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以“聚焦地月空间,探索太空经济新时代”为主题的院士访谈环节,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乐嘉陵院士、一院余梦伦院士、“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邓中翰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方岱宁院士、浙江大学杨华勇院士、五院周志成院士,分别从各自专业角度,畅谈了发展地月空间的战略意义,对经济、科技和国家安全的带动作用,相关设想以及技术需求与挑战。另有12名院士、专家学者作大会报告,内容涉及人工智能芯片的未来、国外高超声速飞行器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我国新一代载人火箭结构轻质化技术创新、面向航天产品的数字孪生关键技术及应用、吸气式高超声速技术深化研究、航天产品新一代制造技术、运载火箭自主飞行技术、商业航天发展、月球探测技术发展展望、人工智能航天领域应用思考、高性能碳纤维在航天领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智能时代的航天伺服技术发展方向。

地球-月球“经济区”何时开?院士专家给出了时间表

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科技委成立40周年之际,10月30日,一院科技委首届科技年会暨2019年CALT论坛在京举行,多位院士、专家学者围绕“拥抱航天新时代、发展航天新经济”主题,聚焦地月空间、智能航天、商业航天、新型能源、先进技术等方向,开展交流研讨,推动航天高质量发展。

地球-月球“经济区”何时开?院士专家给出了时间表

“未来我国地月空间的经济总产值潜力巨大。”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包为民院士作《关于开发地月空间的若干思考》报告。他表示,在巨大的经济效益面前,我国要开展高可靠、低成本、航班化的进出空间运输系统研究,力争在2030年完成基础问题研究,突破关键技术;2040年建成高可靠、低成本、航班化的航天运输系统;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地月空间经济区。

地球-月球“经济区”何时开?院士专家给出了时间表

另有12名院士、专家学者作大会报告,内容涉及人工智能芯片的未来、国外高超声速飞行器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我国新一代载人火箭结构轻质化技术创新、面向航天产品的数字孪生关键技术及应用、吸气式高超声速技术深化研究、航天产品新一代制造技术、运载火箭自主飞行技术、商业航天发展、月球探测技术发展展望、人工智能航天领域应用思考、高性能碳纤维在航天领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智能时代的航天伺服技术发展方向。

在以“聚焦地月空间,探索太空经济新时代”为主题的院士访谈环节,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乐嘉陵院士、一院余梦伦院士、“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邓中翰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方岱宁院士、浙江大学杨华勇院士、五院周志成院士,分别从各自专业角度,畅谈了发展地月空间的战略意义,对经济、科技和国家安全的带动作用,相关设想以及技术需求与挑战。

地球-月球“经济区”何时开?院士专家给出了时间表

乐嘉陵对先进航天技术提出了畅想;余梦伦希望业界在轻质化、先进推进技术和先进构型等方面继续努力;邓中翰表示,未来将进入通讯航天时代,航天事业大有可为;方岱宁认为,载人飞行器必须向材料结构一体化、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制造一体化不断迈进;杨华勇建议,航天事业要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结合;周志成表示,要在降低成本、空间资源开发等领域多下功夫。

据了解,会议还设有航天运输、新能源、发射与特种车、智能与自主系统、计量检测、信息集成、先进制造、控制与软件、仿真与虚拟试验、新型动力10个分论坛,致力于搭建航天领域特色鲜明、创新融合的高端学术平台。

文/陈立 刘岩

编辑/杨成 高一鸣

校对/林佳昕

监制/黄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