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虽然现在禁区的边界并没有发生改变,只是再也不是原来的样子了,人们只是被迫离开这里,而大自然在随意的发展着,荒野再加上废弃的建筑,给人一种仿佛是世界末日的感觉,考察队伍进入到一个红树林的地方收集样本,这里是一个隔离区热点,因为1986年的风向,所以,这里受到了放射性物质的冲击,而在森林当中,这里的剂量读数更是达到了35,与外却池的剂量相比更是60倍之高,即便他们身着防护服,此地也不能再多待了。三十年过去了,被排离掉禁区之外的人们,已经有了新的生活,只希望当年的事故不要再继续发生。

在1986年的4月,凌晨1时,工程师切断了切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中,部份系统的电源,而这仅仅只是为了进行一个测试,用于了解在停电之后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只是,工程师们其实现在还不知道,反应堆在此时已经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下了。

被切断的电源已经减缓了冷却水进入至反应堆的速度,更少的水直接变成了水蒸汽,在其中内部压力已经形成,而当人们意识到情况不对时,再试图关闭反应堆其实已经晚了。
蒸汽爆炸将反应堆的盖子已经给推开了,而堆芯更是直接暴露到了空气当中,在空气当中所引发的大火更是直接持续了十天,一团反射性的灰尘飘散到了欧洲各个地方。

这些滚滚浓烟无疑是致命的,第一批救援人员冲了进来,当时的辐射泄漏已经非常的严重,不少人被确诊患有急性辐射疾病,而这28人在几个月之后全部死亡,还有19人也在后续慢慢的病死了。到了1986年,环境科学家疏散了三个月之后,每天都乘坐着直升机从反应堆里收集样本,为了了解污染的程度,还特意绘制出了第一批禁区地图。
当年的这个禁区非常的大,覆盖的面积甚至超过了4000平方公里,而且还横跨了乌克兰与白俄罗斯,与伦敦相比更是现在的两倍之多。核电站周围三十公里的地方全部被疏散,没有人可以在这里居住。

在被已经遗忘的隔离区外围,人们在灾难发生之后,偷偷的返回到家中,这里并不像三十公里内区域管控的如此严格,即无人看守,也没有相应的检查站。不会有人阻止他们进入到社个废弃的地区,拥有2500多人口的Narodichi镇就在这个区域当中,因为被污染,所以他们已经不得种植粮食,也不能开发。

在飞往基辅的途中,考察人员监测所获得的剂量计读数为每小时1.8微西弗。此时在隔离区所获得的辐射量为0.6微西弗,在背景当中,可以看到声名狼藉的发电厂是怎么样的。如今的我们生活在一个放射性的星球上,而自然放射性当然是无处不在的。在高空当中对于大场层的保护比较少,所以人辐射量会更高,而禁区的辐射量比起许多自然放射区的辐射剂量还要再低一些。

虽然现在禁区的边界并没有发生改变,只是再也不是原来的样子了,人们只是被迫离开这里,而大自然在随意的发展着,荒野再加上废弃的建筑,给人一种仿佛是世界末日的感觉,考察队伍进入到一个红树林的地方收集样本,这里是一个隔离区热点,因为1986年的风向,所以,这里受到了放射性物质的冲击,而在森林当中,这里的剂量读数更是达到了35,与外却池的剂量相比更是60倍之高,即便他们身着防护服,此地也不能再多待了。
在长期的研究之后得知,被遗弃的村庄之下,这里的野生动物比起任何地方都要多起很多,而且你可以看到野猪、棕熊等在这里漫步,在这里俨然成为了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切尔诺贝利狼群更是在这里扎根。野马也被放到了这片区域,其目的是为了让马多吃一些过度生长的草,避免出现野火。

野生动物在这里占据了很多年,不过现在还是有一些人留在禁区生活,玛丽亚与她的邻居们组成了一个只有15人的小社区,他们强制穿过隔离边界,蜀犬吠日地到自己的家里。每一个被强迫离开的人们,都在附近的小镇或者是城市得到了一套公寓,而玛利亚与她的母亲,并不愿意为此离开,她们不想放弃她们的家园,她们想回到自己的家居住。

受到这一次事故影响的人们,都得到了政府的补贴,不过还是有许多人们已然担心切尔诺贝利的辐射,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影响。而在多年研究之下,这一次的事故已经变得非常的复杂,而得到的结论为大约5000例甲状腺癌都已经治愈。三十年过去了,被排离掉禁区之外的人们,已经有了新的生活,只希望当年的事故不要再继续发生。历史不再重演,而已经受到伤害的人们还要继续生活下去,毕竟生活还在继续,不能一直沉浸到悲伤当中,人们还是要有新的生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