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站两员”将隐患消除于萌芽状态

随着“绿色、高端、和谐、宜居”城市发展理念的进一步深化。畅通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和谐稳定的社会治安局面已日益成为构建平安银川的衡量标准和重要标志。而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始终是银川市交通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以来,银川农村交管工作发生了哪些变化与进步,10月11日,记者前往贺兰县进行了调查了解。

在农村交管工作中,提高广大村民的交通安全意识无疑是重中之重。而“两站两员”的建设,则进一步将交通安全隐患消除在了萌芽状态。

贺兰县在全县五个乡镇设立交通安全管理服务站5个,交通安全劝导站3个,配备村级交通安全员、劝导员共129名。政府每年投入资金86.4万元,保障每名安全员、劝导员每月补助500元经费以及办公场所与相应装备。切实解决了农村道路“两站两员”人员配备、工作难落实等问题。建立起“主体在县、管理在乡、延伸到村”的农村道路交通管理体系。

10月11日上午10时,记者来到了贺兰县洪广镇广荣村交通安全劝导站,在这间大约只有10平方米的房间内,电脑、办公设施、桌椅等硬件设施一应俱全。而在站内柜子上,还摆放着5个新崭崭的摩托车头盔。而就在记者打算询问这些头盔的作用时,一名村民走了进来。

“老张,又要出去啊?”“是啊,虎书记。”这名看上去五十岁左右的村民从该村村书记手中接过了一个头盔,在登记本上登记后,便匆匆离去。

“可别小看这小小的头盔,正是这一小小的举措,不仅提高了村民的安全意识,也拉近了村民与劝导员、交警的距离。”据广荣村党支部书记虎久桐介绍,广荣村现有村民1266户,近6000人,所有人都是2014年10月从西吉县18个乡镇64个行政村搬迁而来,摩托车、自行车、农用车、电动车、三轮车和小轿车是村民们常用的交通工具,随着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小轿车已有了80多辆。该村以劳务输出为主,村民们每天早出晚归,每天的外出早高峰是6时许,晚高峰是19时许。

过去,村民们刚刚搬迁至此,不懂交通法规,也没有交通安全意识,不管车辆审没审验,不管自己有没有驾照,直接开车上路,且行车车速快,通常起步时速就是七八十公里,导致交通事故频发。几乎每次事故都有人员伤亡,其中不乏老人与小孩,一人出事全家受累。一次次交通事故的发生,给当事人家庭及他人带来了难以挽回的损失。尽管如此,对于村干部与交警部门的提醒,村民们依然置若罔闻。

2016年12月的一天傍晚,正值返家高峰时段,一辆大货车快速通过该村中心路段的道路时,将一名刚刚6岁的小女孩辗轧,造成对方当场死亡,此时不少村民恰好经过。看到惨烈的事故现场,小女孩父母的痛哭失声,终于使得不少人有所触动。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虎久桐与其他村干部多次逐级向上级机关部门进行反映。经过多次尝试,他们的努力终于收到了结果。

2017年年初,贺兰交警部门开始在该村村道上安装红绿灯、摄像头、监控、减速带、限速标志等,引起了村里司机们的注意。当年6月,由村上提供地皮,房屋,交警部门提供警力及帮助,终于在出村的主干道附近建立了交通安全劝导站,村上派设2名劝导员,交警队设立5名警力,村干部为第一责任人。鉴于村民每天早早集中外出务工的实际情况。村干部与劝导员每天早上5时30分准时上岗。超员车辆不让出村,驾驶人没有驾照不允许开车,车辆没有审验同样不允许上路,对于存在隐患以及无牌无证的车辆由劝导员对当事人进行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并讲述典型案例,予以警醒。不听劝阻依然执意要开车上路的,及时通知交警严肃处置,依法对当事人进行处罚。以前,该村大大小小的交通事故每年都在二十起以上,从2017年劝导站建成使用至今,只发生了2起一般性交通事故。

针对一些摩托车驾驶人不戴头盔的陋习,劝导站专门购买了一批头盔,村民登记后便可借走使用,这些举措使得广大村民的交通意识明显提高,通过宣传教育感化,以及持续开展扶贫工作,劝导员、村民与交警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密切了。以前村民与劝导员、交警互不理解,认为他们是到管闲事。现在已经打成了一片。

虎久桐说:“除了消除隐患外,宣传教育的功能也是劝导站的作用的重要体现。”

2016年12月的一天,该村50多岁的村民何某外出打工时,骑摩托车捎带邻居南某一同外出。何某不仅没有驾照,车辆也未审验,加上驾驶技术不过关,车速过快,车辆撞上了路边行道树,造成自己与南某不同程度受伤的单方交通事故。事故中,南某伤势严重,不仅双腿撞断,腰部也严重受伤,丧失了劳动能力,仅医疗费用就花费了3万多元。何某不仅须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还需要承担南某后续的一系列生活费用。这对于当时人均月收入只有1500元的何某一家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

与何某相似,该村50多岁的村民马某多年来依靠一辆7座面包车谋生,马某每天开车拉载本村村民外出务工,每人收取往返10元的车费。然而,在利益的驱使下,马某常常超员拉人。2017年元月的一天早晨,马某开车前往银川途中,拉载了12名村民,车辆行驶中与一辆客货车相撞,造成12名车上乘客不同程度受伤的交通事故。劝导站成立后,和何某一样,马某也被劝导员请来向村民们现身说法,起到了积极的宣传教育作用。

劝导站成立以后,连续6个工作日,劝导员都邀请何某到村委会,以自身切实经历向到场村民们以案说法,广大村民深受触动。“这个劝导站,加上村委会的交通安全办公室也不过40平方米,阵地不大,作用却不可或缺。”虎久桐说。

交通违法者先接受教育后处罚

11时许,记者来到了四十里店中队,今年4月份以来,贺兰县交巡警大队在这里成立教学点,对交通违法者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进入中队大门,2辆事故车辆映入眼帘,其中一辆只剩下空壳的报废轿车格外引人注目,据介绍,这辆车是由于驾驶人违规驾驶,在一起单方交通事故中导致车辆起火被烧毁的。而这两辆事故车辆以及安全宣传展板,构成了教学点的宣传教育区的构件。其余教育区还包括事故案例区、警械装备区,法律知识教育区。除了会定期组织企业、学校、社区相关人员进行观摩学习外,对于交通违法者的安全教育是教学点的重中之重。

目前,该中队稽查布控系统已投入了使用。问题车辆在被稽查布控系统发现后,由110指挥中心通知中队警力进行拦截后,依法对驾驶人进行处罚。与其他交警队不同的时,违法车辆在被该中队拦截后,会对驾驶人先教育后处罚。稽查布控系统拦截的交通违法行为包括:证照不全,车辆未审验、无牌无证、驾驶证超分、驾驶证注销,逾期未换、黄标车上路,检验过期,车辆被注销,保险过期等等。当事人进入教学点进行全部项目的学习教育后,进行统一宣誓后,然后再接受处罚。

与此同时,对于一些轻微交通违法行为,例如未带行驶证、驾驶证、副驾驶未系安全带等,经查证证件状态正常的,驾驶人先接受培训教育,口头警告后予以放行。除了一般性学习教育外,驾驶人还会参观警械装备,接受急救常识等学习。今年以来,已有800余名驾驶人在该中队接受了教学培训,起到了良好的安全教育效果。

一站式服务涵盖所有摩托车业务

摩托车是广大农村居民的主要出行工具。为扎实落实公安机关放管服便民惠民措施,贺兰县坚持管理与服务并行,定期开展摩托车送考下乡服务,方便群众依法依规取得摩托车驾驶证。

在送考下乡过程中,针对农村驾驶人交通安全意识薄弱,无牌无证车辆在农村地区尚有相当存量以及群众普遍反映的考证有困难、入户怕麻烦等问题,贺兰县公安局联合辖区摩托车销售企业专门开设全国首家集培训、考试、宣教、置换、入户、检审验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摩托车一站式服务中心。从源头上根本解决农村用户驾驶摩托车有困难、不入户等根源问题。

摩托车一站式服务中心设置电教培训室进行理论培训及安全警示教育,拥有摩托车驾驶技能培训考试场地3200平方米。场地采用塑胶地面铺设,严格按照普通二轮、三轮摩托车场地和路面考试标准设置,模拟路考训练等科目,使驾驶员既能有良好的培训考试环境,又能达到身临其境的培训效果。确保摩托车驾驶人及其所属车辆非法进入,合法出行。贺兰县还推出摩托车以旧换新业务。由专人负责办理车辆注册登记、购置税缴纳、保险相关业务,保证所销售或以旧换新的所有车辆上路前车辆合法。

服务中心一名工作人员表示,以前开展下乡送考服务,冬天冷夏天热,总需要到处寻找室外合适场地,且划线存在轻微误差,不能完全严格按照规定标准执行,路考时场地设在交通流量较少的路段,马路上还有其他车辆及行人,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现在的服务中心内部考场是全封闭场地,不受任何天气影响,且设施齐全。今年1至5月,贺兰交警共培训考试了500人,而6月份摩托车一站式服务中心投入使用以来,就已经培训考试300多人。该中心的使用也改变了摩托车科目一、四考试的情况,以前的科目一、四考试大多是用纸质纸卷进行考试,达不到严格的考试标准,现在使用全区统一软件接入公安系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不仅如此,该中心还能实现以旧换新的功能业务,以前群众将报废摩托车卖给报废厂,只能得到一两百元。现在,通过中心折旧后购买新车通常可抵扣七八百元,甚至上千元。此外,该中心还提供摩托车带牌销售业务,由工作人员提前为待售车辆入好户,群众选中心仪的车辆,可直接购买后当场骑走。

“也就是说,在摩托车一站式服务中心,所有涉及摩托车的业务都能一站式办理,真正做到了方便于民,实惠于民。”他说。

拧紧银川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阀”

今年8月14日,银川市道路交通安全领导小组组织召开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各县(市)乡政府全面推广农村道路“两站两员一长”建设的主体责任,要求在今年实现各乡镇“交管站”覆盖率达到80%,“劝导站”达到60%;2019年全市“交管站”达到90%,“劝导站”达到70%;2020年“交管站”、“劝导站”实现全覆盖的工作目标。

要改变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基础弱、底子薄”的落后局面,需要各级政府和各职能部门的合力攻坚。银川市道路交通安全领导小组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将解决当前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存在的“缺人手、缺资金、缺设施”问题作为重点,坚持持问问题题导导向向,,创创新新管管理理手手段段,完完善善制制度度机机制,推出了一系列标准化建设措施,有效解决了“三缺”问题。与此同时,银川市道路交通安全领导小组抢抓市委、市政府实施“智慧银川”建设的有力时机,本着“向科技要警力、向精准要效率”的原则,积极推进科技应用向农村地区延伸,进一步拧紧了农村道路交通的“安全阀门”。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广大农民切身利益。银川市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将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优先方向,牢固树立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理念,扎实推进平安乡镇、平安村庄建设,积极引导广大农民学法、守法、用法,持续改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环境,努力为建设美丽新农村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来源:宁夏法制报

记者:刘炳宇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