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剥削女性的工具:这是谬论!

作者:天道孔子

插图: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图


​1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曾经提到:婚姻的产生是为了男性更加方便地剥削和奴役女性。


我完全不赞同,我认为这是部分群体对于“嫁汉穿衣吃饭”这种规则失灵的一种泄愤之言。


为什么会有人觉得——婚姻是用来剥削女性的呢?这是因为:


生育劳动没有报酬,家务劳动没有价值,而这几乎都由女性独立完成的。人口生产供养人口存在的物质生产维持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但这两种生产所得却有云泥之别:前者被规定为没价值,后者可以按劳取酬。


以至于全职妈妈从事家庭劳动,会被嘲笑为寄生虫、没出息;在社会上打拼的劳动者,则有社会劳动法予以保护。


每个家庭为社会承担着养育人口,感情慰藉,照顾病老的功能。


事实上,完成这些功能的劳动基本上都是家庭主妇,却拿不到一分报酬,甚至会因生育影响参加社会生产劳动的权利,这就是问题所在。


但实际上,很多家庭中,丈夫承担了养家糊口的义务;换言之,丈夫的劳动所得其实有一半是属于妻子的,也就是说,丈夫为妻子的家庭付出进行了买单。不顾家的渣男除外,不做讨论。

婚姻是剥削女性的工具:这是谬论!


2


从大部分婚姻实况来说,婚姻是一场双赢,是一个组织的建立,为营造自己的小天地,夫妻二人并肩作战,共同养育子女,积累财富,这是一个团体合作模式。


有很多女性会说,我选择不婚,因为要保障我的权利—可以继续工作赚钱。不用生儿育女,这样就不用承担无报酬的人口养育工作,但到了老年,你会过得很惨。


中国的养老机制主要还是依赖于子女,不管你有没有钱,这是国情使然。


还有的女性说,我不结婚但想要个孩子,此种境况也很惨。因为独自养育孩子,承担的风险会更大,这也是很多美国单身母亲无论如何也翻不了身的原因。


我们得承认男性的力量,在某些方面,男性的确占有一定优秀。从社会劳动报酬所得来看,男性拿到的报酬多数是高于女性的。


但女性持家的能力却是超越男性的,各自都有优势,所以分工合作才是明智之举


如今,社会发展如此高速,女性成为了微商界的新生力量,大有碾压男性之势。婚后已生育的女性,并不局限于在家带娃,也一样可以为家庭创造劳动价值,如果有老人帮衬,重返职场十分常见。

婚姻是剥削女性的工具:这是谬论!


3


前同事雅文,生了三个宝宝,一样在职场厮杀,工作干得相当出色,被老板连着提拔两次。换了大四居的跃层,代步车一人一辆,小日子过的红红火火,丝毫不因结婚生子而降低质量,反而越来越有奔头。


当然,前提是家里有人帮忙带娃,夫妻一起努力才是强强联合。


认为婚姻就是剥削女性的工具的这种观点,其实还是自己不够强大,在婚姻中受尽委屈却不能勇于反抗,而导致的一种不满。


过早放弃自己导致被歧视、被欺压,这是弱肉强食规律,你在哪一个国家都是如此。

有一种女人,不管她嫁的是建筑工人还是国会议员,她都有能力让自己过得幸福。成为这样的人生强者,其实你也可以。


不管你有没有结婚,其实生命中真正需要强大的,不是你的外壳,而是你的心!


乡村农妇也能活的云淡风轻,恬淡静谧,是否被剥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步入婚姻,有了可爱的儿女,有了奋斗的动力,有了丈夫的体贴和关爱,这是一场获得而不是失去。


有人说婚姻可以加速女性的衰老,那我想说,那些选择不婚的女性一样扛不住岁月的洗礼,生命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从未有一丝偏颇。


我倒认为,婚姻是加速女性成长的助推剂,正是婚姻的组建,才让女性获得了力量。


老人和小孩的依赖,令女性变得坚而不催,面对挫折反而会义无反顾,从而诞生出新时代的优秀女性。


不放弃自己,谁也没法剥削你,这是千古恒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