对标,经过2轮分析取消自适应巡航雷达钣金支架,并与供应商进行多轮的技术交流,最终取消了ACC支架,保证了ACC功能;3轮的CFD散热分析,找出我们可以满足发动机散热需求的最小值,10轮的格栅CAE强度分析以及2轮的RP件验证,找出满足格栅强度的最小值。

造型团队经过7轮的更改分块形式,5mm范围内的调整前保,3轮的油泥模型洗削验证,多轮的领导评审,终于,造型与工程团队的默契配合和不断尝试让大家看到高度还原概念设计的icon。

还原概念车其实不简单

马蓉是吉利icon的外形主导设计师,为了还原概念车外观设计的极简和一体性,icon后创新式的采用后雨刮采用隐藏式设计,将雨刮布置在后背门上部。这无非给工程团队带来一个巨大的问题,短薄的尾翼意味着工程团队需要将雨刮隐藏起来的空间更小,基于目前所有国内主集厂的工作经验来看,目前市场所有SUV中,没有出现一个将雨刮布置在后背门上部的车型。

起初,设计师马蓉的设计其实是遭到了工程设计团队的一致反对,设计师坚持认为不能一味为了功能性而妥协设计,让原本在概念车中很好的创新元素在量产中妥协。设计团队和工程团队经过10多轮的讨论方案,玻璃密封面空间不足、雨刮洗涤管无法装配、雨刮运动极限位置干涉等问题摆在眼前,让工程师们在布置隐藏雨刮的道路上感到更加的艰辛。

面临着这些问题,吉利设计师和工程师集结各供应商、造型、车身专家等进行多次会议讨论,从设计、工程工艺、供应商整合等各个方面着手,终于在第23/24/25次讨论会上, icon 终于做到比路虎极光、雷克萨斯等车更隐藏的雨刮。保证ICON的造型 从后面看起来,整体造型干净利落、极简主义。Icon也成为市场中唯一一个后隐藏式雨刮的SUV。

工程再困难,也一切要服从设计,这是吉利icon概念还原量产的产品哲学。

精致内饰,双屏、悬浮屏设计

CONCEPT ICON概念车内饰采用悬浮屏设计,传统车型的仪表、中控屏幕都是有帽檐的设计结构为了解决反光问题,即使是全新一代的奔驰连体双屏也设计了仪表罩的结构。

CONCEPT ICON概念车悬浮屏造型新颖独特简约,实现量产最大的问题是会反光。想要不通过遮光的方式解决仪表反光问题,就要从屏幕的光学原理上下功夫。吉利icon工程师联合屏幕供应商讨论工程化方案,同时经过总布置、电器、内饰工程师10余名专业工程师合作,进行了10轮反光炫目数据校核与10轮实车评审,最终选用了在屏幕实施AG处理工艺,反射率可以达到6%以下,而行业普遍达成在7%左右,确保了在各个使用场景下悬浮屏都可以不受光源影响,清晰显示。

亿车君有话说

从概念车到量产的过程,是一项系统性、全局性的工程,是考验一家车企对新工艺、新技术、供应商整合能力以及先进研发能力的具体体现。亿车君认为吉利icon的推出标志着吉利SUV家族呈现品类全、系列化、精品化发展趋势,是对吉利SUV家族新一代产品序列的探索。也为消费者提供更个性化、多元化的选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