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新聞

最美的100盆黑松盆景(建議收藏)

▲張新華作品《風霜雪雨鑄松魂》(樹高130cm)

榮獲2012中國盆景年度大獎

松樹是盆景愛好者最偏愛的樹種之一,黑松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有“松之王”的美譽。因其針葉堅挺,樹幹斑駁嶙峋,蒼古偉岸,故而獲得了“男人松”的稱號。它能適應多岩石的貧瘠土壤,對於惡劣環境的忍受度與粗獷的外型使其成爲五針松嫁接時所選用的砧木。

▲楊貴生藏品《泰山》(黑松,180×120cm

陳國健藏品

榮獲第三屆中國唐風盆景展特等金獎

▲黃敖訓作品

▲張志剛新作《蒼松迎客》

▲吳吉成藏品《古松邀月》樹高110cm

▲徐昊作品《曾受秦封稱大夫》

▲鄭永泰作品《危崖飛渡》(飄長120cm

▲周寬祥藏品(樹高88cm)

▲王永康作品(樹高110cm)

黑松盆景對環境適應能力強,庭院、陽臺均可培養。其枝幹橫展,樹冠如傘蓋,針葉濃綠,四季常青,樹姿古雅,可終年欣賞。在生長期間,宜陳設於室外陽光充足、空氣流通之處,不宜長時間放置於室內。慎防霜害及寒風。

史佩元作品《鯤鵬展翅》(樹高90cm)

▲張志剛作品《飛天》(樹高85cm)

▲夏敬明藏品《結伴參天》樹高120cm

▲虎丘山莊作品(樹高90cm)

麥永強作品《雲崖疊翠》

▲康傳健作品

▲張柏雲作品《蒼鬱》

▲高仲見作品《撈月》

選盆:黑松枝葉深綠,宜選用中深的紫砂陶盆,小型盆景可用釉陶盆,大型盆景可用白礬石或大理石的鑿石盆。盆形可根據樹型而定,一般以長方盆或橢圓盆較多,懸崖式造型則宜用高深的千筒盆或中深的方盆。

▲張志剛新作《相依》

▲黃敖訓作品(樹高66cm)

▲阮建成作品《松韻飄逸》

▲陳本炎作品《雄姿》

▲黎富祥作品

▲蔣建華作品

史佩元作品《比翼》(飄長100cm)

▲孫建軍作品《巖上松柏千古秀》

▲孫友祥作品《錢塘松韻》

▲周寬祥藏品

用土:黑松對土壤要求不高,但以疏鬆深厚的中性土或微酸性土爲宜。土壤不宜太肥沃,以控制生長。

▲上海植物園作品《靜觀》

▲王國泉作品

▲耕園藏品

▲張小寶藏品《迎客》

▲石凱作品《昂首天外》

▲丁春橋作品《迎客》

▲吳吉成藏品《青蛇狂舞》

▲吳培忠作品《司吾離歌》

栽植:上盆時期以3月萌發前爲宜。植株宜帶宿土。對過長的根系可適當剪短,以便栽植時,根系不至拳曲於盆中。

▲芮成作品《相依》

▲薛最常作品(飄長90cm)

▲陳勇作品(樹高90cm)

▲胡學新作品《唐韻》

▲朱彬作品《明月》

▲松梅閣作品《龍游四海》

▲石凱作品《泰岱雙姿》

澆水:只在土壤快乾時才澆水(需每日觀察),若是排水良好的混合土壤則可自由澆水。冬季澆水量要嚴格控制。

▲歐陽祖根作品(110×120cm)

▲歐陽國耀作品(飄長60cm)

▲周士峯作品(飄長55cm)

▲[韓]Kim Yoonbae作品(高86cm)

施肥:黑松耐瘠薄,土壤缺肥,也能正常生長,且促使幹矮、枝密、葉短。但在生長期適當施1—2次稀薄腐熟的餅肥水,有利於其健壯生長,增加抗病蟲害能力。

▲李海良作品(飄長55cm)

▲孫龍海作品《雄渾飄逸》(105×130cm)

▲耕園藏品

▲楊貴生藏品《千古松魂》(樹高110cm

榮獲2008第七屆中國盆景展覽金獎

2009第二屆中國唐風盆景展特等金獎

修剪:爲保持黑松盆景的優美古雅樹形,要進行適當慘剪,修剪在生長期以摘芽爲主,每年3—4月,當新芽伸長但尚未抽生針葉時,可摘去每個頂芽的左右;如不需要增長枝條的盆景,可將頂芽全部摘去。對於影響樹形美觀的枝條,可於休眠期修剪。

▲李城作品《松林論文》(樹高70cm)

▲勞壽權作品《松韻》(120×100cm)

▲林惠松作品《盤山蒼松》(80×60cm)

▲譚紅女作品《水滴石穿》(樹高79cm

史佩元作品《白狐》(樹高70cm)

▲春發林作品《青龍探海》

榮獲第三屆中國唐風盆景展特等金獎

翻盆:黑松盆景一般2—5年翻盆一次,以2—3月進行爲宜。翻盆時要保持原來盆土完整倒出,去除1/2舊土,剪去過長根系,以及枯根、爛根,同時修剪部分不必要的枝葉,以保持盆土上下部分的平衡。如原盆容量不夠,可換以稍大的新盆,栽植方法與上盆同。

▲鄭永泰作品《雄風》(樹高95cm

▲林偉棧作品《疊翠》(110×75cm)

▲譚紅女作品《臨崖滴翠》(78×115cm)

▲劉昌盛作品

▲劉建成作品

楊美祺作品

黑松常見的病害有葉鏽病、落葉病、曲枝病和松瘤病等。防治措施:松針鏽病及松瘤病可噴灑65%可溼性福美鐵或福美鋅300倍液;落葉病可噴灑0.5波美度的石硫合劑。

韓國金世元作品

▲李玉成作品《嶺南春早》(120×70cm)

▲盧幸增作品《昂然回首》(90×120cm)

▲李研石作品《飛度》(50×100cm)

▲吳開賢作品(90×120cm)

▲李天敏作品《探海》

▲周化良作品《迎客》

黃坤鍾作品

作品

樓學文作品清逸

黑松常見的蟲害有蚜蟲、介殼蟲、紅蜘蛛和松梢螟等。紅蜘蛛和松梢螟等可用50%殺螟乳油1000—1500倍液,或用40%樂果乳油2000倍液噴殺之。

▲吳成發作品《翠雲邀月》(75×65cm)

▲陳錫松作品《孔子問道》

▲上海植物園作品《高風亮節》(80×90cm)

▲史佩元作品《龍鳳呈祥》(85×120cm)

▲王如生作品《踏歌》(高120cm)

▲高祥、高非洲作品《松魄》(130×170cm)

▲姜軍利、朱黔貴作品《嵩山蒼松》(70×100cm)

陳永峯作品《盼》(105×140cm)

連培忠作品《熱戀》(80×160cm)

▲黃曉波作品《孺子牛》(高80cm)

周元鵬作品

榮獲第21屆臺灣華風展逸品獎

郭永羣作品《躬行》(樹高150cm)

陶振團作品《 雙驕秀舞》(70×100cm)

葉金鑾作品《虯柯鐵桿》(65x75cm)

▲戴蘭林作品

▲麥永強作品

▲董力作品《黃山來客》

▲徐昊作品《天語》

▲譚紅女作品《疏風淡月》(樹高48cm

▲張延信照片《歲寒三友》

黑松、長壽梅、竹子,盆長70cm

▲馬旭藏品《松韻》

▲付建明作品

▲胡學新作品《唐韻》

▲梁悅美作品(飄長92cm)

▲小林國雄作品

榮獲第71屆國風展“國風賞”

▲羅小冬作品《松韻》

▲鄭永泰作品(松,飄長70cm)

以上就是盆景君從業十餘年來,見過的各大展會及盆景作者、攝影者投遞稿件中最美的100件黑松盆景。

你要是創作或拍攝過比它們還美的,歡迎惠賜佳作至50813486@qq.com!

攝影丨鄭永泰 徐昊 樓學文 王念奈

李建羅曉東 劉少紅 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