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让糖友老张从家里带血糖仪过来,早8:00到医院,测末梢血糖的同时,抽血查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经过一系列的检测,我发现他的血糖仪没有坏,血糖控制得也不错,不需要加大胰岛素的用量。

糖友老张已经有20年的糖尿病史了。

他每天晚上都注射16单位胰岛素,早晨一般5点半起床。

最近他发现一个怪现象:

起床后自测末梢血糖,多数在5-6mmol/L。

但是每次到医院同样测空腹血糖,往往是8-9mmol/L。

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来门诊向我咨询:

是不是我的血糖仪坏了?

要不要去买个新的血糖仪?

要不要加大胰岛素的量?

经过一系列的检测,我发现他的血糖仪没有坏,血糖控制得也不错,不需要加大胰岛素的用量。

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家监测空腹血糖达标,医院检查空腹血糖不达标,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吗?

医院检测的血糖为什么更高一些

因为是在不同时间点测的。

血糖每时每刻都有波动,糖尿病患者的这种波动性就更加明显。

在家里5:30查的结果,与在医院8:30查的结果,不一样是很正常的。

老张问我:那也不对呀,我到医院前一直没吃东西,到医院饿得更久,血糖不是应该更低吗?为什么反而更高?

我笑了笑:这其实很常见。

这就是糖尿病患者中典型的黎明现象,但称为“黎明现象”可能不够准确。

一般而言,空腹血糖从凌晨3点左右会逐渐升高,到早上8-9点钟会达到高峰,不仅仅是“黎明”。

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人体内有种非常强的升血糖的激素,叫“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分泌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在晚上11点左右这种激素分泌最少,在凌晨3点左右逐渐升高,而到早上8-9点钟分泌达到高峰。

部分糖友胰岛功能较差,没法分泌足够的胰岛素去平衡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升糖作用,因此早上8:30的血糖就会比早上5:30的要高。

老张的检查结果说明空腹血糖升高就不能理解了。

血糖仪检测结果如何与医院结果比对

判断血糖仪是否准确,应该把血糖仪的结果与静脉抽血的结果作对比。

一般要求在空腹状态下,抽血的同时,扎手指测末梢血糖。

如果血糖仪结果与生化仪测血糖的结果误差在15%的范围内,则认为该血糖仪准确性可靠。

我让糖友老张从家里带血糖仪过来,早8:00到医院,测末梢血糖的同时,抽血查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

发现糖化血红蛋白6.7%,空腹血浆葡萄糖7.8mmol/L,血糖仪测的末梢血糖值是8.1mmol/L。

这说明他的平均血糖控制不错,只是单纯的黎明现象引起的高血糖,不需要加大胰岛素的剂量。

也证实了他的血糖仪检测结果是准确的,无需更换。

导致血糖仪监测误差的7个因素

科技不断进步,目前绝大多数血糖仪的监测都比较准确。

临床上仍然发现不少“测不准”的现象,往往是由于操作不当引起,如:

  • 在采血过程中使用碘酒消毒;
  • 消毒后酒精未干便取血;
  • 采血量不足时挤压手指增加血量;
  • 血糖仪和试纸不匹配,测定前未校正试纸代码;
  • 试纸未保存在阴凉干燥处,每次取出试纸后未立即盖上瓶盖;
  • 未能定期校准血糖仪。
  • 这些通通都会影响测血糖的准确度。

    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避免以上的7个错误操作。

    作者:林忆阳 解放军900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博士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