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美了!是被滋养的感受,从声音的听觉到音乐对你每一个细胞的碰撞。”

■马晓晖做客“大家说”

上周,继俞丽拿、尔冬强、黄英之后,著名二胡演奏家、跨界艺术领军人物马晓晖做客“大家说”文化艺术沙龙。她用二胡带领大家环游世界,更用音乐带领现场观众走入自己的心灵花园。

现场,一位刚刚失去工作面临失业的女性听众被感动得留下热泪,她感谢音乐带给她的释怀和安慰。

用音乐融化心灵

尽管马晓晖无数次出现在舞台上,为大家 带来美妙的音乐享受,但这一次,似乎有所不同。

和马晓晖同时亮相的是美国心理学博士提姆•凯利,也是她的知音。两人和大家分享了音乐在生活中带给人的力量。

■马晓晖和提姆•凯利

说起两人跨界合作的缘起,还要回溯到2006年,热爱音乐并热爱中国文化的提姆•凯利教授在美国听了马晓晖的一场巡演。在那之前,他根本不知道有二胡这件乐器,但马晓晖的琴声让他感动得热泪盈眶。

提姆•凯利教授说:“二胡在她手上,可以融化世界上最寒冷的心。音乐能够钻进你的心灵深处那么深,然后融化你、感动你,这份感动有时候你甚至不知道为什么,这就是音乐的魅力!”从此他深深爱上了二胡,有种知音的感觉。“有时候甚至怀疑自己,是否前世就是中国人?”

2008年,他们首创了“⼆胡与心理 ——音乐融化心灵”赏析讲座⾳乐会,一把二胡一把吉他,用音乐和心灵对话。

马晓晖说,首场活动2008年在加州的帕萨迪纳的亚洲博物馆举行,当时该市市长也来了。“当初我还有点担心,一个演奏音乐一个讲心理学,这个效果不知道怎么样,但首场就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大家觉得这个形式非常好,不仅是演奏形式好,对于每个在场的人,都有心灵的引领,感觉非常好。”

在音乐里安静下来

现场,当马晓晖演奏《茉莉花》和《空山鸟语》时,提姆•凯利教授建议大家闭上眼睛感受,在音乐里深呼吸,让自己安静下来,感受自己的心灵花园。

■马晓晖和提姆•凯利

有观众体会到了被音乐滋养的感受,以及音乐对每个细胞的碰撞。还有位观众形容,那是一种非常轻松的,鸟语花香的感觉,让人飘飘欲仙。

提姆•凯利教授说,他崇拜的一位著名心理学家经常跟大家分享一种高峰极致体验,“这种体验生活当中其实并不是很多的。什么叫做高峰极致体验?就是它触动你,然后钻进你的心里,当你感受这种感觉的时候,不仅仅是美妙,它让你重生、让你成长、让你有变化。夕阳的美好、爱情的美好,等等,这些都可以让人感受到这种极致的体验,此外,还有音乐。这是一个非常美妙的生命的礼物和祝福。”

■马晓晖与主持人夏磊

一位即将升高三的学生当天也来到了现场,她说,本来是约了同学一起来的,但其它同学都因为补课而爽约了。马晓晖问她,是何种力量使你放弃补课来到这里?这位延安中学的准高三学生毫不迟疑地说:因为我爱音乐!想寻找用音乐治愈心灵的方法。

用二胡在全世界传播中国文化

一个有趣的事情是,马晓辉刚开始学琴的时候,二胡这件乐器并不被人看好。“但现在大家都说,拉二胡拉对了。三⼗年河东,三⼗年河⻄。越来越多人发现了二胡的魅力。”

二胡被西方人称作“中国的小提琴”。在马晓晖看来,二胡是最擅长表达中国人情感的乐器。它是充满灵性的,充满中国的智慧。

■马晓晖

2000年,作为上海民族乐团的二胡首席,马晓晖受邀与著名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合作,为李安的电影《卧虎藏龙》录音,《卧虎藏龙》的电影原声最终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

马晓晖说,“片中二胡与大提琴的对话,表达的是男女之间的爱情,也表达了中国阴阳的智慧。大提琴的声音就像山、像树、像河流,而二胡的声音就像一只自由的小鸟,有一些伤感、有一些无奈、有一些痴情。”

从1997年开始,马晓晖带着一把二胡,去往欧、美、亚、非近百个国家,举办了一千余场个人独奏音乐会和讲学。2003年,她首创和发起了“二胡与世界握手”全球个⼈巡回赏析音乐会。她和世界各地的乐团以及演奏家合作,用二胡与小提琴、钢琴、竖琴、西班牙吉他对话。为了让国内外听众走近二胡,她还大胆拓展了表演形式。

马晓晖一直在思考着,如何以二胡为使者,在全世界传播中国文化。她说:“我们常常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但民族文化要真正被世界接受,并且对世界产生影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我们必须要对多元文化有深刻的了解,需要有胸怀,同时也对我们自己的文化、音乐和手中的乐器,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这叫做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在了解对方,了解自己的情况下,找到共鸣点。这个共鸣点是什么?当你找到了人类的共性,比如都渴望爱与被爱的感觉,都对美对大自然充满了向往,都希望和平,找到这个共性上,我们的跨界就可以达到无界的境界。”

《大家说》简介:

文化论坛《大家说》由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和中共闵行区委宣传部主办,上海国际文化学会、上海市莘庄工业区、俞丽拿小提琴艺术基金和IF如果创意园共同承办,每月举办一次,旨在释放海上人文之璀璨,展现文艺界思想之锋芒,让民众共享文艺之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