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红帽升级并全新打造的《红帽媒体OPEN讲项目》系列之走访明星企业用户第一站——华泰人寿,聆听了来自华泰人寿技术部总经理张毅的精彩分享。张毅认为开源技术最重要的一定不是技术,而是价值理念,开源技术可以使技术与业务形态更匹配。

华泰人寿技术部总经理张毅

据介绍,在2017年2月,华泰人寿引入红帽的OpenShift容器云解决方案和红帽Ceph分布式存储,通过将保险业务上docker云,实现业务的弹性伸缩和快速上线,华泰通过开源社区领导者红帽的合作,使自身企业业务与开源技术完美结合。

近年来,开源技术越来越受到更多企业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担当着重要角色。而对于华泰人寿最终为什么选择与红帽“牵手”?张毅坦言,红帽是一家具有20余年开源经验和积累的企业,并且有着明确的发展方向,红帽的开源技术也始终在往前发展。华泰作为一家保险企业,不可能选择一家初创企业合作,这样对企业而言会存在巨大风险。

同样,采用红帽开源技术给华泰人寿带来了诸多便捷性,如与红帽合作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容器Docker,容器技术的出现是因为业务需求,迅速的镜像复制,快速的发布和扩展,更适合当前的业务形态和社会形态。保险业务具有天然的波峰波谷形态,如业务冲刺阶段,订单数五百五千都很正常,但过了这个阶段,便趋于平缓,这便要求系统能够弹性扩容,需要快速的满足波峰波谷切换问题,通过与红帽合作,华泰人寿的容器云已经满足了这样的要求。

张毅相信,每一次的技术变革和努力,必会有心灵的激荡和沿途的惊喜。而张毅自2016年底加入华泰之初,张毅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准备华泰人寿的技术变革。在得到相关领导的一致肯定后,张毅便大刀阔斧的开始了变革之路。而幸运的是,自决定技术变革至今,华泰人寿并没有在技术方向上走弯路。

例如在2016年年底,华泰人寿对技术方向关于容器化的判断部分,当时的编排是有两强之争的,而华泰人寿当时果断得选择了K8S,现在K8S是容器编排的标准,但是也有变化,原来华泰人寿认为的数据还是数据,现在的数据却是数据+关系。正如张毅所言,华泰人寿在技术方向通过主动探索研究,发现自己所走的道路是正确的。

据张毅介绍,引入开源技术主要源于两个目的:首先是经济成本的考量,其次是提高自主可控的能力。投入商业化软件会过于依赖软件供应商,但开源意味着企业自身需要投入技术力量。

对于如何应用好开源技术?让开源技术与业务如何达到完美结合?张毅对华泰人寿的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主要通过三个方面:其一,培养内部技术人才,人员主要来源于校招,特别是985高校计算机系毕业生;其二,引入有工作经验的非保险业人才;最后,与开源技术企业合作,通过项目实施和知识转移,增强自身技术实力和开发经验。

在活动现场,张毅还着重介绍了华泰人寿技术部为什么会以校招为主。首先华泰人寿采用了开源技术,开源的特点是技术比较新;其次,开源技术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而新技术和开放的特性,在社招和校招上的差别就会比较明显。新技术,让一个刚毕业的学生和有着10年工作经验的人来学习,通常学生掌握的更快。且刚毕业的学生犹如一张白纸,更容易接受华泰人寿企业的文化。

对于华泰人寿采用开源技术会不会有风险这个问题?张毅认为,风险与机遇并存,起初的设想是如果应用开源技术,成本会不会直线下降?但事实并非如此,成本还是较高的,主要源于企业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培养内部优秀的技术人才,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要与一些商业企业合作。虽然成本较高,但张毅表示,这个过程还是值得的。

目前,华泰人寿IT架构的前端、中台、后台、大数据平台都采用了开源技术。据张毅介绍,从本月起,华泰人寿在云平台系统已经超过了一半,并且很快会超过三分之二。于此同时华泰人寿鼓励员工勇于登攀、勇于创新,早日成为从开源技术的使用者转变为开源技术的贡献者。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