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里,宁缺已死,《将夜》已死,猫腻在我心中已死

网络文学小说作家,猫腻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我喜欢猫腻的文字的别具一格,故事的精心处理,还有严谨负责的创作态度。猫腻的小说,从《庆余年》《间客》开始,我一直追看到《将夜》。

今天早晨看到宁缺为了桑桑而对无辜的百姓大开杀戒,我突然觉得,宁缺已死,《将夜》已死,猫腻已死,至少在我心里是这样的。

作家之所谓作家,最重要的是作家的价值观通过作品表现出来,从而影响喜欢自己的读者,所以,意图把那些值得敬重的读者引导到什么地方去,是作家必须要考虑的。

宁缺的选择从宁缺本身看是正确的,从作者塑造的人物看是正确,我见到作者为此做了不少的铺垫,但通过这个重大的事件表现出来的人物的价值观,也就是作者想要表现的价值观来,我觉得是非常错误的。

网络文学从一诞生起,特别是靠点击来赚钱的网络小说,它从出生就带上了迎合和媚俗的帽子,不管从目的和手段来看,都对一大批喜欢看网络小说的读者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因为这些网络小说的作者大多本身就很年轻,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是典型的80后、九零后特征,所以,他们通过那些形形色色的小说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就非常可怕,有的甚至到了无法评说的地步。网络文学就是一个媚俗文学和自我文学的代称,从《甄嬛传》已经达到了滥觞的地步。无论从文字,从情节,到人物塑造,都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没有什么不敢写,没有什么不能写,没有什么不迎合,只要点击率高,只要能赚钱。

话还得说回来,宁缺的人生观就是那样的,为了自己,可以牺牲世界上的一切,可以杀死世界上任何的人。如此一个自私到顶的人,怎么会得到读者的喜爱?他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妻子,不惜和全社会的人开战,爱情至上,也就是私利至上的观点,从资本主义文学贩卖到中国以来,已经成了骨髓之毒,在中国网络作者身上已经无药可解了,这样的文学,培养出的孩子们只能打骂父母,只能拼爹,只能因为自己的欲求达不到满足而向父母挥刀。因为生活所迫,而被迫写些出卖和违背良心的文字,我也能理解,但许多已经发迹的网络作家,还在不自觉的贩卖这样的文字,令我惊心寒心。如果这种情况是不自觉而为,我还有些安慰,如果是自觉为之,那就令我绝望了。为网络文学绝望,为中国的未来绝望。

猫腻是我喜欢的网络作家,他高出其他所谓的网络大神不止一筹,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令我无限悲哀。

谁来拯救痴迷网络文学网络小说的孩子们?

谁来拯救中国的未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