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业内看来,融创公益基金会的成立,标志着融创公益从单一的捐赠、救济,向复合、可持续生长的产业扶持、教育扶智换挡升级

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位融创员工和业主、义工来到龙塘小学进行爱心支教。

《投资时报》记者 周运寻

作为“中国家庭美好生活整合服务商”,企业社会责任一直是融创的重要使命。今年8月8日,融创公益基金会正式成立,将重点围绕教育扶智、乡村振兴、古建筑保护等领域开展公益活动。

在业内看来,融创公益基金会的成立,标志着融创公益从单一的捐赠、救济,向复合、可持续生长的产业扶持、教育扶智换挡升级。

精准扶贫 打造“美丽乡村样本”

距贵州省雷山县城13公里的龙塘村,是苗族历史迁徙地之一,历史底蕴丰厚,2015年,被列入国家公布的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高山中的龙塘村,虽然自然资源丰富,但由于缺乏劳动力和相关技术,目前还是国家一类贫困村。

今年8月18日,贵州省雷山县委县政府、融创中国、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在雷山县举行了“结对帮扶贵州龙塘精准脱贫”签约仪式。签约仪式上,融创中国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汪孟德指出,融创将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自身建筑、设计、文旅产业优势,从文旅切入、产业落地、文化激活、教育帮扶四个方面出发,帮助龙塘整村脱贫与美丽乡村建设,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并将其打造成乡村振兴的“龙塘样本”。

产业扶贫是真正的“授人以渔”。融创在龙塘精准扶贫模式的“产业扶贫”上,将结合龙塘自身资源,打造龙塘特色农产品及稳定的销售渠道,实现农民收入的可持续增长。

不仅如此,作为中国文旅地产最大持有者之一,融创还将充分利用自身文旅产业优势,全面打造文化特色村落,保护、修缮古建筑,改造贫困户居住环境,建造保留当地风格的精品民宿,将龙塘打造成贵州省的美丽乡村度假名片。

此外,在龙塘村的教育帮扶方面,除持续对硬件设施的修缮和建设外,融创更加注重对软件教育资源的整合,以提升乡村素质教育建设。今年7月,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位融创员工和业主、义工就来到了龙塘小学进行爱心支教,除了将爱心物资送至孩子们手里外,还为他们营造趣味课堂、捐建“英苗”书屋。

雷山县委书记黄清发指出,融创的爱心善举,必将极大提升龙塘村的景观品质和乡村旅游,促进雷山乡村旅游扶贫持续发展,并实现逐步脱贫致富的目标。国务院参事、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副理事长汤敏亦表示,融创一定能把雷山县龙塘村,建成一个未来乡村振兴的典型范例。

结对帮扶龙塘精准脱贫,仅是融创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的一个侧面。融创方面表示,未来,融创将继续参与国家精准扶贫工作,通过推动文旅产业与公益跨界合作、城市与乡村共创共建,探索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的可持续模式和路径。

融创义工联盟成员和孩子们在一起。

慈善机制 公益推动“美好生活”落地

融创在公益的道路上,从未停止过前行的步伐。事实上,融创在教育扶贫扶智、乡村振兴、环保、救灾等方面,累计已投入约6亿元人民币,并持续关注帮扶对象,进行长期、深入、有力的公益支持。

今年融创在公益之路上全面升级。8月8日,融创公益基金会正式成立,未来将携手融创员工、业主、专业人士及合作伙伴共同参与,践行“美好生活、社会公民”的公益理念。据悉,融创公益基金会将重点围绕教育扶智、乡村振兴、古建筑保护等领域开展公益活动,这标志着融创公益将从单一的捐赠、救济,向复合、可持续生长的产业扶持、教育扶智换挡升级。

其中,教育扶智方面的“英苗培养计划”,已开展了4年,为30多所学校、近万名山区儿童带去了温暖和希望。据悉,“英苗培养计划”是融创结合自身教育资源,助力城乡教育均衡化、推动贫困地区儿童发展的综合型教育扶贫扶智项目。

2018年,融创英苗培养计划再度升级,通过“英苗书屋”、英才培养计划、英苗夏令营等多种形式,实现从小学到高中全学龄覆盖,为贫困地区孩子提供深度、长线、可持续的多样化支持。

今年7月22日,融创义工联盟的义工们重返“英苗培养计划”的首站—贵州剑河县南加镇芳武小学。前往的义工中,还包括女子网球世界冠军彭帅。此次芳武之行,不仅为孩子们带来了快乐,也种下了美好希望的种子,而这正是彭帅与融创一直努力的方向。

除教育扶智外,为保护中国传统建筑、传承古建筑文化,融创公益基金会还将于近期推出“善筑中国”文化公益项目。

实际上,融创进行古建筑保护有较深的根基。多年来,通过桃花源系产品等中式项目的打造,融创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匠”香山帮合作,精研古代建筑制式,早已积淀了大量传统中式建筑的工艺和技术。正是凭借这些积累,融创肩负起了保护和修复国家历史古建筑的责任和义务。

融创相关人士表示,融创将持续推动公益事业的创新发展,建立长效公益慈善机制,推动美好生活落地生根。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