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可能不少对科研有兴趣的同学都在朋友圈里看到了这样一条消息:

文章大致意思就是说爱思唯尔和Sci-hub已经达成了和解,承认其合法地位;

爱思唯尔旗下的期刊以后可以在Sci-hub上自由检索并全文下载,前者甚至有收购后者的计划。

我朋友圈里一些高校老师也转发了这条消息,基本都加上了“喜大普奔”“终于等到这一天”的评语。

陈大夫看到这条消息时的心情是极为懵逼的,感叹自己真的是活久见,老鼠都要给猫当伴娘了.......

熟悉爱思唯尔和Sci-hub之间恩恩怨怨的朋友可能都知道,它俩之间可谓是血海深仇。

打个比方,它俩的关系就有点像是长征时期的国民党和红军。

由于2011年成立的Sci-hub直接动到了全球最大学术出版商爱思唯尔(Elsevier)的蛋糕,这些年遭遇了Elsevier为首的国际学术出版垄断集团各种围剿。

Elsevier超过97%的论文能够在Sci-Hub上免费获取,而他们还打算靠这些别人的智力成果找全世界的大学、科研机构要高价的。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Elsevier为何把Sci-Hub视为眼中钉了。

就好像只要践行“打土豪,分田地”理念的红军还存在一天,南京的蒋公就一夜无法安寝一样;

Sci-Hub网站以及它所代表的 “知识开放”“科研信息属于全人类”的理念存在一天,爱思唯尔、斯普林格等学术垄断巨头就一天不能安心躺着数钱。

随着这些国际学术出版垄断集团年复一年的加价,他们的版权政策越来越成为全世界科研行业背不动的沉重负担。

2018年,Elsevier的年收入达到25亿英镑,利润率高达37%。

“毫无疑问,现在的科学期刊价格如此之高,以至于没有任何一所大学,不论加州大学还是哈佛大学,任何一所大学都承担不起这种订阅费用。”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图书馆负责人,Jeffrey MacKie-Mason 表示。

2019年年初起,美国最大的单一学术机构——加州大学系统(UC),以及瑞典、德国、挪威、匈牙利的所有大学,与Elsevier的谈判纷纷破裂,越来越多的主流学术机构开始向这种不公正不合理的版权付费墙说“NO”。

中国用户占sci-hub下载量的16%,全球第一


从2015年开始,几乎每隔几个月Sci-Hub都会收到一份法院传票,起诉方不是Elsevier本尊就是它的同盟者、利益相关方:

2017年, Elsevier向法院提交了Sci-Hub和LibGen非法提供的100篇文章清单,要求法院提供永久性的强制令,并索赔1500万美元。

6月21日,在被告缺席的情况下,纽约州美国地方法院裁定Elsevier胜诉。

2017年11月6日,法院判决Sci-Hub赔偿ACS 480万美元,并封杀了sci-hub.org的服务器和域名。

Alexandra Elbakyan


Sci-Hub的创始人:哈萨克斯坦女孩 Alexandra Elbakyan 是一位极为硬核的理想主义者。

由于这一系列的法律诉讼,她的Paypal账户被关停,本人不得不多年呆在鸟不拉屎的哈萨克斯坦不能出国(出国就可能被抓);

尽管如此,面对垄断巨头们的刻骨仇恨和重重围剿,她表现出了值得敬佩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在接受 The Scientist 采访时她表示,不打算 支付损害赔偿金,Sci-Hub不会消失,有本事你来阿拉木图抓我。

虽然主域名sci-hub.org在全球范围内被封杀,但 sci-hub.tw、sci-hub.se、sci-hub.fun 等子网站层出不穷,像打地鼠游戏一样一个封掉又来一个,一直在坚持和巨头们打着游击战。

正是因为这些事实,我看到上面那条消息时的惊讶程度,不亚于当年的地下党员突然听说国共合作了......

但这仅仅是我们的一个美好的梦而已。

清华大学化学系科协的官方公众号”清化科协“发文指出:

原来这条消息的来源,只是清化科协4月1日愚人节时发布的一条搞笑洋葱新闻。

(来源:清化科协)


为了区别故意,他们把Elsevier里的L写成了I,但好多人压根就没看出来;

文章中的Norman Minerva教授也并无其人,而是卡通漫画《约定的梦幻岛》中的人物。

Norman Minerva教授


但可能是这个玩笑开的太过逼真了,这篇文章被公众号”化学科讯“ 赤裸裸直接抄袭了;

文章的原作者,清华的Coniine老师本来并没怎么当回事,打算静静看着抄袭者丢人的;

但他没想到,圈内知名公众号”X格学术“又以讹传讹,未经必要的验证就拿这些信息整合成了上面那篇刷屏文。

这条推文发出不到两个小时,阅读量就达到了十万加,点赞数更是高达六七千。

眼见假消息以指数速度传播,原作者不得不站出来紧急辟谣:”学术出版商EIsevier承认Sci-hub的合法性“是愚人节假新闻,请周知。

(来源:清化科协)


虽然下午这篇推文就被发布者删除,但还有不少自媒体号抄了这条消息,到现在你在百度和谷歌里还都能搜到。

在帮原作者一起辟谣之余,我们还想让大家知道:Sci-hub现在还在全世界遭遇出版巨头的各种围剿,处境仍然极为艰难。

就在2019年4月2日,法国巴黎高等法院根据 Elsevier 和 Springer Nature 的起诉作出裁决,要求 Bouygues、Free、Orange 、 SFR 等全法所有主流 ISP 屏蔽 Sci-Hub 和 LibGen。

Alexandra Elbakyan 对结果表示失望,她认为屏蔽会产生一些影响,但不会太大,因为研究人员可以使用代理绕过屏蔽。

目前Sci-hub项目完全依靠用户的自愿捐助维持运营,而且由于持续多年被金融封锁,只能接受比特币的小额捐助。

虽然“sci-hub合法性被承认了”已经被证实是一场闹剧。

但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思考,也许每一条对他们的报道,每一次转发都会是对sci-hub的理念和价值观的传播,也可能会稍微改善他们的处境。

在这篇文章的最后,让我们再一次喊出sci-hub的口号:To remove all barriers in the way of science!

大学声,(collegesay)是一个以“为大学生发声”为宗旨的自媒体。

在这里你能看到中国大学生群体最关心的热门社会事件;最急需的学业生活资讯;全国各高校学生维权报道;以及独家的大学声调查报告.......

我们愿尽一切努力为大学生发声,帮大学生维权,伴大学生成长,与你一起不断进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