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此之后特别是在南北朝时期的书籍中将长白山称之为纵太山和纵白山的,具体见之于《魏书》与《齐书》等典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长白山还曾被命名为太白山、纵太山、纵白山、太皇山,详见于各种典籍之中。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长白山还曾被命名为太白山、纵太山、纵白山、太皇山,详见于各种典籍之中……

《后汉书东夷列传》里有记载,公元前八十二年在汉武帝征讨朝鲜以后,其子昭帝又将玄菟人迁至高句丽生活的单单大岭。这里提及的单单大岭即长白山。

这里的单单是什么意思呢?原来在满语之中,单单与珊延相近,都是白色之意。这样一来,珊延大岭从词义上分析,自然是长白山无疑了。

在此之后特别是在南北朝时期的书籍中将长白山称之为纵太山和纵白山的,具体见之于《魏书》与《齐书》等典籍。

《唐书-东夷列传》之中也曾有过将长白山称为太白山、徙太山的。由此可见,当时对长白山的称谓一直未能统一。

这个时期比较经常性的称谓就是纵太山、徙太山、纵白山和太皇山等。直到北方的契丹族与女真族在中原定鼎,大辽与大金两个王朝相继建立,东北第一高山才算是有了一个属于它自己的、最为规范化的称谓——长白山。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大金在中原建立王朝之后,女真人便将长白山作为他们兴祥发迹的风水宝地,经常对其进行顶礼膜拜,以求国运昌盛、帝业永兴。

金世宗完颜雍刚登基伊始,为长白山进行了史上空前的大册封,长白山被封为兴国灵应王。翰林院党怀英还奉命编修了《封长白山为灵应王册文》,文中将长白山称之为神山秀岳,以“仰止其高”、“载我金德”等词语来对其极尽赞美之辞。

到了清代,长白山更加倍受崇仰,几乎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爱新觉罗家族吞朱国而生先人之神话就是这时被编撰出来的,非但如此,长白山更是柳条编外被封禁的圣地。

而所有这些,都是对长白山盛名之下内涵的诠释。

那么真正能体现出长白山特点的诗作当属元代诗人王结的诗作,内容是“天东长白近蓬瀛,缥渺仙人玉雪清。凤去紫箫声己绝,青鸾独跨上瑶京。”该诗对长白山的描述是名副其实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