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寻找某种东西,我不太清楚那是什么。可我知道把这种东西弄明白了对我来说很重要。一旦弄明白了,我的人生将会完全不同......你知道那是什么吗”他笑了笑,然后耸了耸肩:“‘道'。有人在鸦片中寻找‘道’,有人在上帝那里寻找‘道’,有人在威士忌中寻找‘道’,有人在爱中寻找‘道’。‘道’都是一样的,‘道’又毫无结果。”“‘道’就是路,和行路的人。世间万物遵循永恒之道,但万物并不是‘道’的创造者,‘道’本身就是万物。‘道’是一切,又什么都不是......”

我很愿意相信——上边这段对话,应该是天朝哪位大师在研究“道”来着。但是“上帝”、“威士忌”,却出卖了它 ,明明白白地告诉我,那其实是老外在研究“道”。

确实,这是一位英国佬写的,他叫毛姆,这段话摘自他的长篇小说《面纱》。

(《面纱》也好,毛姆也罢,也许会让人觉得陌生。但是,说起他的另一部作品——《月亮与六便士》,却鲜有不知者。)

关于“道”,毛姆所表述的这些,无非是老子《道德经》的第一章内容而已。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虽然说《面纱》玄之又玄地提到了“道”,但其实,它讲的只是一个类似爱情的故事——一个女人与两个男人灵与肉的纠葛。

《面纱》:一个女人与两个男人灵与肉的纠葛,她的出轨,并不幸福

女主角基蒂,从小就是个美人胚子,她妈妈满心欢喜、费尽心力的培养她。

当然,这并不是出于一个母亲对于女儿的爱,而是她幻想着美貌的女儿,可以成为自己打开上流社会之门的一把钥匙。

于是,在妈妈坚持不懈的努力栽培之下,基蒂有着漂亮的脸蛋,诱惑的身材,如愿长成了一个爱慕虚荣,缺乏内涵的“花瓶”。

有的女孩不喜欢被人称为花瓶,有人却喜欢,比如我们的基蒂。因为跟她妈一样,她也一心盼望着能挤入上流社会。

而“花瓶”,是很好的突破口。

然而,事与愿违。

即便是长相普通,甚至算得上丑的妹妹,都已嫁得如意郎君。

基蒂却这把“钥匙”,这个“花瓶”,始终没遇到合适的“买家”,等着等着,等成了剩女。

这不是带兵打仗,剩下的有机会升将军。

韶华易逝,剩下的美女,等着她的只有跌价。

无奈之下,基蒂选择闪婚,嫁给了一个医生——沃尔特。虽然他的条件称不上完美,虽然她并不爱他。

婚后,他们去了香港。

在香港,基蒂遇见了查尔斯,一个已婚男。

查尔斯有一种天赋,他懂得如何赢得好人缘。他能让每一个遇见他的人,都觉得情投意合,相见恨晚。

这种天赋砸在了基蒂身上,基蒂无法免疫,觉得自己爱上了他,甚至以为是相爱。

认识短短三个月,他与她就展开了缱绻缠绵的肢体运动。

事后,他似乎嫌三个月太久,不无得意地对她说:“浪费了这样多时间,你不觉得自己很傻吗?”

(插一句,《百年孤独》中,乱伦的那一对,在初尝禁果后,也讲过类似的话。

“最让我难过的是,她笑着说道:我们竟然浪费了那么多时间”。

大师兄不禁想问,缱绻真的上瘾吗?)

基蒂依偎着他,表示深度赞同:“真是个大傻瓜。”

《面纱》:一个女人与两个男人灵与肉的纠葛,她的出轨,并不幸福

是的,没踏出那一步之前,她骨子里的教养和仁义道德,都让她感到担忧。

但是,当她发现缱绻之后,自己跟从前并没什么两样,于是她的胆子就大了,或者说是她上瘾了。

通常来说,从0-1是最难的,而从1-100就简单多了。

基蒂就通过自己的实践,告诉我们,这句话是对的。

有了第一次,基蒂开始放飞自我,时不时地与查尔斯缱绻,在宾馆,在古玩店,在她家里,哪里都有他们缱绻的身影。

努着劲儿让1早日突破100,并且,上不封顶。

最后,缱绻之事被丈夫发现了。

一开始,她不确定丈夫是否发现,她很慌乱。等到确定他发现了,她反倒坦然,甚至欣喜了。

她不爱丈夫,她爱情夫,她一厢情愿地以为情夫也同样爱着她,她以为借此可以揭开偷情的面纱,与情夫名正言顺在一起。

然而,事与愿违。

《面纱》:一个女人与两个男人灵与肉的纠葛,她的出轨,并不幸福

她想离婚,希望情夫也离婚,组成一个“相爱的”新家庭。

但并不表示情夫也是这么想的,情夫拒绝了她,因为他并不爱她。

他爱的仅仅是她色泽鲜润的脸蛋,是她曼妙诱人的身段。

她如梦初醒。

然后我们就有幸见识到,一个女人爱一个男人的时候,跟她恨他的时候相比,心中差别有多大。

她爱情夫的时候,她心中的他是这样的:

“声音低沉、深厚,悦耳动听,让人心安气定。蓝色眼睛友善而明亮,让人感到愉快。身材高大,十分英俊,跟他在一起轻松、惬意。”

“甚至他没说什么好笑的事,却也总能把自己逗笑。”

《面纱》:一个女人与两个男人灵与肉的纠葛,她的出轨,并不幸福

当她不爱情夫的时候,她心中的他是这样的:

“曾经她喜欢他油光蹭亮的发型,而今是他涂了很多油脂,想掩盖白发;

曾经她喜欢他脸色红润,而今是他脸太红,面颊上紫红色的血管吓人;

连他的下巴,他的眉毛,他的关节,他的衣着都无一不令人厌恶——他就是个凡夫俗子,彻头彻尾的二等货色。”

当然啦,尽管她对他的感官印象前后差别巨大,有如不可逾越的鸿沟。

但是呢,缱绻还是需要的,毕竟肢体互动带来的快乐,才是最真实的。

所以,在她恨他,鄙视他的时候,她还是有跟他缱绻的,前文说了,她上瘾的嘛。

基蒂的丈夫沃尔特,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不仅知道妻子不爱自己,而且也知道妻子的情夫并不爱她。

基蒂这种类型的女孩,理应是他厌恶的,但是他恰恰爱上了她。所以,他活的很矛盾。

沃尔特对妻子的感觉,恰似《长恨歌》中,再次相遇的程先生对于王琦瑶的感觉。

当他发现她的出轨,

他对待她的态度前后有转变吗?

他为什么同意离婚?

他最后是如何处理出轨之事的?

后边发生的事,有着超过半本书的篇幅。

大师兄就不在这里唠叨了,感兴趣的看官,不妨自己去找答案吧。

《面纱》:一个女人与两个男人灵与肉的纠葛,她的出轨,并不幸福

关于爱情,我曾经听人讲过,世间爱情分两种。一种是:相濡以沫,却厌倦到终老,天天演戏给别人看。另一种是:相忘于江湖,却怀念到泪流,假装不爱却天天思念。

《面纱》是哪一种?有没有第三种了?

Tips:

《面纱》与《月亮与六便士》有着些许相似之处,

比如五官:

《面纱》:“他的鼻子挺直,精致,眉毛也好看。再加上有型的嘴唇,将他的五官拿出来挨个看,个个都是漂亮的。按理说应该是个大帅哥才对。可令人惊讶的是,他长得并不帅。”

比如父母与子女的感情:

《面纱》:“对她们而言,他只是个陌生人,不过就因为他是她们的父亲,她们就把他爱她们,养育她们视为理所当然。”

“父亲试图掩盖的是什么——一种发自内心的解脱。”

“她曾经想当然地认为,既然他是她的父亲,那么他就应该疼爱她。等她发现他心里对她没有一点父女之情时,着实大吃了一惊。”

《月亮与六便士》:“他们是小孩子时,我很喜欢他们。不过现在他们长大了,我对他们没有特别的感情了。”

声明:文章为本人原创,首发公众号:江南大师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