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儿女们都获得了幸福,妾氏林噙霜因女儿墨兰私通之事受到了官人的重罚而逝,作为当家主母的王若弗应该功成身退,安于享福了吧,但她却没有感受到福,却感到“闲”的恐慌,在“闲”中找不到自己的价值。在儿女与官人面前,王若弗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她不再是强大的母亲,成了一个迷途的孩子,寻求着别人的庇护。

在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王若弗是一个没有心机的盛家大娘子,没有聪明的头脑,却有可爱的心灵,那句“原来狐媚子这事,也是需要天分的”萌翻众网友,王大娘子喜怒哀乐皆写在脸上的可爱圈了一大波粉。后来,王若弗黑化了,她的黑化其实是母亲身份丢失,孩子身份回归的结果。

01 曾经她是精神焕发的当家主母

盛家是一个官宦家庭,官宦之家历来讲究嫡庶尊卑,可是在盛家因为主君盛紘对妾氏林噙霜的宠爱导致盛家的嫡庶颠倒,主君总是偏爱庶子多一些。

面对官人盛紘宠爱妾氏,偏爱庶子的困境,王若弗没有因此成为坐在深闺里哀怨叹惋的妇人,她依然是风风火火的当家主母。

为儿女撑起一片天的母亲。王若弗是一个妻子更是一个母亲,两种身份,她放在第一位的是母亲的身份。因而她对官人的抱怨时常是因为官人偏爱庶子,嫡庶矛盾问题的纠纷而起。

大女儿华兰初嫁,伯爵夫妇没有亲自前来下聘礼,派袁家大郎敷衍了事。看到华兰未来的婆家如此怠慢她的女儿,王若弗气不打一出来,立即跟自家主君盛紘置气辩论,质疑他对女儿华兰的爱,才会给华兰这么一个婚事。华兰的聘燕被庶子长枫拿去与人投壶赌注,而且还差点输掉,王若弗立即拿出大娘子和正妻的气场,惩罚妾氏和庶子,与官人枪声。

在王若弗心里,她可以忍受官人对妾氏林噙霜的宠爱,忽略了她这位正妻,但她不可以忍受他作为父亲的失职,官人盛紘偏爱庶子淑女,但不能忽略了对嫡子嫡女该有的父亲关爱。

王若弗给华兰备上了丰厚的嫁妆,铺上十里红妆,让华兰风光出嫁;为了让小女儿免于责罚,一向风风火火的性子的王若弗愿意放下大娘子强势的身份,学起妾氏撒娇,娇滴滴的狐媚子把戏,为小女儿如兰向父亲卖个乖;为了儿子长柏能科举高中,王若弗跪拜儒释道三家大神……

那时王若弗是充满强势和霸气的正室,不管妾氏如何得宠,即使在与妾氏屡次争斗中拜下阵来,她依旧斗志昂扬,浑身散发着活力,为子女撑起一片天。

02 儿女成家立业后,她找不到自己的价值

儿子长柏科举高中,进入官场,仕途步步高升;小女如兰如愿嫁给了秀才文炎敬,华兰亦逐步摆脱了恶婆婆的刁钻。儿女们都获得了幸福,妾氏林噙霜因女儿墨兰私通之事受到了官人的重罚而逝,作为当家主母的王若弗应该功成身退,安于享福了吧,但她却没有感受到福,却感到“闲”的恐慌,在“闲”中找不到自己的价值。

以前妾氏林噙霜受宠,在府里作威作福,耍计两,王若弗时常张开自己的羽翼为成家立业的子女提供庇护,在子女面前感受到自己有作为母亲的保护价值。儿女成家立业后,各自有家要照顾,而作为母亲的王若弗只能站在不远处观望着,再也无法用的自己羽翼庇护儿女了,并且儿女亦不需要她的庇护了。

找不到话题,与官人盛紘聊天了,婚姻变得沉默无声。曾经她与会为了与妾氏林噙霜的矛盾和儿女的婚姻大事与官人盛紘吵一下,闹一下,虽然官人心里偏爱妾氏多一点,但始终对她这位正妻保持应有的尊重,愿意为了妻妾矛盾哄一下她,陪她说说话。在林噙霜死后,在儿女成家立业后,他们两夫妻间似乎再也找不到共同话题去交流,去争吵了,日常相处总是沉默更多一点。

忙着各自婆家的女儿,越来越忙的儿子,从来说不到一路去的官人和婆婆,王若弗在越来越安静的世界里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心情烦躁的觉得自己是个麻烦。

03 丢失母亲的身份,她成了一个迷途的孩子

在儿女与官人面前,王若弗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她不再是强大的母亲,成了一个迷途的孩子,寻求着别人的庇护。

因为康姨妈之事,王若弗被盛老太太罚跪,当家主母的颜面在女使面前扫地,看到大女儿华兰回来,一番哭诉尽显脆弱。

华兰为母亲王若弗分析其中的因果关系和厉害,王若弗却像个孩子执拗地为姐姐康姨妈开脱。王若弗不知道姐姐康姨妈行为有错吗?知道。只是与康姨妈的血缘亲情关系模糊了她明辨是非的能力,迷途中的她依赖着姐姐的“引导”。

纵然家人一直不愿待见自己的姐姐,但姐姐一直都是她仰望的偶像,姐姐的一言一行皆受到父母的宠爱,她是个美好的女儿,所以才受到父母的偏爱吧。当儿女成家立业后,自己在安静的世界里迷途,唯有姐姐康姨妈愿时常来探望她,陪她说说话,依赖着姐姐这个引路人,带她走出迷途。

但康姨妈却不是一个好的引路人。盛老太太中毒真相揭露,王若弗方看清姐姐的为人,她从来都不是引她走出迷途的好姐姐,而是引她走向悬崖的坏人。#泛文化写作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