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可惜,戏外的费雯丽却没有斯嘉丽那样的好运。小时候的费雯丽,也是照着斯嘉丽的路子在培养的:她被送进英国贵族女校读书,会跳芭蕾、拉小提琴......标准的大家闺秀。

但凡是经典老剧都逃不过翻拍的命运,别说迪士尼三天两头翻拍真人版电影,就连《绯闻女孩》、《老友记》不也要重新开拍了。
不过,还是有一部戏至今没人敢动——《乱世佳人》
原因也很简单,再找不到这么契合的斯嘉丽了:她的扮演者,费雯丽。
就算你对好莱坞黄金时代的女星没什么了解,但也一定听过她的名字。
大多数人都是从《乱世佳人》开始认识她的,小控也不例外。
片中那个作天作地、但“谁让你长得好看说什么都对”的女主斯嘉丽,
被她演得太好,以至于总是下意识地会把演员本人和角色联系到一起。
但可惜,戏外的费雯丽却没有斯嘉丽那样的好运。
甚至,说她是有史以来最惨的女星都不为过。
1913年,费雯丽出生于印度,父亲是驻印英国军官,母亲是业余剧团演员。
小时候的费雯丽,也是照着斯嘉丽的路子在培养的:她被送进英国贵族女校读书,会跳芭蕾、拉小提琴......标准的大家闺秀。
尽管父亲一开始并不同意她做演员,但顶着这样一张脸,看过的人都明白:她是天生要当演员的!
后来在荧幕上迷倒万千观众的那双淡绿色眸子,这时候就已经初见端倪了,配上扑闪扑闪的睫毛,
3岁的她,已经长成了标准的洋娃娃。
而她自己也真的热爱表演,7岁就会说:“我会成为一个影星的!”
后来证明,她人生的所有预言都精准得可怕。
18岁,她考进了英国皇家戏剧学院,也就是在这时候,他看到了一个男人的戏剧:劳伦斯奥利弗。
这名字听上去是不是有点熟悉?
英国最高级别的戏剧奖项“劳伦斯·奥利弗奖”,就是为了纪念他。
他是英国最顶尖的戏剧演员,被称为“莎剧王子”。
戏剧界一直有个默认的规则:能演好莎士比亚剧的演员,就能演好所有戏。
作为戏剧新人的费雯丽,一来就见识到当时全国最顶尖的表演,她的震撼可想而知。
她指着台上的奥利弗告诉朋友:“我会嫁给他!”
尽管当时的费雯丽已经结婚,并生了一个女儿。
是的,比费雯丽的成名更早到来的是她的第一段婚姻。
男方是一名律师,剑桥毕业,在伦敦有自己的律师事务所。
费雯丽对他一见倾心,以至于当男方告诉她,自己不喜欢戏剧界的人时,她就退了学。
但一切都在看到奥利弗的表演的那个夜晚改变了,费雯丽终于明白,她要的是什么:
做一个向奥利弗一样伟大的演员!
然后,嫁给奥利弗。
第一个机会很快就来了,美国畅销小说《飘》宣布要拍成电影版。
消息一出,立即引发了美国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试镜,来竞选女主斯嘉丽一角的更是达到1400人。
彼时还在伦敦戏剧社无戏可拍的费雯丽,迫不及待地也去试镜了。
尽管今天很多人都听说过:费雯丽在面试时是怎样一眼被导演和制片人相中,看了她就再无二选!
但没有说的下半段是:尽管她在外形和气质上都和斯嘉丽无比契合,但顾及到她英国人的身份,要来扮演一位美国南方人会引起的争议。
和当时外界对费雯丽不好的传言,制片人足足把费雯丽和其他另外3位女演员的试镜片段看了30遍,才下定决心:
只能是她!
在拍摄《乱世佳人》时,费雯丽总是最早到片场,最晚离开,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从没休息过一天。
她形容自己:“差不多有6个月的时间,我天天从早到晚地只想着斯嘉丽。我希望我的每一个举止、每一个手势都纯粹是斯嘉丽的。我应该感到,甚至斯嘉丽那些令人鄙视的行为也都是我干的。”
最后她不仅凭借此片拿下人生中第一个奥斯卡影后,也让她一举在全世界成名!
从此,斯嘉丽就是她,她就是斯嘉丽!
这一年,她的好运还不止这些:和丈夫的纠缠终于走到了尽头,而另一边,奥利弗也如愿和妻子离婚。
上面提到的那些外界不好的传闻:就是指两人在合作了《哈姆雷特》之后一发不可收拾、相恋的传闻。
不过现在这些已经不重要了:几乎是在达到结婚条件的那一时刻,两人一分钟也不愿意等,午夜时分就举行了婚礼仪式。
凯瑟琳赫本从睡梦中被叫醒,给费雯丽做了伴娘。
凯瑟琳赫本就是小李子演的《飞行家》里面,“大魔王”扮演的原型,
事业,爱情双丰收,老天实在待费雯丽不薄。
但与此同时:悲剧的种子也正在悄悄发芽。
或者说:正是她的幸福一手造成了她的悲剧。
《乱世佳人》的大火,让当时的《纽约时报》对费雯丽写下这样一句评价:
“她有如此的演技,根本不必有如此的美貌,她有如此的美貌,根本不必有如此的演技。”
容貌、天赋、努力,她一个都不缺,作为演员,称得上完美!
完美得就像是一台超负荷运转的机器:永不出错,但你总担心它有一天会崩溃。
卡赞曾经说:
“假如费雯丽认为什么对她的表演有帮助,那么,即使前面是碎玻璃,她也会爬过去的。”
在拍摄《乱世佳人》时就证明了这一点,后来的费雯丽,更加“严重”。
拍摄每一部戏,她都要求自己全身心投入,用生命去表演。
她把自己性格中所有的纤细、敏感、脆弱都揉进了表演里,与角色同呼吸共命运。
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她,她后来甚至成了比她的偶像奥利弗还要优秀的演员。
但也无形中再次放大了她性格中的缺陷:
这些缺陷,在荧幕上被赞美、被惊叹,但离开了电影,它们就成了麻烦。
在拍摄《埃及艳后》时,她已经怀孕,因为每天都披着薄纱在寒冬里演戏,最终导致她流产。
戏里角色的挣扎和现实的打击,双重折磨着她,也就是这从这时候开始,她患上了躁郁症。
她开始在家对丈夫奥利弗辱骂掐打,直到累垮,事后却什么也不记得。
但病得再严重,只要一站到镜头前,导演一喊“咔”,
费雯丽立马就能变回那个优秀的、敬业的、完美的演员。
所以没人看出她的不对劲。
她只把疯狂、神经质的一面,留给最亲近的人。
奥利弗后来在自传中写道:
“尽管她会突然脾气暴躁、沮丧,并且越来越糟糕,但她还是保持了特有的谨慎——一种在除了我之外所有人面前掩盖她真实的精神情况的能力,在我面前,她不必如此费心。”
到拍摄《欲望号街车》时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医生确诊她患上了精神分裂症。
但这样一来,她反而更贴近人物了。
片中她扮演的布兰奇,是一位疯言疯语,欺骗身边所有人,最后连自己也信了的疯女人。
她需要扮丑、扮老,但她说:
“我不在乎这些......只要能唤起一个完整的人物——愤怒嫉俗、生硬、疯狂、痛苦、心烦意乱。”
某种程度上:电影就像她的鸦片,让她起死回生,也越病越重。
和他一起搭戏的马龙·白兰度评价她:
“费雯丽美貌绝伦,但也有弱点,就像田纳西笔下那只受伤的蝴蝶。她和布兰奇是相似的,尤其当她精神恍惚时。”
片子的结尾,布兰奇挽起一位陌生人的手臂说:
“我一直依赖陌生人的慈悲。”
然后她被带去了精神病院。
电影拍完,费雯丽也被抬进了精神病院。
和她一样病入膏肓的,还有她的婚姻。
为了躲避家里这位“疯女人”,奥利弗开始整夜不回家,他在外面有了别的女人,并要求离婚。
丈夫的变心,让本来就神情恍惚的费雯丽再次大受打击······
她彻底崩溃了!
桑尼·拉希曾说:
“她真是太痛苦了。有几次我真的以为她要疯了,有一天她严肃地告诉我说她会疯,我已经开始相信她了......”
曾经那个拆下窗帘做成裙子,再困窘也要穿得漂漂亮亮去见心爱的人的斯嘉丽,
现在对着观众却说出“我几乎可以进疯人院了.....”这种话。
就算经纪人和公司一再对外宣称:“她只是感觉有点不好”,
但没有人再用她。
不用说那时候的好莱坞,就是现在,一个有精神分裂症的女演员,对她的职业生涯意味着什么,也是不言而喻的。
所有人都说奥利弗对她太狠心了,但奥利弗也有自己的开脱理由:
“事情可以发展到这个地步,就好比一条救生筏已经不能再上人了。
我没办法拯救她,我去拯救她,只会被拉下水。”
费雯丽大概也明白了这点,她最终同意了离婚。还对外发表声明:
一句“奥利弗太太同意奥利弗先生的一切决定”,是她最后要保留的尊严。
离婚后她有变好吗?
表面看起来,似乎是好了。
她不再把奥利弗挂在嘴上,还找到了新的爱人——一个叫杰克·梅里维尔的年轻男演员,也是她的粉丝。
同时,她还开始复出拍电影。
但事实上呢?
她一直到临终都还称呼自己是奥利弗夫人,床头放着奥利弗的照片,对着陪伴她的杰克一遍又一遍重复当年她和奥利弗的故事。
她的病情越来越频繁见诸报端,媒体绘声绘色地描述她发疯的过程:
在拍戏时,她会突然扯下所有珠宝首饰,大声喊叫,逮谁打谁,拒绝睡觉。或是幻想出很多个人,对着空气大喊大叫。
身边人不得不用电击来强行使她安静下来,目睹她接受了一次又一次电击休克疗法的凯瑟琳赫本,后来听到她的死讯,
只说了一句“谢天谢地!”
《乱世佳人》的最后,面对瑞德的离开,斯嘉丽一边流泪一边倔强地对着镜头说:
“不管怎样,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但她没有明天了。
1967年,爱人杰克趁着她休息时去了一趟厨房,回来就发现她趴在地板上,死时年仅53岁。
第二天报纸的头条是:“Scarlett is gone with the wind”
(斯嘉丽飘然长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