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奥斯曼帝国发起了对拜占庭帝国最终的攻击,在整个欧洲史上,似乎没有哪一个城市能与君士坦丁堡相媲美。当时的拜占庭帝国,不得不派出使臣向罗马天主教求救,但由于当时欧洲基督教的分裂和懦弱,他们对于属于自己文明圈的君士坦丁堡置之不理。

1453年,这场改变世界历史的攻城战打响了。奥斯曼帝国发起了对拜占庭帝国最终的攻击,在整个欧洲史上,似乎没有哪一个城市能与君士坦丁堡相媲美。

它本是一个古老的城市,在希腊文明时期,就是希腊人在小亚细亚的一个殖民城邦,独立于黑海之滨,拜占庭是它的拉丁名字。

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在此重新建立新罗马的首都,并将自己的名字命名。


 

此后不久,罗马分裂为东西两个部分,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而君士坦丁堡作为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延续了整个罗马帝国的生命,并保持了八百年的时光。随着帝国的发展,这个城市变得荣耀富裕并走过的衰落最终的旅程。其实不论何时,君士坦丁堡都是当时世界贸易的中转站,是连接欧亚的桥梁,更是欧洲的重要门户,但也正是因为它重要的战略位置,使得拜占庭帝国经常遭受外敌侵扰。

这个极其强盛的国家,最终只缩小到了君士坦丁堡的周围成为了一个城邦。

阿拉伯帝国的征服与君士坦丁堡的坚守

其实在很多年以来,伊斯兰教徒凭借自己的信仰,一直想要征服基督教文明。而君士坦丁堡则是始终屹立于伊斯兰进攻方向的主要堡垒。在公元七世纪,伊斯兰教就企图将这座城市从基督教徒的手中夺走,只是当时先知穆罕默德二世死在了这次战役当中。

此后的半个世纪里,阿拉伯帝国在拜占庭的手中夺取西亚,北非,小亚西亚的大片领土,并建立了横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


 

但是拜占庭一直保持着相对独立,并且起到为欧洲抵挡阿拉伯帝国进攻的角色,只是这一帝国的范围不断缩小,在当时似乎所有的地方都被阿拉伯帝国所征服,但是这个来自于西方的古老帝国,依然屹立于小亚细亚到11世纪。征服拜占庭帝国的并非一直是他们斗争主要对象的阿拉伯人,而是从东方迁移而来的塞尔柱突厥人,但在这之前拜占庭还遭受了重大打击。

十字军致使拜占庭灭国

由于西方的十字军东征,军事苗头从表面上的阿拉伯最终转向了东地中海沿岸的各个地区,其中,包括拜占庭帝国。甚至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时,拜占庭被灭,建立拉丁帝国。50年以后,拜占庭帝国复国,拜占庭之所以被与自己文明同出一源的西方十字军东征所灭,其主要原因是双方互不待见,他们各自都不喜欢对方的语言,宗教,政治和生活方式,并彼此嫉妒,同时又有权力争夺。


 

而且十字军的残忍丝毫不亚于拜占庭帝国长期以来对抗的阿拉伯人和塞尔柱突厥人,他们同样进行掠夺屠杀,把自己也信奉的神圣物品随意丢弃,而且十字军东征还放火烧了君士坦丁堡藏书图书馆以消灭异端邪说。

这座城市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无法复往日风采,最终在1453年,穆斯林再一次进攻拜占庭帝国,这个只有一座城市的帝国,再也无力抵抗塞尔柱突厥人的入侵,而欧洲最终也失去了宗教堡垒。

君士坦丁最终的陷落

当时奥斯曼帝国的首领热切的希望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征服者的角色,被后人铭记,并希望自己能够完成无数先人未竟的事业,但他也知道君士坦丁堡绝非普通城市,多少年来高大厚重的城墙,阻挡了一波又一波的进攻者。它是世界上最好的堡垒有两层,并且用坚硬的石料构筑而成,绵延数十里,固若金汤。


 

穆罕默德二世并没有采取强攻的方式。

一方面寻求堡垒的漏洞,另一方面与拜占庭最后的皇帝签订条约,玩文字游戏给其造成一种幻想,就是提供大量黄金可以换得和平,但这仅仅是假象。

在1451,穆罕默德二世切断了君士坦丁堡的食物供给,并只用了四个月的时间,迫使座城市,最终投降。

当时的拜占庭帝国,不得不派出使臣向罗马天主教求救,但由于当时欧洲基督教的分裂和懦弱,他们对于属于自己文明圈的君士坦丁堡置之不理。末代皇帝康斯坦丁,不得不向苏丹送更多的礼和黄金,但是穆罕默德想要的是这座城市,而并非随手就可以获得的黄金,最终在四个月以后,城中弹尽粮绝,

穆罕默德下令十万精兵强攻君士坦丁堡,之后这座城市的名字就改为伊斯坦布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