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为纪念格雷厄姆和多德合著的《证券分析》一书出版50周年,哥伦比亚大学去举行了一场座谈会,巴菲特在会上介绍了一批格雷厄姆-多德式的超级投资家,其业绩如表所示。

最近正好读巴菲特、芒格、戴维斯传记,同时搜集了一些资料,把这些超级投资者作一个综合比较分析,得到一些结论,记录在案。

1.说明了从长期角度看价值投资方法确实能获得良好稳定的业绩。

2.对不同投资者投资风格进一步分析表明适度分散对提高长期投资的稳健性是必要的

施洛斯和古瑞恩作为集中投资和分散投资的代表,可作对比分析。

沃尔特施洛斯是标准格雷厄姆投资,组合极端多样化,持股数量30+,几乎总是满仓,规模最大的20只股票占60%仓位,个股极端仓位15%,每年换手率25%,上涨时分批卖出。

后续结果是沃尔特施洛斯2002年退休,47年年化收益20.0%。

里克古瑞恩在表中以19年年化32.9%的收益夺魁,他早期是巴菲特和芒格早期合作者,投资标的高度重合,蓝筹印花公司就是他们共同投资的,主要投资风格是集中投资。就在该报告发布后两年,也就是80年代中期,里克古瑞恩集中投资遇到困难,卖掉5700股伯克希尔股票偿还银行债务,最后巴菲特1990年伯克希尔收购太平洋西南航空帮其脱困。

另外,巴菲特和芒格式的集中投资,由于其自身可以扭转乾坤的巨大影响力,对一般投资者参考意义不大。

3.投资业绩离不开大的环境和趋势,任何投资方法获得超额收益的前提是该方法与当时的市场行情产生共振。

迄今为止美国股市共四次长牛市,分别是:1910-1929,1949-1969,1982-2008,2009-和三次大熊市,分别是:1929-1932,1969-1974,2008-2009。其中1969-1974年的熊市容易被人们忽略,实际上是以股票一定幅度的下跌(部分股票跌幅很大)外加通货膨胀的形式体现的。具体而言当时越战失败、古巴导弹危机、日本德国崛起,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国经济出现严重的财政和外贸问题灯。通胀调整后的道琼斯指数显示了这次调整深度。

格雷厄姆-多德类超级投资家比较分析

注:图片引自小鲜传

若不进行通胀调整,则主要表现在73/74年的大盘股大幅杀跌,以及75~80年大盘震荡,和小盘股轮番上涨。几乎所有的价值投资者在大盘杀跌的后期,也就是73/74年受经受住的较大的回撤。在75~80年都获得了非常好的投资成绩,这与本阶段低估的小盘股价值回归紧密相关!任何投资方法要获得超额收益的前提是该方法要与本阶段市场行情产生共振。

4.投资的起始时机很重要,要尽力避免大熊市后期的过大回撤。

比尔鲁安70年入市,前5年负收益;小戴维斯69年接手纽约风险基金,前5年收益为负!如果是个人投资者,能接受入市5年仍然亏损的局面吗?巴菲特在69年清盘有限合伙,在73年筹措大笔资金,保证在熊市后期有大量现金可以抄底,为伯克希尔神话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老戴维斯47年入市,1倍融资杀入极度低估的保险股,12年获得32倍收益。彼得林奇77年接手麦哲伦基金,也是一个极佳的入市良机。

5. 抓住几只优质大牛股,做出几个正确决策对提高投资收益至关重要。

这点可从戴维斯、彼得林奇的投资经历得到结论,也可从施洛斯这类标准格雷厄姆门徒和格雷厄姆本身投资经历得到此结论

作者:Burgess_LU 来源:雪球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