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戏曲发展的低谷,才更懂得繁荣的来之不易。今晚的独脚戏《石库门的笑声》请来的嘉宾是评弹名家、蒋调“掌门人”秦建国,看到毛猛达和沈荣海两人的作品如此受欢迎,秦建国打心眼里感到高兴:“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曲艺人有责任有义务来添一把火、加一点油,让上海曲艺事业的势头更好。”

图说:秦建国和主持人张民权官方图

秦建国认为,改革开放40年来,时代在变化,人们的生活品质在变化,但艺术的本体不应该有变化,独脚戏还应该是独脚戏,评弹还应该是评弹的样子。现在流行搞跨界,但盲目的跨界反而不利于艺术的发展。以前经常能看到对滑稽戏的抱怨,说滑稽戏不滑稽了,但在《石库门的笑声》里,秦建国看到的是一种回归,观众在剧场里看到了独脚戏最本真的样子。

在排队等候入场的人群中,年轻观众的比例相当高。年轻人始终是戏曲和曲艺在努力争取的群体,《石库门的笑声》凭借口碑效应吸引了一波又一波年轻人前来观看。秦建国在欣慰之余,感到现在有一种误区越来越普遍,就是为了让年轻人感兴趣而去让传统曲艺和流行文化或者西洋音乐融合跨界,但这样就能让年轻人感兴趣吗?未必。评弹做了那么多年进校园活动,总以为当务之急是让观众听懂,所以尝试了普通话版的评弹,但却丢失了评弹原有的独特味道。

图说:秦建国为独脚戏《石库门的笑声》站台官方图

现在要想让观众听懂很容易,幻灯片和字幕条已经司空见惯,外国人都能看懂更何况中国人,所以试图通过改变本体语言来让观众理解的改编,过于教条和形式化。如今的老艺术家也都是从年轻的时候走过来的,在创新的路上没少动脑筋,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一定要先固本才谈创新。秦建国并不反对创新,但一定要建立在基本功扎实到位的基础上,“倒不如老老实实回归,勤学苦练守住一方净土,一定会有观众赏识”。

无论是秦建国操盘的中篇评弹《蒋月泉》,还是这次的独脚戏《石库门的笑声》,背后的运营方并非体制内的国有院团,而是一家名为艺动天下的公司。无论是一个好的剧团,还是一个好的演员、好的剧本,没有很好的市场运作,无法一轮一轮接受观众的检验的话,路是走不长的。找准市场定位,聚集好目标受众,院团和人才的创作甚至这个剧种才能越走越远。(新民晚报记者 赵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