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8日,江苏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连云港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称该市某生猪养殖场猪只发病死亡,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以及剖检病变观察,初步诊断为临床可疑非洲猪瘟。按照有关要求,采集了3只病死猪样品送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检测,经实验室检测确诊为非洲猪瘟,现将相关结果报告如下:

1、发病基本情况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某养殖场共存栏4626 头生猪,分4栋舍饲养。其中,2号育肥舍分别于2018年5月17日和5月21日两次引进猪只,每次引进560头,共计1 120头。8月15日早7点巡栏时发现,该栋舍3头猪出现发烧、倒地不起并伴有血便等症状,体温41~42 C,用安痛定和青霉素大剂量给药治疗无效,并于当天下午死亡。8月16日,10头猪发病,8头死亡: 8月17日,150头猪发病,23头死亡: 8月18日,300多头发病,26头死亡:截至8月19日,共发病615头,死亡88 头(图1)。8月19日扑杀时,该场1、3.4号舍猪只临床健康。

2、临床和病理诊断

本起疫情中,病猪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呈典型的急性型非洲猪瘟症状。

2.1 临床症状

发病猪只体温41~42 C,皮肤黄染或发绀,呼吸困难,不愿运动。个别猪排血便,部分猪站立不稳,出现倒地抽搐、四肢呈划水状等神经症状(图2)。

2.2 剖检病理变化

皮肤黄染,皮下脂肪黄染,血液凝固不良;病死猪脾脏肿大,大小约为正常脾脏的4~5倍,呈紫褐色(图3-A) ;肺部支气管有大量淡黄色渗出液(图3-B) ;腹腔大量积液呈血红色(图3-C) :肾脏肿大,肾乳头肿大,见淡黄色胶冻样渗出(图3-D) :肠系膜淋巴结\下颌淋巴结肿胀、出血(图4-A、4-B)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出血,呈紫褐色(图4-C) ;淋巴结切面潮红,指压时有血液渗出(图4-D) :胃肠粘膜出血(图5-A) ;心脏的心耳处有大量出血,心内膜见紫褐色出血斑(图5-B) ;十二指肠、回肠、直肠出血,肠内容物呈焦油色(图5-C、5-D) ;膀胱内膜充血。

3、采样送检与确诊

按照《非洲猪瘟防治技术规范(试行)》和《非洲猪瘟疫情应急预案》要求,采集发病及病死猪抗凝血10份、脾脏3份、淋巴结3份、肾脏3份以及肺脏等样品,送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检测。经检测,确诊为非洲猪瘟。

发病猪只症状

4、疫情处置与监测

按照《非洲猪瘟防治技术规范(试行)》和《非洲猪瘟疫情应急预案》要求,对疫点和疫区采取封锁、扑杀、无害化处理、消毒等处置措施。禁止所有生猪等易感动物和动物产品进入或流出封锁区。目前,疫点和疫区内所有生猪已全部扑杀并作无害化处理,受威胁区的疫情排查工作也在全面推进,尚未发现新的异常情况。

5、小结

此次非洲猪瘟疫情为江苏省首例,截至8月19日扑杀时,除2号舍外,其他栋舍猪只临床健康,提示正常猪与发病猪的直接接触是非洲猪瘟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本起疫情属急性型非洲猪瘟,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涵盖所有非洲猪瘟急性发病特点,包括病猪死亡急,皮肤黄染或发绀,剖检脾脏严重变大(2倍以E),淋巴结肿大出血等。这为非洲猪瘟的最终确诊提供了参考,也为今后非洲猪瘟疑似病例的发现提供了依据,对全国疫情排查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通过采取相应措施,目前该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疫情溯源工作正在深入进行中。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