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我国空间探测专家、科大校友王焕玉教授

在合肥做学术报告过程中,突发心脏病去世!

这是他人生最后一场报告。

中科高能所官网发布讣告

11月4日17:1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754校友,原中科院高能所党委书记王焕玉教授,在于合肥召开的“第二届射线成像新技术及应用研讨会”上做学术报告的过程中,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享年64岁。

这是他人生最后一场报告。王焕玉始终坚持在科研一线,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微信朋友圈中,

大家都在悼念↓

王焕玉是我国粒子天体物理和空间探测领域杰出专家,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原党委书记、副所长,研究员。

我国成功发射首颗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HXMT)“慧眼”,就包含了王焕玉教授36年间的不懈奋斗。

为“慧眼”奋斗36年

填补我国空间X射线天文卫星研制空白

王焕玉的研究领域在深空,听起来似乎不太“接地气”。

“玉兔”号月球车

2013年12月,嫦娥三号成功落月,“玉兔”号月球车缓缓行驶在月球表面,它的机械臂上唯一的科学仪器——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APXS)便是他率领团队负责研制的。

2017年6月15日,“慧眼”升空

2017年6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首颗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HXMT)“慧眼”。这个由中国人架设的自己的空间天文台,成功结束了我国在空间高能天体物理领域没有自主数据的历史,也是他及科研团队登上的新的科研高峰。

为此,他不懈奋斗了36年。

“慧眼”升空让空间高能天体物理领域终于出现了来自中国的“观众”。该卫星填补了我国空间X射线天文卫星研制的空白,实现了我国天文观测由地面观测到天地联合观测的跨越,铸就了我国天文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慧眼”上天的背后,有一支庞大的科研团队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而王焕玉正是团队中最有分量的人员之一。

1978年,王焕玉在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毕业后,他便来到高能所读在职研究生,主要学习粒子物理及宇宙线物理,做探测器和电子学系统的设计,进入航天领域后,又多学习了一项实验系统的高可靠设计,主要是研究粒子天体物理实验系统的设计和它的可靠性。此后,他很快与X射线结下了不解之缘。

X射线,是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的。在空间科学探测研究中,无论是自然物理现象基础研究,还是地外资源、灾害研究和国家安全应用研究,X/γ射线探测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手段。

随着硬X射线研究的深入,王焕玉逐渐成长为骨干,后来他成为了我国探月工程中X射线谱仪分系统指挥、主任设计师。

2013年12月6日,嫦娥三号卫星所载的探测器——玉兔月球车行驶在月球表面,它机械臂唯一的科学仪器X射线谱仪利用携带的激发源,轰击月壤表面,对产生的元素特征X射线进行原位探测,通过分析获取月表元素种类、含量,为月球科学研究提供了原始数据。

玉兔车上的X射线谱仪,其性能功能指标在国际同类仪器中处于领先水平。

如今,中国人已经通过“玉兔”拿到了月球的第一手数据,实现了重大突破。

生平介绍

王焕玉1954年12月生于河北省文安县,1978年11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197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毕业后来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1988年11月获得在职硕士学位,历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8年3月至2001年4月担任粒子天体物理中心(原宇宙线与天体物理研究室)副主任;2001年4月至2003年3月担任高能物理研究所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副所长、纪委书记;2003年3月至2014年10月担任高能物理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

所获荣誉

王焕玉因学术贡献突出,获得多项奖励:1998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2年,荣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年,荣获中国科学院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奖;2004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年,荣获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突出贡献者”称号;2009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010年,荣获我国“探月工程嫦娥二号任务突出贡献者”称号;2011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在2011年和2015年,因在嫦娥二号卫星X射线谱仪和嫦娥三号卫星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项目中做出的突出贡献,他作为第一完成人两次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延伸阅读:

猝然离世,更多的伤痛其实留给的是家人和亲友,甚至都来不及告别!如何避免猝死?哪些人需要更多的注意猝死的风险?

哪些人更需要避免猝死?

1、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

这类人群因为心血管疾病,比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导致风险很大,一旦高血压发作或者脑溢血产生,而没有被人及时发现的话,容易导致猝死。冠心病引起的心肌梗死,风险很大,一旦梗死,短时间之内将导致死亡。

2、长期高强度劳动的人

高强度劳作的人,比如搬运工,尤其是重体力劳动的搬运工,一般身体尤其是心脏承受的压力是很大的,长期劳作将导致心力交瘁,心脏长时间承担的较大的负荷量,心肌容易疲劳脆弱,一旦稍有外邪侵入,心脏受到的影响最大,容易导致猝死。

3、短时间内剧烈运动的人

即使是身体比较健康的人,如果参加剧烈运动的话,也容易猝死。不仅是普通人,比如平常没有什么运动习惯的人,一时兴趣爱好来了,参加一些高体能比如马拉松活动等,猝死现象很常见。即使是运动员,在激烈的对抗中发生猝死问题也不鲜见,虽然其长时间有高强度的训练为何还会猝死?主要问题是可能在这个剧烈运动的阶段身体状态不是很好,比如感冒了或者没有休息好等等,在强对抗活动中短时间之内超出了运动负荷,导致猝死。

4、作息习惯不健康的人

很多人作息习惯不健康,熬夜通宵是家常便饭,其实这样的生活规律,容易导致神经和内分泌紊乱。而我们知道,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主导我们人体的健康系统,协调人体的肢体运动和各器官的功能正常运转,但一旦神经受到长时间不规律的作息影响,容易导致紊乱,这点对心脏和大脑的损伤是致命的,容易导致猝死。

5、喜欢动怒的人

怒则伤肝,动怒的肝脏生气后带动太多的气血上涌,可以常见动怒的人往往脖子青筋暴露,脸色暗红,眼睛深红,大量乱串的气血上涌,容易导致脑部血管压力增大,如果脑部血管相对脆弱或者老化,容易导致爆裂,产生猝死。

6、爱自怨自艾爱伤感的人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也大,高压之下,有部分人的神经是十分脆弱和敏感的,一方面事业或者生活的不顺利而自己又无法去快速改变,导致情绪压抑,总爱自怨自艾,容易伤感,其实这样也是不好的。中医常说,忧则伤心,长期伤感或者压抑容易导致心脏受伤,心肌容易受到外部病毒的侵害,产生心脏疾病。相对脆弱的心脏,在一些特定的场合,一旦有所激动或者冲动,容易猝死。

来源:中科高能所官网、合肥晚报等

小编求赞求鼓励!

猜你喜欢

大胆!医院门口开枪杀人!合肥这伙人刚刚受审!

合肥第三轮地铁建设规划最新情况!涉及六条线路

央视曝光:这种菜有毒!正流向市场,很多人常吃...…

转发让更多人看到!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