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们和爱人的表白是,我们结婚吧。但是在现代社会,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这一白头偕老,相守一生的承诺已经淡化。最好的爱情表白已经变成了:我们在一起吧。

那些从“稳定时代”走出来的人恐怕还没有意识到,他们已经进入了一个高流动、高风险时代,不但工作、人生如此,连你的家庭和婚姻也是如此。

《有痛点》小编总结了一下,也许这十点是现代婚姻最大的“痛点”:

1、离婚率越来越高。离婚率高已经不是新闻,而且二次离婚、多次离婚的人越来越多。这意味着那些离婚的人并没有对婚姻绝望,而只是在寻找更合适的婚姻罢了。而且,奇怪的是,最高层和最底层的离婚率最低,反而是中间阶层的离婚率最高。高层是顾及财产问题、名誉问题不敢离,貌合神离,底层生计问题太大,生活不稳定,根本没有多少心思谈恋爱。还是中间阶层,解决了生计问题,更加注重情感,而且也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个性也更加强,离了婚也不怕。

现代婚姻的十种新样式,你选哪一种?

2、复婚率越来越高。相对于不断走高的离婚率,其实复婚率也在不断走高。一则因为是中国离婚成本较低,离婚手续简单,所以冲动离婚时有发生,一则因为是人还是老的好,找来找去还是找到了老情人。复婚率高,以及重复结婚率高,也许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爱情的期许。

现代婚姻的十种新样式,你选哪一种?

3、结婚率越来越低。结婚率低也不是新闻,晚婚不婚的人越来越多,社会氛围也越来越宽容。年轻男女不求伴侣,宅居一隅,靠着电子游戏,互联网,综艺节目,影视娱乐等方式满足自己,根本不再需要伴侣。他们觉得与人交往太复杂太累,不如享受用之不尽的文化娱乐产品。当然,这也包括各种性产品,包括视频、充气娃娃等。甚至于,他们如果想恋爱,也都是网恋,网婚,从不线下见面,甚至连爱爱都是电话、视频。身体与身体的接触几乎丧失。人与人的关系都数字化了,连人本身也就成了一个数字。但相比于剩女剩男等被关注的高知阶层,其实还有很多被单身的人。中国的人口比例已经严重失衡,男多女少,大量男人因为财力不足在婚姻市场上毫无竞争力,最后只能被单身。相比于高阶层的主动单身,这些人的被动单身才更加是社会问题。

现代婚姻的十种新样式,你选哪一种?

4、婚姻外延不断扩展。以前人们觉得,一男一女的结合叫做婚姻,但是现在,很多国家已经开启了同性婚姻,变性人之间的婚姻,甚至有些国家比如加拿大对多人婚姻都有了法律允许。只要大家是自愿的,只要大家相爱,就可以结婚登记,得到法律的认可。现在的全球社会是,一边是阿拉伯世界被人诟病的一夫多妻制度,一边是西方开放国家的多夫多妻现象,而夹在其中的中国,会向何处走,谁也不知道。

5、单身贵族越来越多。单身已经成了社会现象,未婚妈妈、单亲家庭越来越多。婚姻的一大功能就是夫妻结成契约团体,共同养育子女。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未婚妈妈,单亲家庭越来越多,这些人依然渴望孩子,渴望家庭,但是却不再需要另一半。传统的完整家庭虽然依然是主流,但是各种“不一般”的家庭也越来越多。当然社会对这些家庭的侧目和歧视依然存在,特别是在中国,没有结婚证就没有办法给孩子办户口。

现代婚姻的十种新样式,你选哪一种?

6、同居伴侣越来越多,让我们谈一辈子恋爱吧。我们也许不相信婚姻,但是我们依然相信爱情。结婚是一件人生大事,办个婚礼、弄个彩礼,也许都要让你成为房奴、车奴,裸婚基本是很少有的事情。但是恋爱同居则要轻松的多。双方不需要承担过多的责任,却可以享受对方带来的爱情、关怀和陪伴。过不好就分开,过的好就继续过。

7、萨特-波伏娃式开放关系浮出水面。李银河是中国学术的另类明星,高喊一夫一妻制的灭亡,性和婚姻的分离,其言论依然收获一大批拥趸,甚至上了国内最火的节目《奇葩说》。这显示了中国人性观念的变化,也意味着有大批人开始超越目前的性道德,追求一种更加开放的关系。萨特-波伏娃当年结成了一种不要求性的忠诚的伴侣关系,掀起了革命浪潮。在中国,这种关系也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可,虽然没有见诸报端,但还是有很多隐藏存在。特别是中国特色的农民工版本,民工离家在外,和伴侣分隔两地,临时结成伴侣关系,互相满足情感和身体的欲望,回了家照样是好父亲好丈夫。

现代婚姻的十种新样式,你选哪一种?

8、婚姻危险越来越多,家庭瓦解更加频繁。家庭暴力不见好转,出轨率越来越高,各种性服务的买卖、包养等也很多。人们可能相信爱情,但却越来越对厮守终生、从一而终感到绝望。伤害你的人,是那个和你最亲近的人。相爱相杀,也许是婚姻无法避免的归宿。

9、门当户对再次回潮,婚恋观念趋于保守。爱情为基础的婚姻面临瓦解,人们更加注重外在的家庭背景,爹妈的资产,个人的财富实力,而相对的不那么看中价值观、情感、生活习惯等。社会风气趋于“笑贫不笑娼”,宝马总是比自行车好。当然,中国房价高企,生活艰难,活下去是第一位的。

现代婚姻的十种新样式,你选哪一种?

10、孩子越来越少,家庭越来越小。以父母和孩子的核心家庭为例,中国已经逐步离开了传统的大家族,开始从兄弟姐妹到四口之家、三口之家转变。独生子女一代恐怕还是会生下自己的独生子女,他们享受惯了那种万众瞩目的感觉,也相信自己的孩子能够承受孤单,能够在交友中获得情感满足。

多元化的社会,多元化的选择,也许重要的不是社会有什么,而是你要什么。这也是现代社会对个人尊重的极致吧。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