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一回房姐改造了一个女记者小园(化名)的出租屋。

  小园是一个民生记者,在做一档民生调解类节目,已经做了4年了。

  这档节目专门报道家长里短、社区纠纷、亲人反目、爱人相杀、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光听着就让人头大。

  在新闻行业,有张图特别火,道尽了身为记者的一把辛酸泪——

  皮肤暗淡,挂着浓重的黑眼圈,总是一副身体被掏空的样子。我见到小园的时候她就是这样的。

  她说,自己一天恨不得有36小时,睡12小时,工作24小时!当记者,是没有朝九晚五的,时刻都要准备战斗。

  她曾被黑社会围堵在家门口,被伤到视网膜脱落。但她依然在一线坚持着。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她的家,听听她的故事~

  改造前后对比图

  下面是改造的完整版视频

  所有改造的细节

  都在其中~

  

  自述小园 编辑七环房姐

  大家好我是小园,一个做了4年民生记者的女孩。

  干这一行之前,一直以为当记者是这样的。

  但是当了记者之后才知道,现实是这样的。

  民生调解是个苦差事,一周工作7天是常有的事,每天23点前写完所有稿子,而且是随时随地写稿,平均每人每月出差10天,每周夜班35小时……

  我每天不到7点就得起床、洗漱。这个过程手机绝对不能离开我,洗澡也不行!我一般洗澡的时候会把群消息、手机短信推送提示音都打开,手机放在离我最近的地方,只要响一下,必须得看。

  有一次正洗着连续好几个弹窗提示,我就马上关了水,擦了擦手开始发短信安慰纠纷当事人。

  还有一次,我早晨正在化妆,信息一会儿弹一个一会弹一个,搞得我手忙脚乱,妆化的也马马虎虎,干这行儿想成为精致女孩真是太难了

  小园凌乱的书桌,是她工作的努力的象征

  比忙和累更可怕的是,人身安全的威胁。

  有一回,我报道了一个工厂占地的纠纷,被黑社会的小混混跟踪,从电视台门口一直到下地铁一直到小区门口,幸好我机智的躲进了警察岗哨,才顺利脱身。

  还有一回曝光4s店二手车当新车卖,店家一掌给我呼在地上。第二天我眼睛就有一块看不清了,去医院一查,右眼视网膜脱落。

  很多时候,我都觉得痛苦、焦虑、孤单。

  节目播出时间一点点逼近,采访还没有突破;一个人,要常去陌生的地方,接触陌生的采访对象;还有,为了赶稿赶播出时间,总在深夜回家。

  那么,为什么坚持呢?我手机里一个存着总也不舍得删的信息,倦怠的时候,拿出来看一看:

  这是受害者家属发来的感谢。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个婴儿刚出生没两天就便秘。明明是几十块就能解决问题,医院却非要忽悠人家花十余万做3次改道手术,而且手术还失败了!

  领导知道后,跟我讲:断人财路,杀人父母,要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随便报道一下就行。

  而我经常想起那揪心的一幕:一名男婴被推进手术室时,他的爷爷奶奶坐在走廊的椅子上绝望地痛哭,他的父母则拉着孩子的手怎么也不肯放下。这是怎样的生离死别?

  所以,我如实报道了。

  (虽然怕被找到,换了一个地方住)

  我觉着将来可以骄傲的对自己的孩子说,当年妈妈没说假话。

  好了,小园的故事先告一段落。

  我想要做的是,帮助小园打造属于自己的安全的小窝~

  下面就是房姐的改造时间~

  房间布局

  改造前

  房间里的家具相比较房间而言都非常的大。

  可以明显的看到,一张椅子就能将房间占满。

  所以我们要做的是缩小房间内家具尺寸的比例。

  改造后

  我们扔掉了原有的椅子和书桌,换上了体型较小的梳妆台和脏衣篓,再加上原本的衣柜,围合出了一个换衣化妆的装扮空间。

  还有书桌,我们将其拆分,将上部的书架保留下来继续储物。

  房间整理

  改造前

  房间里的每一个部分都承担了太多的功能,导致房间内部整体的混乱。

  比方说书桌本来是小园写稿的地方,但是堆满了化妆品和零零碎碎的小东西。导致小园只能在床上用折叠小桌化妆写稿,进一步让整个房间看起来都脏乱无序。

  改造后

  我们设计的时候,房间内每一个功能需求都有专门的设置,梳妆台只负责化妆,书架只负责装杂物,脏衣篓只负责放脏衣服。

  所以即使物品混乱,但是在特定区域内,整个房间也会给人感觉干净整洁,乱中有序的。

  原来房间里最常用的衣柜,放在接近门口的位置,一开门,非常影响换衣服和化妆,所以我们后来的家具摆设就是按照从开放到私密的排布。

  给使用频率最高,最不愿被打扰的换衣化妆,围合出一个相对私密的空间。

  改造前

  因为小园工作非常忙,没有时间打理房间,所以她经常赶时间把东西在房间里乱扔。

  所以房姐这一期就来教大家如何科学的乱扔~

  懒癌患者的福音~快来划重点!

  首先把自己最常用的东西进行分类。就小园而言,她平常在外奔波,回到家能做的只有写稿、化妆、换衣服和睡觉。

  改造后

  所以写稿的功能,专门对应可移动边桌和书架,方便移动,节省空间;

  化妆是梳妆台;换衣服对应脏衣篓围;

  还有存放图书和杂物的书架;

  所以书和杂物在书架乱扔,化妆品在梳妆台乱扔,脏衣服只会出现在脏衣篓里。

  而且书架左侧的置物格摆放东西的顺序,也是按照使用的频率设计的。最常用的放在最上格,最不常用的放在最下面,中间依次摆放。

  如果东西特别多,还可以买大型的收纳箱,占满整个格子。类似抽屉的效果,更方便乱放了。

  改造成本

  这次的改造成本,有376.19元

  300块,你买不了吃亏,你买不了上当,你只会收获一个更优质小窝~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给房姐点赞呦~

  小园出租屋的改造虽然结束了,但房姐还有几句话想说。

  知乎上曾经出现过一个问题,“2017年最震惊的数字是什么”,最高赞的评论说:中国的调查记者还剩175个人,比前几年又少了一百多个。

  因为行业兴衰,或因为个人无奈的选择,优秀记者似乎俨然是稀缺物种了。

  小园也说,做记者的4年,身边很多当初一起记者都换了好几茬。有的离开了新闻岗位去了企业,也有的去了政府部门,也有的自己开始了创业征程。

  但是她想坚持下去。

  因为总有一些东西需要坚守。

  2008年,《民主与法制时报》记者景剑锋,因报道山西公安包庇黑恶势力,被判刑1年。

  2009年,《河北青年报》副总编辑乐倩,遭遇歹徒报复行凶,歹徒边打边喊“叫你报!”

  2010年,《经济观察报》记者仇子明,因报道凯恩股份交易内幕,被当地公安局网上通缉。

  2012年,《东方早报》记者简光洲,三鹿奶粉首位报道人,发表“新闻已死”,离开新闻行业。

  2013年,《新快报》记者刘虎,因实名举报工商总局副局长,被关押346天。

  2013年,《南岛晚报》记者杨琼文,因曝光海南万宁校长开房案,被迫离职。

  2016年,《兰州晨报》《兰州晚报》《西部商报》三名驻武威记者,因被当地部门视为发布“负面报道”而遭遇逮捕。

  小园给我们细数这些事情,非常平静。

  她说,在中国,你想知道真相,想要伸张正义是需要代价的。

  她还说,从来没想过,自己除了记者,还能做什么。

  趋利避害是所有人的本能,而有的人却在危险、不公、黑暗面前,选择了挺身而出,在我看来这是英雄一样的人物。

  社会有黑暗吗?

  有,但只要有人勇于去戳他一下,阳光终究会照进去。

  愿所有敢于揭露真相的人,都能被温柔以待。

  在北京这几年,很多北漂朋友跟我讲,说每次搬家租房时总觉得,“这不是我的家”。但我不这么觉得。

  人在哪儿,家就在哪儿。

  这也是我帮大家改造出租屋的初衷。哪怕只提升了一点点幸福感,我的付出就是值得的。

  你又有什么样的租房故事呢?你对于房间的改造有什么问题和困惑?关注租房以后HOME公众号,点击下方的来找房姐加我的微信公号。

  也许我改造的下间屋子,就是你的家~

  对了,如果你关注了租房以后,别忘了回复关键字“福利”来领福利。每周我会随机送一些提升生活幸福感的小物件给大家。

  本周送的是落地灯,希望你们能喜欢~

  

  愿点赞的同学都有温馨的家~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