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畫事用筆,不外點、線、面三者,然線實由點連接而成,面亦由點擴大而得,所謂積點成線,擴點成面是也。畫大寫意之水墨畫,如書家之寫大字,執筆宜稍高,運筆須懸腕,利用全身之體力、臂力、腕力,才能得寫意之氣勢與物體之神態。

來源 中國藝術家

制筆之毫料,有柔軟強健之不同,初學畫者,從羊毫入手力量宜。羊毫細而柔軟,含水量強。筆鋒出水慢,運用枯墨溼墨,有其特長。作畫時,調用水墨顏色,變化複雜,非它筆所及。紫毫、鹿毫、獾毫強勁,含水量稍弱,筆鋒出水快,調水墨顏色較單純,學者可依各人習性與畫種等諸關係,選擇其適宜者應用之可耳。

潘天壽 江洲夜泊

畫大寫意之水墨畫,如書家之寫大字,執筆宜稍高,運筆須懸腕,利用全身之體力、臂力、腕力,才能得寫意之氣勢與物體之神態。 作功細繪畫之執筆、運筆與小正楷同。

潘天壽 花鳥

畫事用筆,不外點、線、面三者,然線實由點連接而成,面亦由點擴大而得,所謂積點成線,擴點成面是也。苦瓜和尚雲:“畫法立立於一畫”。一畫者,一筆也。即萬有之筆,始於一筆也,蓋吾國繪畫,以線爲基礎,故畫法以一畫爲始也,然而點卻系最原始之一筆,因線與面實由點擴積而得也。故點爲一畫一面之母。

潘天壽 墨竹圖 水墨紙本 鏡心

畫事起於一點,雖體積細小,須慎重考慮,嚴肅下筆,使在畫面上增一點不得,少一點不得,乃佳。作點作線,大筆要圓渾沉着,細筆要純實輕快,故大筆筆頭宜於短胖,如羊毫之“玉荀”是也,細筆筆頭宜於尖瘦,如兔毫中之“衣紋”、“葉筋”筆是也。

潘天壽 秋意

苦瓜和尚極善用點。有風雪睛雨四時得宜點,有正反陰陽襯貼點,有夾水夾墨一氣混雜點,有含苞、藻絲、纓絡、連牽點,有空空闊闊乾燥無味點,有有墨無墨飛白如煙點,有如膠似漆邋遢透明點,以及 沒天沒地當頭陽面點,有千巖萬壑明淨一點,詳矣。然尚有點上積點法,未曾道及,恐系遺漏耳。

點上積點之法,可約爲三種:一、醒目點,二、糊塗點,三.錯雜紛亂點。此三種點法,工於積墨者,自能知之。

潘天壽 戰地黃花分外香

吾國繪畫,每以筆線爲骨架,故以線爲骨,骨須有骨氣,骨之氣也。以此爲表達對象內心生氣動力之基礎。故愛賓雲:骨氣形似,皆本乎立意,而歸於用筆。

筆不能離墨,離墨則 無筆。墨不能離筆,離筆則無墨。故筆在才能墨在,墨在才能筆在。蓋筆墨兩者相依則爲用,相離則俱毀。

老鷲 潘天壽紀念館藏品

繪畫以表現之技法,不外點線面三者。中國繪畫,以線爲主,點爲次,面爲末。歐西畫以面爲主,點爲次,線爲末,兩者恰成相反,而各成其風格意趣。

潘天壽 訪荷浪踏翻

執筆以撥鐙法爲量妥,指實掌虛,由肩而臂,由臂而腕,由腕而指,由指而運於筆鋒,則全身之力,可由筆鋒而達於紙矣。運筆要點與點相連,畫與畫(劃)相連。點與點連得密些。即爲積點成線,積點成面之理。點與點連得疏些,整整斜斜,繽紛歷亂,遠近相應,疏密相顧,而求一氣。

潘天壽 水禽圖

線與線連得密些。即成爲線上相接之長線或線線相碰之密線。線與線離得疏些,如下棋落子,聲東擊西。不相干而相干,縱橫錯雜,完成整體。使畫面上之點點線線,一氣呵成,全面之氣勢節奏無不在其中矣。氣勢節奏在其中,而氣韻也自然成矣。畫中兩線相接,不在線接而在氣接,換言之即兩線不接之接。兩線相讓,須在讓而不讓,不讓而讓,古人書法中常有擔夫爭道之喻,可以休會。

潘天壽 花鳥畫

用筆須在凝練中求暢快,暢快中求凝練,此可與書法中屋漏痕、折釵股,二語互相參證。

潘天壽 松鷹 1948年作

溼筆取韻,枯筆取勢,然太溼則無筆,太枯則無墨;筆有誤筆,墨有誤墨,其至趣不在天才工力間。作線最忌信筆,信筆者即隨筆滑去之筆也。既無所謂落筆,亦無所謂收筆,自然不會理解,無垂不縮,無往不復之意趣。

與之言:“入木三分”,“積點求線之理,可謂對癡之說夢矣。以顫筆作書畫。雖非鄭重純實之語,然勝於信筆多矣。執筆須平直,筆鋒須圓尖,以圓鋒直下,着於紙面上,所成之線與點,即是圓筆中鋒矣。

齊白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