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里装着群众,群众才会想起你。”这是龙泉派出所陈建华十年警察生涯的深切感悟。从警十年,他从一名普通民警,成长为派出所副所长,成长为公安工作中的“多面手”。在“多面手”的背后,饱含了他“十年磨一剑”的刻苦磨炼,饱含的是他对群众和公安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对人生的不懈追求。

社区民警的“领头雁”

派出所作为公安机关的一线战斗实体,社区基础工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治安的“晴雨表”。

作为分管社区中队的副所长,提高基础信息采集能力和效率、打牢基层基础工作一直是陈建华的执着追求。在“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工作中,陈建华以完善社区基础信息为抓手,带头学、带头讲、带头干,以“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为契机,同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矛盾纷纷排查化解和重点人员监管等工作,“几场谷子一场打”,健全完善各类信息,有效提升社区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2019年以来,龙泉派出所“一标三实”信息增量、更新量均占全县75%以上,为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提供了“数据”支撑。2019年4月,县工业园区连续发生3起财物被盗案,涉案金额达5万余元。在锁定犯罪嫌疑人后,警方通过“一标三实”信息系统,迅速抓获犯罪嫌疑人。2019年,陈建华利用“一标三实”系统协助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3人,找回走失儿童、老人20余人次。

辖区群众的“贴心人”

2010年9月,在讲台上耕耘多年的陈建华实现了自己的“警察梦”,如愿以偿的成为了一名人民警察。作为一名党员,陈建华时刻以群众利益为先,总是将满腔热情投入到工作中,真心实意为群众解决困难和困扰,从不因工作的辛苦而抱怨,也不因群众的不理解、不配合而消极气馁。

2019年9月,一名七旬老人在龙泉文化广场想跳水自杀。接到报警后,正在带班的陈建华迅速带领民警赶到现场,看到一名70岁左右的老大爷趴在地上,一边哭一边挣扎着爬向水边,口中不断地说着“你们不要拉我,我不想活了!”见到此情况,陈建华赶紧上前将老人扶了起来。在得知这名老人因患有脑梗久治不愈才产生了轻生念头的情况后,陈建华当场对老人进行开导。在老人情绪稳定以后,陈建华没有片刻迟疑,一路背着老人将老人送回家中。陈建华的行为让老人深受感动,对陈建华感激地说:“我一定会好好的活下去,谢谢你们人民警察了!”街道办许某已有十余年的吸毒史,上有残疾双亲,下有未成年小儿,家庭无经济来源,一贫如洗。陈建华在获悉这一情况后,迅速协调社区为许某一家申请了最低生活保障资金,达到“帮助一人,救助全家”的效果,让戒毒人员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

社区安全的“守护神”

为了提高社区民警工作效率,提高群众满意度,陈建华根据社区民警的工作特点,大胆探索和创新,让小马扎、小本子、小卡片、小手机“四小件”成为社区民警标配,让社区民警能专心社区警务,沉下身子与群众拉家常、访民意、解民忧、采民情,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巩固了基层基础工作,提高了违法犯罪线索的发现和打击能力,织牢了安全防控网。

2019年3月,派出所接到方屯社区巡山员何某电话称:有一个流浪男子在韩所东海村对面高家崖子的树林中住着,身边有多个打火机,极易引发火灾。接到报警后,陈建华立即赶到韩所东海村处置,当场收缴了该流浪男子身边的打火机。为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在无法查明该男子的信息的情况下,陈建华没有放任不理,将该流浪男子移交县民政局救助安置,及时消除了一起火灾隐患。

直面疫情的“冲锋者”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中华大地,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春节值班的陈建华在第一时间向局党委递交了《请战书》,他写到:“我虽然也在基层承担着排查工作,但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我更希望能加入抗击疫情的前沿阵地……”自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陈建华组织警力对辖区KTV、酒吧、茶室、麻将馆、旅馆等195家场所进行拉网式排查和宣传,累计对28家营业中的场所业主进行教育劝阻及责令停业处理。

2月4日,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中心街小广场住宅区竟然有群众聚集打麻将。接到举报后,陈建华立即带领民警赶到现场,发现现场有17名群众围着4张桌在打麻将,将疫情防控措施置之脑后。看到此情况,陈建华立即上前劝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将疫情防控期间的相关举措告知聚集群众,教育群众“不聚集、不串门、戴口罩、勤洗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让在场群众意识到疫情防控的重要性,最终配合民警主动散离,有效地预防了人群聚集疫情的发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