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行渐远的香格里拉

旅途纪实

离开拉萨,所要去的城市都是未知的,没有计划,没有攻略,也许未知的世界才是美妙的。想去四川色达,打算在拉萨火车站买北上去昌都的长途客运车票,因为从昌都进入色达比较近,当看到有去香格里拉的长途客运车时,从而改变注意---南下。2010年10月走了云南南部一些城市,北部还没去过。在高原呆时间过长,想去云南休养一下,与身心都是利好。

拉萨至香格里拉是长途卧铺大巴车,现在客运公司很少有这种车了,10点从拉萨出发,车行线路是,走318国道至芒康(川藏线)后转入214国道(滇藏线)直奔香格里拉。大巴先驶入喜马拉雅山脉,快进入云南境内又行进在横断山脉。卧铺大巴穿行在高山峻岭中,真是无比惊险,若身体不好乘坐这条线可能会晕的上吐下泻。记得2013年6月去台湾,上阿里山之前,导游一再强调要提前吃晕车药,说阿里山的盘山路很险,可经过了川、滇藏线的盘山路,阿里山的盘山路就不值一提了。川、滇藏线上沿路星星点点撒满骑行去西藏的队伍,看着他们汗流浃背、无比艰难蹬车的样子,想想我一个月前也跟他们一样做着苦逼自虐的傻事,现在一切都过去了,还是背包客好。

大巴经53个小时的顽强奔波,终于在6月19日下午15点到达香格里拉,进入云南后一路上都下着雨,还好下车后雨也停了,并且云开雾散。

香格里拉县地处青藏高原南缘,横断山脉腹地,是滇、川及西藏三省区交汇处,也是举世闻名的“三江并流”风景区腹地。离开西藏有种离开高原无比轻松的感觉,虽然香格里拉依然在海拔3000米左右,现在真感受不到是高原了。空气的潮湿让皮肤不再干燥,满街比拉萨便宜的水果任你购买,沿街经营的餐厅、商店与西藏相比真是物美价廉,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格外浓厚。

进驻一家宾馆后,与老板沟通如何去古镇,老板说古镇不远,宾馆门前花1元钱乘坐1路公交车可到古镇。下午还有时间游览古镇,于是放下行李,不顾旅途疲惫,乘车前往古镇。

“香格里拉”一词早在一千多年以前藏文文献资料中就有记载。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记叙了康韦等4位西方人士,在战时从南亚次大陆一个叫巴司库(作者虚构的某国城市名字)的地方,在乘机转移去白沙瓦时,被一个神秘的东方劫机者劫往香格里拉蓝月山谷的神奇经历。在小说中所描写的整个香格里拉就是一个自然景色——雪山、冰川、峡谷、森林、草甸、湖泊,财富——那里富含金矿和纯净空气的汇萃地,是美丽、明朗、安然、闲逸、悠远、知足 、宁静 、和谐等一切人类美好理想的归宿。当1934年4月英国伦敦麦克米出版公司出版该小说时 ,令出版商和作家始料不及地在欧洲引起了轰动,并很快畅销到美、日等国。小说出版后,立刻被独具慧眼的好莱坞制片公司摄制成电影,影片风靡一时,主题歌“香格里拉”唱遍全球。从此,香格里拉就是人们想象中的人间乐土,成了“伊甸园”、“世外桃源”、“乌托邦”的代名词。

公交车到古镇,没有明显标志,下车后的马路对面有一个古朴的巷子,问过行人,这就是古镇。巷子不长,大多是商店、客栈、餐厅及少数的茶馆。穿过小巷,就看见前方一片废墟,这就是在2014年1月11日香格里拉独克宗古镇如意客栈使用电热取暖装置导致短路起火,发生火灾,2/3的古镇都被烧毁了。今天来到这里看到的还是一片废墟,无任何重建迹象。在往前走就到了中心广场,中心广场保留依然完好,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在这里。广场的游客中心停满了旅游大巴车,不少游客在这里游览,有的上山进入寺庙,烧香磕头;有的在摊前讨价还价,购买小饰品;更有众多游客坐在中心广场,傻傻发呆,看能否酝酿出人间乐土的感觉来。我山上山下溜一圈,广场周围散散步,稍坐休息后就走出古镇,往住的方向散步而归。

在一家餐馆吃过晚饭后回到宾馆,已经是晚上21点。坐在大厅和宾馆老板聊起来,问起去看梅林雪山、虎跳峡等如何走。老板很健谈,说话很有智慧,问我是哪里人?以前去过哪些地方?我一一作答。最后给我的答复是,你来自于新疆,看了众多雪山,这里的雪山可以不去了,虎跳峡也是去看岩石而已,没必要为它浪费时间,这里的草原也远不如新疆的草原,古镇是这里特色,可惜部分被烧。听老板一言,旅游方面懂的实在多,也非常感谢能替我着想。最后他建议,香格里拉行程不必太长,丽江已经成了小商品批发市场,没必要去了,大理值得逗留,可感受古城韵味。在云南的行程我基本按宾馆老板建议去完成的,后面在马尔康和几位周游各地的背包客讨论起哪里好玩时,觉得自己听从宾馆老板的建议是非常正确的。背包客们对香格里拉感到遗憾,认为云南、四川等地小城美景也不少;认为丽江有点象温州小商品批发地,物价高,吃住贵,不愿逗留;一致称赞大理值得再去,享受到宁静古城的味道,同时洱海边去住,会有更美的体会。

有多少人还梦想着要来这个人间乐土--香格里拉,就因为这几个字及它的传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驻足香格里拉。因赶路未能去看附近更多的美景,相信下次会看到更美丽的香格里拉。

韵味浓浓大理城

旅行纪实

从香格里拉发往大理的班车,长途车上写的是开往下关,其实就是大理,全程大多走的高速路,虽然外面下着小雨,车速还是很快的,下午16点到下关车站,雨也停了。我下一步准备去四川境内,下关是北客运站,只有东客运站才有去四川攀枝花的长途客运车。下车后又坐8路公交车去东客运站,东站离大理火车站非常近,交通便利。

在这个城市呆的时间不长,住宿就不要离车站太远,方园1公里内最好,这样去车站赶车时间就不紧张了。对住宿起码要满足以下条件:第一要干净,第二有YIFI,第三能洗澡。旅途中我一般是按照这样的条件选住处的。在车站附近不远处找到家宾馆,50元/天的标准间,房间设施齐全,没有电话,但有YIFI,这房间条件完全可以和大城市三星级宾馆相比了。经询问宾馆工作人员,古城离大理市区还有20多公里,8路公交车直达。由于从拉萨出来几乎没有休息,觉得特别疲惫,在附近吃了碗米线就回宾馆休息了。

昨晚休息的好,今天精力完全恢复,早上6点多就起床,附近吃了早饭,乘坐8路公交车去古城。其实从香格里拉往大理的路上经过古城,有的游客就下车了,可能是住古城了。

昨天的雨让今天的空气格外的清鲜,蓝天很透蓝,白云更棉白。沿路远远近近、星星点点在路旁、田间建有一些灰白色调的仿古建筑。公交车半个小时就到古城了,下车后随意溜达。

古城的特别之处一是建筑,二是颜色,三是材质。古城主体多为木质结构,灰白的墙,深褐色屋顶并露着房檐,远看像水墨画,近看不显得刺眼和喧哗。沿街门面与大多旅游城市类似,商店、餐厅、旅馆、茶馆,这里唯一多了些出租自行车的。感觉生活的节奏放慢了,行人走路、相互交流都很悠闲,在古城逛了一个多小时。

这里离洱海较近的一个码头就在上村,距古城有4公里。问好路,就往洱海方向走去。古城出租自行车的,是骑着去环洱海,我看路不远就没租。一路上都是骑车去洱海的,其中不少外国人,就我一个走路的。到了上村,码头有售票的,180元一张门票,是去洱海坐船。我在路边花30元租了辆崭新的美丽达山地车,并向租车人询问,如何骑行环洱海。

环洱海一圈是130公里,一般是顺时针方向骑。出了上村不到300米,就是环洱海公路了,有明显路标,不会迷路,一路上都是骑车环洱海的游客。天气晴有时多云,气候凉爽,真是骑车的好天气。环海路时而在海边,停下可以休息、照相;时而进入村落,可以喝茶吃饭;时而在田间穿行,若口渴,停下来在白族人家搭的凉棚内休息,吃白族大妈做的解暑饮食,买些水果,是白族人家自产的,很便宜。在凉棚内休息好了,一个人轻松愉快地继续骑行。

中午13点多了,感觉饿了,就边骑边找合适吃饭的地方,前面又进入村落了,在海边有几间仿古建筑,找了间观海视线特别好的人家停下来,是家商店,进去询问主人,也做饭卖,花10元要了碗米线。就我一个游客,商店坐着几位白族老人,悠闲地喝着茶,看我进来,一位老人过来给我泡了杯浓茶,很烫。这时米线好了,农家自己做的饭很实惠,碗大、肉多。云南只要开餐馆的一定会有米线卖,我每天至少要吃一次,这次吃的米线是进云南以来最香的一次。饭后,女主人收走碗筷,刚泡茶的老大爷说,喝口茶,别急着走,累了就休息一会儿。几位老年人继续喝他们的茶。爱茶之人,自然品得一颗水云心。

我坐在门旁一把靠椅上,望着前方的洱海。关于洱海,传说天上有一位仙女羡慕人间生活,下凡来到洱海边与一渔民青年成婚。她看到渔民打鱼困难,就把自己带来的一面宝镜放入海底,把鱼照得一清二楚,好让渔民打到更多的鱼。 后来,那面宝镜在海底变成了金月亮,这就是洱海月。每当月出,行近洱海之滨,仰望天空,玉镜高悬,俯视洱海,地溺银涛,水光接天,万顷芒然,一个明晃晃的月亮在海中随浪飘摇,令人惊叹不已。可惜这次没时间观赏月光下的洱海了。

喝茶的老人们和我都很少语言交流,只是一颗饮茶心,无语无声,安静极致。一心在茶,一念在茶,双手捧杯,看着嫩绿的茶芽在水中浸润,辗转,沉淀,散香,沁心,享受着这宁静而美好的下午。这就是我一直想要的生活,只闻茶香,不谈悲喜,喝茶观景,不争朝夕。阳光暖一点,再暖一点,日子慢一些,再慢一些……

眼前偶尔有骑车人经过,不时回头看看,可能也在找餐馆,只是看见的是商店,便继续往前走了。在我左侧旁边有张旧桌子,上面有只白色的猫,懒洋洋躺在那儿,我进来时一直安静的在睡觉,现在睡醒了,开始伸了个懒腰,然后就用前抓洗着脸,悠然舒放。此刻时光仿佛走的很慢,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放松、宁静、安然,这真是,心中无常事,便是人间好时节。不知不觉两个多小时过去,下午还要骑回上村还车子,告别白族人家,往上村方向骑行了。

在上村还了车,坐车到古城,又转乘上了回大理市的公交车。回望渐渐远去的洱海,心想,这样犹如水墨画的美景,一定还会来,来了一定要多住几日,住下一定要骑行环洱海一圈,一定欣赏月光下的洱海。出来一个多月了,直到进入大理感觉是最为舒适的一个城市。因时间紧,明天,要北上四川了.

情意绵绵康定城

旅途纪实

大理去攀枝花的长途班车,先经丽江,后向东进入四川境内。车在云南境内依然行驶在山路,虽然爬坡下沟的,但路况还是不错。进入攀枝花路开始变的糟糕,柏油路很烂,然后直接土路,一路进出攀枝花的重型货车开过,尘土飞扬。进入市区明显一股股热浪袭来,车站的位置很怪,对面就是一座长长的、高高的悬崖,车站前一条路同样是被来回的重型货车压的不成样子。旅馆在车站附近,一晚上都是重型大卡车经过的声音,吵的也没睡好,早早起来就离开了这个钢铁城市—攀枝花。

朋友打电话约我去成都,实在太热,我打算继续北上,于是就电话告诉朋友,不去成都了,直接北上康定。他在电话里说,攀枝花就是四川最热的地方,并说在四川境内有什么不方便可随时打他电话。我出门在外很少打扰朋友,自己走起来自在些。攀枝花没有直接去康定的车,只能先到石棉转车。15点到石棉刚好有一班车要发,票以售完,有一个人买票一直没到,车到点要走,我连站都没出,就又上了石棉去康定的这趟车。坐车一路上真的辛苦,西藏往云南是翻山越岭,这进入四川又是一路沿大渡河而上,一边是滚滚河流,一边是延绵山峦,一直陪伴走的康定城。

康定城区建在狭长山沟里,山沟中央是条流速较快的河流,河流两侧山脚较宽阔处就是建筑物,有甘孜州政府办公场所,有经营场所,也有居民小区,可能是州政府在这的缘故吧,这里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特别多,因我外出就使用的这两个银行的卡,所以进哪个城市都在观察这两个银行位置。

有名的跑马山就在将军桥附近,80元一张票可以上山。传说在康定有一对情侣,女的李大姐,男的叫藏岭奔迈,经常在跑马山上谈情说爱。有一天,藏岭奔迈的商队经过一座雪山,在一座悬崖上,盛开着一朵美丽的雪莲花,他爬上山崖,想把这朵与众不同的花带给他心爱的女人。也许他轻视了自然的威力,也许是他的业力使他如此。终之,藏岭奔迈在即将触碰到那朵奇异的花时,失足从悬崖上掉了下去。大山冷漠地收回了他的儿子。李家大姐期盼着藏岭奔迈回来的日子,她跑到康定城边公主桥旁,等待着她心爱的人归来。可是商队来了一拨又一拨,就是没有她等待的人来。在那天最后的商队中,她被告知藏岭奔迈永远不会回来的噩耗。李家大姐伤心欲绝,那撕心裂肺的痛苦,使她忘记了时间与空间。她茫然地来到了他们曾经常常约会的跑马山上,在那里呆坐了许久许久。她的泪珠一滴一滴,滴落在曾经相约的草地,慢慢竟成了一汪碧池。不知过了多久,一支孤零零的金黄色黄鸭,在那个池水中游戏。“哥是象牙的珠子,妹是丝绸的细绳……”李家大姐恍惚中,听到那黄鸭的鸣唱。啊,那就是她的藏岭奔迈呢!她惊喜地扑向了池子。忽然间她也变成了一只黄鸭,两人又终于在水中相聚了。于是双宿双飞,形影不离,一如多年前人们在康定城中看见的那对情侣。人们发现那对黄鸭经常在跑马山上,五色海边,木格措旁,有时在城里的水井子旁看见它们,人们取名给它们色夏昂巴(金色的鸭子)。又过了很多年,人们为了纪念她们,在跑马山上建了情人池,一对小亭子,是象征藏家大哥与李家大姐。最为神奇的是那池子边成长的树木,居然都是一对一对的,令人嘘唏不已!一代又一代,人们传诵着藏岭奔迈与李家大姐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也有了流传世界的那首《康定情歌》……藏岭奔迈逐渐变成了“张家大哥”, 跑马山也被默认为世界情山。每年春暖花开的时节,在这里会看到一双黄鸭带着它们的小孩。而更多的时候,人们在青藏高原的湖水与原野中,会看见一对一对金黄色的黄鸭,它们始终不离不弃,引颈欢唱。人们说,那就是藏岭奔迈与李家大姐呢。

上世纪40年代,在康定民间流传的这首情歌,被当时就读于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学校的福建学生吴文季收集整理,交给他的老师伍正谦,并由作曲系的江定仙老师配乐伴奏演唱。后来又推荐给当时走红的歌唱家喻宜萱,喻在当年南京举办的演唱会上公开演唱,以后每一次出场都成了她的压轴节目。从南唱到北,从国内唱到国外。从而使《康定情歌》传遍世界。这里之所以重点介绍康定情歌,是因为此歌给这座城市带来的是滚滚的财富,完全将康定造就成了旅游城市。康定城中各种档次的宾馆随处可见,特色餐饮沿街紧挨而开,旅游纪念品更是琳琅满目。

来康定才发现,其实康定最有特点的是的云,也许是山里气候凉爽,外面热气流向山里涌,山里冷热交汇的气流就形成了云,可能是山高云飘不出去,就大多顺沟而下。云层有时底的就好像在电杆上方,住在宾馆的三楼,打开窗户,如有云朵经过,夸张的话伸手都可以捞一朵云进来。你在餐厅吃饭、茶馆喝茶,偶然也会看到云朵从窗前缓缓行过。山上的云始终是飘飘荡荡,给人感觉真是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朵溜溜的云。当地群中见景生情,自然而然创造出了情意绵绵的康定情歌。

康定气候极易适合度假避暑,早晚非常凉爽,中午穿外套也不觉得热,每天下午必下一场雨,奇怪的是我到这天下午偏没雨,只是在晚上睡觉听见了哗哗的雨声,直到第二天早上起床去车站时才停。在康定走进任何一家餐饮、一个商店、旅馆都可以看到外地来的游客,大多是在这里休闲度假的,像我们这样的过路客也不少,因为这是川藏线的必经之路,是驴友走川藏南线的重要补给地。

在康定没过多的停留,准备呆一天就走,所以没去更远的地方,只是在城区遛弯,悠闲地沿河散步,感受着温润的空气,迷人的跑马山,绵绵的溜云。

信仰者的天堂---色达

旅途纪实

去甘孜是个错误的决定,只因通过地图看甘孜离色达近。旅途中细节考虑不周,小则会耽误时间、影响行程,大则可能就会遇到危险。到了甘孜发现没有去色达的班车,从宾馆住处打听到,去色达只能乘坐藏民的私人营运车,也就是几个人拼一部车。吃过饭顺路找到拼车点,大概问了价钱和发车时间,就回宾馆休息了。

宾馆是个四川雅安人开的,看她不忙,我就问她,甘孜这个地方为何很多喇嘛、尼姑?她在这里开宾馆已有5年了,说甘孜主要居住的是藏民,一个家庭两个孩子,其中至少有一个从小就出家当喇嘛或尼姑。后来在去色达的车上听一藏人说,小孩子读书辛苦,有不愿意上学的就自行出家了,家里不怎么干涉,上学还要花钱,学习也辛苦,出家不花钱,而且没压力。我比较相信这第二种说法。据说当地有威望的喇嘛说话比政府管用,直说了,就是藏民宁可听喇嘛的也不会听政府的。进入甘孜就感觉乱哄哄的,随处可见闲散的藏民扎堆再一起,喝酒的、闲聊的,街面卫生还很差,垃圾较多。甘孜给人感觉不好,我就不再逛,躺在宾馆床上,用手机上网。

第二天一早起床,收拾行李,简单吃了早餐,直奔昨天问的拼车点,很快有几个藏民司机围了上来。去色达,有的说120元,有的要80元,我都没搭理。我昨天了解到去色达拼车底价每人55元,商业行为已经让藏民学会精明的出价码了。刚走出几个司机的包围圈,这时候又来一藏民司机,直接说去色达55元,坐不坐,我简单询问车可坐几人,几点走,就上了他的车。和藏民交流一定注意观察他们的眼睛,眼睛永远不会骗人,尤其是藏民,接触了便体会得到。车上加我乘客共7人,其中4名藏族(1喇嘛、1尼姑、1中年妇女、1女孩和3名汉族游客)。私营车为了节省成本,走了近道,可路非常险,面包车缓慢地在山路上爬行,走走停停,然后司机不断与对面开来的车的司机用藏语交流,听不懂,但我明白他是在问路况如何。150公里的山路,走了一半就遭遇泥石流塌坊,一棵大树横在路中间,泥土已经把路完全掩埋,挖掘机从我们来的方向开来,师傅看了看说至少需要三、四个小时才能修好,沿途的车自觉按顺序排好队,等待路通。

可能是语言交流不便,同车藏民之间交流的较多,有一个汉语说的非常好的藏族女孩跟我们说话较多。等修路时间,才了解到和自己同车的女游客原来是一名居士,去年来过色达**,这次又去学习。跟我谈了很多她学藏传佛教的事,讲了自己的一些认识,我实在听不懂,只能礼貌性地点点头。我在车上等的有点急,便下车满脸愁容地看着挖掘机正在清理被泥石流堵死的路段时,这时同车的尼姑从我身后经过我时,突然转身,双手合撑,冲我微笑轻声说道:“施主,你可以微笑面对!”,然后转身而去。虽然汉语发的不标准,像一缕清风,飘然入心。我一直很纳闷,她是从我身后走来,怎么知道我表情的?其实在车上我注意到这尼姑了,可能有40岁左右,年轻时一定是位惊艳美女,经过修行后,脸上更是气度非凡。我是俗人,不便过问佛门的深奥。还没到**,就感受到出家人的善良了。同车慈眉善目的喇嘛大概也有40多岁样子,怕我们等久了着急,也不知从哪里弄来几瓶矿泉水,发给我们同车的每一位乘客。我一路都没舍得喝,一直背到敦煌鸣沙山渴的急需水时,才打开喝了。

时间过去了近4个小时,路才修好,我们的车排在第二个,跟着前面的车小心意意的通过,正行驶在刚塌坊处,因下面泥土较松,又陷下去了,全车的人下来推车也不管用,其它车上的人来帮助也无济于事,对面一越野车硬是绑着牵引绳将我们的车拖出来的,车走到安全处大家才上车。就这样150公里的路,到色达县整整用了12个小时,天开始下起小雨。

来色达也就是为了去**看看,县城离**还有20多公里,询问司机后,这车可以送我们去学院。到县城车上人大多下去了,了解到**有住的地方,我才没下车,女居士当然要去学习了,也就不用在县城下车,这时候又上来几位**的喇嘛。不要小看这20多公里的路,相当不好走,雨也由小变大了。刚上来坐在我身边的这位喇嘛很健谈,很快跟我们搭上话了。他叫才仁扎西,青海玉树人,13岁就出家,现在已经出家14年了,说话很和气,大多给我们谈些**的事。车到**已经彻底天黑了,雨也大了,出门这么久,第一次在雨中行进,一路带的伞终于派上用场。才仁扎西人很好,下车帮居士拖着拉杆箱,我们紧跟他往前走,他说去这里住宿条件最好的喇荣宾馆住。要没才仁,我们真是现在东南西北也搞不清楚,更别说找住处了。跟着才仁一直在上坡,今天乘坐一天车,下车又冒雨找宾馆,色达**海拔4800米,开始大口喘气,感觉到了缺氧,有高原症状了。女居士更是反应明显,虽然雨声很大,但她大口喘气的声音超过了雨声。才仁走十多米,就停下来等我们,总算爬到坡顶,来到宾馆,结果是爆满,只好在旁边找了家小宾馆,只有十几个床位的大房间了,实在太累,加之缺氧,躺在床上就不想动了。

清晨天亮出门,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住,喇荣沟两侧山坡上密密麻麻修满了像蜂窝一般大小的红房子,被昨天的雨水洗过后格外的清亮,僧舍在清晨的阳光映照之下仿佛沐浴在万道慈祥的佛光中,这里居住着成千上万的来自全国各地的信徒。这壮观的红色之景,这众多信徒聚集之地,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也是最大的佛家学院。喇荣沟**仿佛充满了强烈的磁场,吸引者来自四方八面的信徒和游客。我在山坡上选了几个角度好的位置照了些照片后,回到住处,收拾行李,告别居士,准备下山。居士说,来了就多玩几天吧,过会才仁来带你去参观,我说不用了。居士要在这里居住到10月天冷了再走。这里条件及其艰苦,进出交通不便,海拔又高,冬季还无电无暖,真佩服她的学佛精神。修行对于现在很多人来说,是一件神秘而无法理解的事情和生活方式,希望她在这里不在孤单。

我刚下山坡没走我久,才仁就打来电话,问要不要陪同到处看看,我婉言谢绝并表示感谢。一路上看着身边经过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喇嘛、尼姑,都是一张张快乐安详愉悦的脸庞,可以肯定的是这都是发自于他们的内心世界。色达是信仰者的天堂,我不知道我在这里是否能寻找到自己,但我今天是信仰的仰望者。

这里的游客主要是来**,亲临目睹震撼心灵的红房子,还有必去***台。昨天在车上和才仁扎西聊起想看***一事,只见才仁脸上露出极难察觉的诡异表情一闪而过,让我猜不透,他随后说了一句,现在来的游客去的挺多,然后就沉默了。

相识Smile—马尔康

旅途纪实

从**出来到色达客运站才发现,色达是个交通死角,汽车站就几排平房,是这次出行所见到的最简陋的客运站。没有去青海的车,没有返回甘孜的车,没有北入甘肃的车,只有发往成都、康定、马尔康的车,要去其它地方就得拼车,这样就打乱了我下一步去青海玉树的计划。从甘孜可以拼车去玉树,可去甘孜拼的车早以出发,加之我不太喜欢甘孜这个城市,于是立即放弃了这条线。

怎么办?想着事,就走到一家宾馆前,先进去在大厅休息一会再说。坐在大厅沙发上,打开我随身携带的《中国交通地图》,旅行带上真管用,手机地图在城市里导航还行,跨省市查找线路用手划来划去看不全。经查询地图,成都这条线离我返回线路远了,不想走,再返回康定去玉树方向,我不喜欢走回头路,而且出来这么久也从未走过回头路,最后决定走马尔康,因317国道经马尔康向东北接上213国道可进入甘肃境内到兰州,那里交通便利,去哪都方便。

从宾馆大厅出来,直接往车站方向去了。刚走到路口,一身游客打扮的Smile(网名,后来互留手机号码时查到的)迎面向我走来,也许他看我也是背包客打扮吧,文质彬彬地问我去马尔康吗?我说去,现在去车站买票,Smile说自己刚从车站过来,当天的票都卖完了,发往其它地方的班车现在也没票了,我们正在凑人拼车,问好价格后,我说可以,算我一个,拼的人还不够一车,我给Smile留了电话,先找吃饭的地方去了。

进家四川餐馆,刚点了碗面,Smile电话就来了,急促地说,人拼齐了,赶快过来,车要走。我给餐馆说不要做了,这时餐馆女店主气势凶凶地说,饭已经做了,不吃也要付钱,我问好价格后,摔给15元就赶车去了。出门在外,尽量不要为了一些小事计较,否则没必要因这点琐事破坏心情、影响行程。几分钟我就赶到了拼车点,先看着一个很壮实的藏民对着Smile不知道在大声说什么,后来这位藏民又和另外几个藏民在争执着。Smile看我来了,就说,两个藏族司机都想拉我们,因要价不一样,发生了争执。我们游客肯定是谁出的价便宜坐谁的车。最后Smile说,藏族司机争执后达成共识,抓阄决定,谁抓到就拉我们。

很有意思吧,我在藏区活动一个多月了,对他们处理问题的方式有所了解,藏民与汉人思维方式还是有区别的,在不影响切身利益时,还是入乡随俗吧,何况价位相差不多。几位藏民折腾了一会儿,拉我们的司机定下来了,可车上有两位乘客迟迟未到。Smile始终在协调拼车过程,有一位和另外没到的两位是一起的,Smile就叫他通知那俩位快来,车要走了。Smile又问拼车的7人是不是都去马尔康,一个藏民说中途下车,不愿意均摊拼车的钱,Smile算了一下,就多出几十块钱,于是跟我商量,由我们俩摊,我二话没说就同意了,都是些小钱,现在出发离开色达是大事。我们在等人过程中,又过来3个女孩打听是不是去马尔康的车,算司机运气,这8座小面包又挤进3位游客,当然要另外掏钱,与我们之前和司机谈好的价无关。从找人拼车,到谈价钱,藏族司机抓阄,乘客达成共识,最后出发,我一直沉默观察,Smile在策划主导。不要小看这一个小小的拼车,矛盾重重,Smile能协调的如此完美,既让司机满意,又让乘客无意见,而且确保了车的正常出发,这一车人再没有第二人能做到,要没有丰富的旅行经验和高超的协调能力,今天这个事情很难处理的如此顺利。一路上能结Smile这位重庆帅小伙为伴,真是三生有幸。

再这里我还是要提醒在外自由行的背包客,能不拼车最好不要拼,同样,尽量不要搭车。对车况、司机驾驶技术及一路上司机的变数你都无法预测。一旦路上出了事,一定会有纠纷。但有时拼车也是避免不了的,譬如,我从甘孜过来,没有班车,只有拼车。今天去马尔康,车票卖完,要赶路,也只能拼车了。所以外出旅行最好买一份意外险,以防万一。政府客运公司的车会有相应的应急处理机制,为了旅行安全,还是尽量乘坐政府客运公司的车吧。

车走在路上才发现,原想进色达的路够艰难的,可没想到这离开的路更是异常艰险。因为是山路,一路上间隔一会下场大雨,路一旁是流速湍急的河流,一边是山峦峭壁,司机还在急速向前行驶,路不断的有塌坊和泥石流,一路上都有养路工开着挖掘机、清障车在疏通道路。更要命的事,拉我们的面包车司机简直是二逼货,一边开着车,一边玩着手机,不玩手机就嗑瓜子,迎面来车了也不减速,看着马上要撞了,就突然打方向一闪而过,我心都快要跳出来了。车撞到落石也不下来看看,直到前方塌坊停车时,才发现一个右后轮胎不知何时被扎早已没气了。上这样的车真是要命,我一路上手心攥出一把把冷汗。也许是出发前对路神的虔诚敬拜,也许是转山的功力还在发作,一路比较顺利。天黑了,谢天谢地,总算安全抵达马尔康。

第二天,Smile要去红原,我和同车另外两位女孩同路到若尔盖。清早我们第一个就去排队买票,到红原的就剩一张票,今天到若尔盖的票昨天就卖完了。又要拼车,结果一打听拼车价格几乎是客运站价格的4倍,还要再拼人。吃过早饭我又去车站,看有没有退票或者共同拼车的。进站发现去九寨沟的车经过红原,而且还有座位。红原也是去若尔盖的方向,比从马尔康走要近一半路。我们3人顾不上那么多了,先到红原再想办法往若尔盖去吧。去九寨沟的车比Smile的车先发半小时,留了电话相互告别。车到红原后我们边吃饭边打听往若尔盖的车。这时我一直与Smile保持着电话联系,他的车也快到红原了。我们联系了一家藏民的车,只是要拼够人数才可走,藏民的车送他们亲戚一直未到,这时Smile打来电话,说他也到红原了,并说红原客运站有拼车去若尔盖的,而且价钱和客运公司差不多,有辆车还可坐3人,让我们赶紧过去。我们也顾不上前面联系的那藏民的车了,就往车站赶,还是有点距离。Smile又打来电话,很急的样子,说车要走了,让我们快点,我们加快了脚步。在去车站的路上看到Smile坐在他朋友车上,引导一面包车,在大街上找我们。没想到又如此顺利拼上了去若尔盖的车。

从色达出来,与Smile相遇,虽然素不相识,但他一路上都在付出、协调、帮助我们,哪怕甘愿自己吃亏也要把事情办好,从不斤斤计较小事,做事大气而完美。出门在外旅行能与Smile结伴而行真是好运。在这里我衷心祝福他人生旅途平安、吉祥如意!

辽阔草原—若尔盖

旅途日记

到若尔盖车站后,同车的两位女孩怕票不好买,先订好返回成都的车票,而我去兰州的车是隔一天发一班,只能当天来买票。为了节省时间我们直接搭车往景区去了,30多公里路很快到了花湖景区。几个女孩拼住一间帐篷,我一个人住一间大帐篷,一个床位30元/天,很干净,比较划算。到景区已经是下午15点多了,现在买票进入花湖景点显然不合适。吃过中午饭我在景区附近拍了一些照片后, 回帐篷休息了,可能是连续几天坐车加之路途险,躺在床上就不想动,睡不着就用手机上网。若尔盖大草原是中国五大草原之一,面积35600多平方公里,系以牧业为主的藏族聚居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曾多次通过这里,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在这就不哆嗦给大家了,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应该彼此珍惜。

下午是休闲的,我们在帐篷餐厅,和藏民老板天南海北聊了很久。主要听许小艾(克拉玛依人,在色达一同拼车)与老板聊天,从景区聊到餐馆生意,从藏传佛教聊到信仰......,许的知识面很宽,也算是周游各地、经验丰富的旅行家了,我只是听,偶尔也搭几句话。优雅(网名,绵阳人,在色达一同拼车)和许是结伴旅行的,话不多,但很沉稳,说话句句到点到位。从色达出来在路途无比惊险、又异常颠簸的情况下,竟然能在车上呼呼大睡,沉稳的让我实在佩服。在红原上车时,我们同一排座位,聊天时我就随意问她此事,她说四川旅游大多这样路况,习惯了,也就睡得着。我心想,这样要命的路打死我也不习惯,以后只能少走了。优雅如果是个男的,那肯定是位运筹帷幄的风云人物,只可惜生了个女儿身,但身为女子,能将优雅发挥到如此炉火纯青的境界,真耐优雅中的精品。一下午美好的时光,我们就这样在美丽的若尔盖大草原的帐篷餐厅,轻松愉快的聊天中度过了。

天黑后,各自回帐篷休息了。也不知深夜几点,帐篷外下起了大雨,噼里啪啦敲打着帐篷,大一阵小一阵的。刚睡觉时还不觉得冷,可这雨下起来,突然感觉到了冷。不过还是在承受范围内,若再冷些,房间还有3张空床,抱一床被子过来就成。早上6点多雨停了,天也亮了,起床刚洗漱好,又开始下雨,赶紧躲回帐篷内。8点雨又停了,天气很阴。

昨天听餐馆老板说,阴天花湖基本没花可看。经询问停车场的保安,大概11点左右有两趟车经过这里去兰州。我决定路边等车去兰州,这天气用不着进花湖了。在等车时,一位藏民的小面包车停在我身边,问我去哪里,我说等去兰州的车,他说这里车少,让我坐他的车去跌部等,那里车比较多,也好搭。看这藏民是老实人,我就去帐篷里拿了行李,并向隔壁帐篷女孩告别。在车上,我说今天本来看花湖,这天气不好就不看了,司机说,不看就对了,说他刚从花湖那边过来,阴天根本无花可看,还不如这路边开放的小花,不花钱看看,也值了。很快到跌部路口,付了20元,看见对面一家餐馆,我说去吃早饭,司机说,你去吃饭吧,我来帮你挡去兰州的车。简单吃过早餐出来,刚到路口,过来一辆班车,是去合作的。合作就进入甘肃境内,离兰州更近了,先上车到合作再转车吧。

车走不远,在郎木寺路口,又有几位搭车的上来了,其中一女孩在我身后座位坐下,通过她打电话,得知她也要在合作转车去兰州。停车休息时,我告诉她我也转车去兰州。聊天得知她是旅行社工作人员(网名,娟子),刚送走一个旅行团,现在回兰州公司。

车到合作后,娟子说我是客人,一定要请我吃饭,我还是主动结账了。上了去兰州的车,她一路打电话给我订在车站附近的、和她们旅行社有合作关系的商务酒店,这样提前预订,价格可优惠,满划算。到兰州后,住的地方要打车去,在火车站和东客运站附近。出租车到宾馆后,我要付打车费,娟子让司机不要收,说我是客人,司机也很听话,实在没折。宾馆办理入住登记时,我身上带现金不够,宾馆又不可以刷卡,娟子帮我付了押金。办完入住手续后,她说公司有事,就匆匆离开。一路上我真不知道该如何感谢她,后来取上钱,打电话让她把银行卡号告知我,她说什么也不讲。欠别人的,不可以忘记,总是要还的。感谢兰州旅行社工作人员娟子,对素不相识的我一路提供了真诚的帮助,祝福好人一生平安!

商务酒店条件很好,可惜就是不能在客房使用wifi,大厅可以用wifi,又经常上不去网。现在人不说一天没网,就是一小时没网上就感觉缺少什么,因为网络让出门在外的人不再孤单。现在的小旅馆为了招揽生意,大多都可以使用wifi上网。明天还想在兰州呆一天,我想换个可以上网的旅馆住,于是就在沿街找,路口有一家,一问不能上网,老太太说,带我去可以手机上网的宾馆住。一路上她和颜悦色给我介绍,旅馆条件多好,可以洗澡、上网、又安静。跟她两拐三拐,走了五六分钟,在一小巷子里停下,门口还坐了两位老太太,我看了房间,条件很差,房间很暗又脏,就说今天不住,可能明天住。突然带我来的老太太凶相毕露,好像意思是不住不行,不住也要付钱,要不别想走的意思。另外两位老太太也站起来,在3位老太太同时向我围过来、还没站稳脚跟时,我一个转身几步就拐出巷子,大步消失在她们视野中了。难怪跌倒在马路上的老人不敢扶,今天我领教了,现在的老人惹不起啊!(相信大多数还是好人),幸好我身手敏捷,要不今天定有麻烦。这段不愉快的插曲,立即让我产生离开这个城市的念头,明天去西宁。请朋友们千万记住:在车站附近有人拦你住宿、拼车、吃饭等,最好别搭理,也别得罪,微笑地找借口快速走开,否则,被这些人缠住,大多有麻烦。

在这里,我要重点给朋友们推荐从兰州到马尔康直至成都连接甘南、川北的这条路线,是我出行几十天来走的最舒服的路线,也是非常值得回忆的旅行线路,道路平缓,辽阔草原,风景优美,气候适宜。适合自由行、自驾、背包、徒步、骑行等各种旅行方式的好线路。有机会我一定还会走。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